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吃”有关的城市生活|Eat for Good系列活动报名
许多人对城市的记忆,都与“吃”有关。
阿城在《常识与通识》里写过,人们的“思乡”就是思饮食的过程和气氛,这种情绪的产生,与体内助消化的蛋白酶有很大关联。
人在幼儿时期,体内蛋白酶的构成有很多可能性,但随着我们吃下去的地域性食物增多,蛋白酶的种类和结构就开始趋于稳定。所以当我们长大后离开故土,吃了异乡的陌生食物感到消化不适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冒出思乡情绪。
但常年各地出差的朋友却说,地方特色美食是她奔忙的生活里最好的安慰。
每到一座陌生城市,她都会步行探索一家有缘份的小店,端起热气腾腾的碗,细细品尝第一口香气扑鼻的食物…… 那一刻像是和这座城市本体打了个招呼,“嗨,我来了!”自己跟这座城市的联系也随即开始建立。
食物也常常会带我们回到某段具体的生活记忆中。比如,在过去几个月里,许多人对食物的认知有了新收获。这份新的认知包括食物的种类、种植与生长习性和储藏方式等等。
原来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喜欢待在冰箱,原来葱剪掉一大截还能继续生长,原来在 21 世纪的上海,我们还会回到一种依赖地缘关系的社交网络中来获取食物,还能开拓出在城市里用餐的各种场景。
最近,我们也和可持续生活行动小组“明日之路”的发起人冯婧、“好多現象”主理人叶子聊了聊这个话题,我们发现,“每天吃什么”看似是个人问题,背后却是更庞大的食物体系问题,它从一个日常的琐碎事,变成了我们重新理解、审视城市生活的一道窗口。
叶子记录了因为无法堂食
人们在烈日下站在店门口用餐的场景
我们决定顺着这扇窗,去挖掘出更多被忽视的城市生活切片,欢迎你和我们一起探索、表达你对于“吃”的感悟和发现。
关注可持续生活的年轻人社群“明日之路”,在今年 3 月发起了“疫情中怎么填饱肚子”的播客征集,记录了大家在疫情封控期间的吃饭故事。最近,他们发起了新一轮的征集,希望跟踪关注疫情封控如何改变了我们吃的行为,以及对吃的理解。我们会在本次工作坊中延续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
你会和 20 位关心吃,也关心如何吃得更可持续的伙伴们,一同绘制“我的疫情餐盘”,这是“明日之路”餐盘计划(点击了解更多计划详情)的一部分,作品后续将作为展览展出。
我们也会通过有趣的角色扮演和分组讨论,共创“在不确定的时代下,我们如何让食物系统更有韧性”。庞大的系统中,谁在影响着我们的餐盘?当下一次可能的食物危机再来的时候,个体如何更好地应对?——也许你会收获新的思考。
食物牵引着我们许多关于城市的记忆,比如:
→【故乡的“吃”】家乡有哪些你熟悉的味道,小时候有什么对家乡对“吃”的记忆;
→【他乡的“吃”】你曾经在陌生城市,被什么食物有治愈过,或是发生什么奇特的经历么;
→【疫情下的“吃”】疫情被困某座城市,你是怎么吃的?你有哪些与往常不同的食物记忆?
→【可持续地“吃”】你有没有思考过个人层面如何践行“可持续饮食”,或者好奇过身处城市的食物供应系统?
……
制作 ZINE 的过程,也是我们梳理、表达这段记忆的过程,你可以带走制作完成的 ZINE,但我们希望通过保留一份扫描版,在 basecamp 里留下一个关于“食物”的共创故事展。
☻
关注 BottleDream Community 服务号
不错过空间活动资讯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