纪录中国人的隐秘世界——5部探索地下文明的考古纪录片 (附观看二维码)
在上下五千年的时空之下,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般灿烂多元。文物的埋藏与破土、文化的交融与传承、文明的发源与变迁都是历史长卷中值得揣摩的精妙笔触。考古题材纪录片恰是以文物遗迹为起点,探寻文物背后潜藏的深厚文明,回溯游弋中国古老的历史记忆。下面我就为大家推荐5部考古题材的纪录片,从考古人员到文物,带你感受中国历史的魅力。
《大地之上》
导演:陈子隽/沈华/陈东/刘稳
类型:纪录片/历史
首播时间:2023-01-01
集数:6集
CCTV-9推出的纪录片《大地之上》,将延展知识类纪录片的创作范畴,摆脱传统历史叙述单一的视角和桎梏,在“大地理”、“全球化”和“人类发展史”这三个大语境下,以历史地理学为立足点,同时引用考古学、人类学、生物学、水文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科学视角系统全面解读中国人和这片土地的关系。纪录片共分六集,每集50分钟,导演组行程数万公里,遍访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近100个地区,从中国特色的高原山脉、沙漠绿洲、江河湖泊、草木丛林、海洋、城市等地理单元出发,集中展现中国地理形态孕育下的历史文明。
在本纪录片中,既可以感受到珠穆朗玛峰的气势磅礴,也可以感受到烟雨江南的诗情画意;既可以了解浙江仙居的杨梅采摘,也可以探寻黄土高原极富风土人情特色的窑洞民居之一地坑洞。
看这部纪录片,感受地球的奇妙。《大地之上》运用动画,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穿插讲解,更加通俗易懂地展现我们所处的神奇世界与自然现象的成因。
在《大地之上》中,还可以了解到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见识到不同的人生态度,明白人生选择的多样性,人生,不只有一条路。有限的人生,也可以多姿多彩,熠熠生辉。
热门评论:
林林粽粽_收集器:这个纪录片真好。第一集为登山队,为建筑工人,为自然保护员,为科研工作者,为大地之上生活普通人,而感动。 天佑中华!
Urnotsuka:宝藏纪录片,这部主要是从地理和社会角度来观察。
长按扫码观看
《不知考古·我与三星堆》
导演:范承祥/顾菡丹
类型:纪录片/历史
首播时间:2022-10-20
集数:5集
哔哩哔哩独家自制出品的人文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在三星堆新发现的大背景下,本片从发掘、保护、修复、研究等多个维度,用一个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考古人的日常,串联起了3000千多年前的三星堆和古蜀文明。新兴创作手法与独特风格让文物高光后令人望而生畏的考古日常变得平易近人,妙趣横生,赢得受众好评连连。
在对文物进行描述与讲解时,旁白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与观众平等交流的分享者。在旁白的讲述下,它们是“在巴蜀之地痛饮了太多芳醴,一醉就是3000多年”的大口尊,“结束了深居简出生活,准备出去见人”的大面具,修复馆里等待考古人修复的“一位奇奇怪怪的贵客”。这套更加平等的话语体系也可以激发观众更多的参与感。以“朋友的身份”,观众们会更加主动地想去了解考古人和他们的工作生活,而非仅仅作为被动的听众,完成某次考古知识的学习。
除了旁白,节目中的主人公,也就是考古人,在纪录片中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表达的角色”。他们作为故事的主角,比起第三视角的叙述,其表达更加具有真实性。导演从工作场景中捕捉他们鲜活生动的心境,让观众更直观更轻松的了解他们的工作。在《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中,经常可以看到考古人在工作时的互相调侃和吐槽。这样的富有幽默感的话语体系,更贴近当下年轻观众的观看喜好。
热门评论:
茉茉不开心:阿B,咱格局大点,这个纪录片你一直拍到三星堆发掘结束好不好?
Bearheart_:第二季已经要上了吧!第三季已经在剪辑了吧!第四季已经在拍摄了吧!第五季已经在敲定了吧!!!!
