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传世书法经典中,隐藏着现代人学书法的正确路径明星2023-08-14 11:08传承几千年的性灵对话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写东汉蔡邕入鸿都观看碑碣,流连百天不回,感叹书艺超群。《太平广记》里记述欧阳询一次骑马外出,见路边有西晋书法名家索靖的古碑,竟然夜宿碑旁,详观三天才离去。古人重视对前代书法经典的观摩体察,讲究“观之入神”。这也被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临摹先要“读帖”。姜夔描述这个过程,“唯初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临摹。”赵孟頫认为“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包世臣更清楚地解释了读帖和临帖的相辅相成,“先能察而后能拟,拟既精而察益精”,对书法范本的体察和模拟,是相互促进的过程。这几乎是一种精神交流,在观摩和临习中,用心跟随书写者,从二维的字迹穿越到作书现场,获得立体的感受。字迹是全息的,是书写时的材质、动作、速度、力量、格局、心境等因素的外化。古人透过字的形迹去解读这些信息,领会书法的神韵,而不是复制字形本身。董其昌形容“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他得到《兰亭序》的好临本,“每以胜日展玩,辄为心开”,透过神采奕奕的笔法,遥想王羲之真本风流。王铎表白米芾真迹“洒落自得,解脱二王,庄周梦中,不知孰是真蝶,玩之令人醉心。”在读帖中,他们获得了和爱豆对话的幸福感。米芾是不能不提的临帖高手,他收藏的晋唐真迹,“无日不展于几上,手不释笔临学之。夜必收于小箧,置枕边乃眠。”他酷嗜古书画,临摹能以假乱真,曾借来古画临摹,归还时主人都难辨真伪,还留下不少临摹之作被当做古人书迹,就连乾隆的“三希”珍宝之一,王献之《中秋帖》,现在也被认为是米芾临本。和收藏家开玩笑当然不是临帖的目的,这位性格怪诞的书法家七八岁开始习字,通过临摹学唐代诸家之长,后专学晋人,“入魏晋平淡”。他总结自己的学书方法,“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他并不是死板地在形似上下功夫,而是取其神,领悟古人书写之意,把古法融入自己的书写,于是随意落笔,自然天成,以临帖开始,最终自成一家。米芾 《蜀素帖》 局部从读帖到临帖,古人留下的学书方法,其实都是性灵的对话。通过书法经典,学书者找到名家之间的共性,也发现他们与自己的共性,将共性融于个性,发展成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写。所以我们想要一堂沉浸式的书法课,不是刻板地去分解、模拟字形,而是还原临帖这个全息的动态体验。由当代书法名家临写经典,解释其中玄机,引我们走进古人的书法艺术世界。在经典碑帖中找到自己的学书路径今天人们用“碑帖”泛称书法学习的范本。跟随潮流盲目进入某个碑帖的训练体系,埋头练习,不见全貌,也是当下学书法最常见的误区之一。范本应该如何选择?六位主讲老师几乎都谈到,“经典”与“兴趣”缺一不可。他们从浩繁的传世书迹中选出十八种经典范本,每个范本都牵引出一段书法的重要历史,串起书法审美变迁的全过程。了解经典,是提升审美力的必修课,也是建立自己学书路径的起点。刘绍刚老师在课程中讲到商周金文、战国楚简等古文字书法,感慨今人能见到的古代书迹比前人多得多,是这个时代书法学习者的幸运。看得多了,就有比较,知道什么才是好的。技法的奥秘也只有通过临写实践才能获得。陈新亚老师讲王羲之草书《十七帖》,很多笔画并非今天理解的柔和秀,而是日常书写的简单直接,不造作。他在临帖时让自己下笔干净利落,于是遒劲与绵亘兼得。至于兴趣,薛龙春老师讲汉隶经典《乙瑛碑》时举例,喜欢质拙的趣味,学隶书就比较容易接受,如果只喜欢流畅精美,则可以不去学习比较古老的篆隶字体,关键在于对一种书体的艺术趣味是否爱好。我们人为地给学书法划分了很多阶梯,其实任何一种书体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开端,包括草书,但无论选择学习哪种字体,都要穷究其道理,也许不能完全理解,但一定要不断地接近真实。崔寒柏老师讲欧阳询《皇甫君碑》时谈到,通常我们喜欢的风格就是自己适合的风格,和人的气质有直接关系。初学时以临得像作为标准,但不可当做负担和目的,临的过程中会抓住能被你吸收的部分,吸收不了的部分,写不像也罢,可能终生都不属于你。到老时临写就成为一种对话,像聊天一样,像已经不重要了。老师们的许多解释都颠覆了对书法的习惯性认知。原来很多人起步就学错了,握笔的要领不在于垂直,而在于灵活;原来我们今天过度强调风格,反而误解了古人书写的动作;原来学书范本的选择顺乎天性,没有最对,只有最适合;原来临写不仅要找到自己最适合的,也是看到自己不能达到的边界;原来所有的法度最终都指向自由。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碑帖的全面了解和真正理解之上,也只有通过临写经典范本才能领会,每一次领会,都是获得古人的笔意,完善自己的书写。通过临写经典,享受书法的乐趣《书品》中有一段关于皇象书帖的描述,“欲见草书漫漫落落,宜得精毫软笔,委曲宛转不叛散者。纸当得滑密不沾污者,墨又须多胶绀黝者。如逸豫之馀,手调适而心欢娱,正可以小展。”精良的笔墨,欢愉的心境,陶醉其中,舒服地写一会儿字,从古到今都是生活中难得的乐趣。传世碑帖的创作者,往往是学养深厚的大家,性情流露笔端,高雅的格调则穿越千古,通过字迹传递给临习者。对现代人来说,通过临写经典碑帖得以了解文化、掌握技法、调理心性,其实是一举多得的享受。在这个过程中,字迹也逐渐成为个人修养、能力和才华的表达,对文化的理解、人生的格局与境界,终将见于笔墨间。▽笔墨的世界十八个传世碑帖学通书法用笔墨对话古人获得属于自己的最美书写日刻 ·活字文化出品,豆瓣时间播出🛒 购买课程:请长按上图,识别图中二维码下单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