长按扫码观看
《发掘记》
导演:刘军卫/朱允
类型:纪录片
首播时间:2021-03-10
集数:5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联合三多堂传媒推出五集考古纪录片《发掘记》,与关注出土文物、宝藏的考古纪录片不同,这部纪录片聚焦于考古人身上,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当下中国考古人的真实面貌。这部影片以深度纪实、情感饱满的人文故事为主体,讲述了五个不同年代、不同类型遗址考古现场的故事。五集分别选择了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平粮台遗址,春秋时期晋国贵族墓葬群遗址、秦汉时期栎阳城遗址、辽代辽上京遗址和中日甲午战争定远舰遗址,跟拍了5支考古队:古人今人,考古人和古代盗墓人,考古前辈和学生新人…一层层时间和人物在某块泥土地上堆叠交织、对话,延展出丰富的时空意味。
影片播出后,网友纷纷评论“满分致敬”、“真诚”、“对田野考古工作人员的礼赞”,豆瓣评分也持续走高。
在中国,每年春、夏、秋三季是考古工作主要的开展时期,因此考古人也将进入考古现场持续工作的时间称为——发掘季。2019年到2020年,纪录片人用镜头记录了天南海北考古人整整两个发掘季的工作历程,这也是《发掘记》片名的由来。
热门评论:
Cier:中国考古学100周年 致敬(最后一集太催泪了)
江湖骗子:很真诚地展现了考古工作,没有刻意的去拔高煽情,也没有哭诉卖惨,让观众真切了解了考古工作的乐趣以及无奈,感谢这些为了梦想和信念默默耕耘的考古人。
长按扫码观看
《如果国宝会说话》
导演:徐欢/张越佳
类型:纪录片/短片
首播时间:2018-01-01
集数:100集
《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中宣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国家涵养工程,精选100件国宝,首次用文物讲文化,用文物梳理文明,共100集,每集5分钟的创新表达,以全新视角认识读懂中华文化。
片中涉及的文物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跨越了八千年。“能走到的,能拍到的,我们都有去拍。”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走访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五十余处考古遗址,最终从300多万件珍贵文物中,精选了100件国宝,完成了拍摄制作。
其中的动画效果也是一大亮点,生动简洁,通俗易懂,在科普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整个纪录片的观赏性和趣味性,让文物们都活了起来,也让人觉得“过去”并没有离我们非常遥远。
不同于以往纪录片中偏严肃高冷学术派的解说风格,《如果国宝会说话》中的解说调性整体上明快、自然得多。解说员杨晨略明亮的嗓音,通俗易懂的语言,甚至一些很口语化、网络化的表达,让人觉得仿佛就是一个朋友在跟自己聊天,这样的解说方式非常接地气,很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热门评论:
Howard_Lee:如果国宝会说话,那么以冬宫,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为首,整个西方的博物馆将响起彻夜不息的哀唱。日本的佛像眼中留着鲜红的泪,南京城墙下的土渗出黑红的血,十二兽首在咆哮,战鼓会不分昼夜的擂响,抗战的号角嘶声力竭,台北郑成功的雕像目眦欲裂......何谓国宝?历经战火纷飞,见证民族磨难。记载往日辉煌,惊醒明日征途。
拨打土豆热线: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
长按扫码观看
《我在故宫修文物》
导演:叶君/萧寒
类型:纪录片
首播时间:2016-01-07
集数:3集
影片中大量的采用了文物修复师们在工作过程中的同期声:有在文物修复现场机器的运转声;有师徒修复文物过程中的口传心授;有文物修复师边工作边讲述自己与故宫的缘起等。这些同期声的运用使得纪录片画面变得有血有肉,不再仅仅只是单调的解说词的声音,让纪录面面得以立体地呈现出一个个故事,让纪录片由讲述文物到文物修复再到文物修复师这群人,同时也丰富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与形象。
热门评论:
纳兰朗月:致敬前辈们。当年年幼无知,冲着能修文物这一点学了考古。后来才知道,文物保护是专门的学问。能做的就是在发掘的时候用上自己那点可怜的文保知识,不要对文物造成太多破坏,也不给后续保护拖后腿。
辣妹的草稿箱:认真看完三集,不知为何竟有些许怅然。片中师傅们对文物修复的郑重,喜爱。他们似乎把那修好的文物当成了自己的孩子,送走时依依不舍。在修文物的过程中,交流与体悟,将自己融于其中,这便是最宝贵的收获。他们便是真正的大国工匠。
长按扫码观看
历史文物发挥着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纪录片更是向国人传播历史知识,感受历史魅力的重要路径。考古题材纪录片的古今纵横之间,是创作视野的不断拓宽,是文明表达语境的不断拓展,而背后恒久的则是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留影存档的时代使命。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