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我和我身边的小伙伴都在密集的带娃出游,出发前都是兴高采烈,回来后齐唰唰地愁眉苦脸。原因大家都懂得,没娃的时候出去旅行,那叫一个海阔天空;有娃后拖家带口旅行,那是堪比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你花了大几万买了飞机票,想带孩子去看感受一下诗和远方吧,他心里惦记得就是快点回酒店玩水坐滑滑梯;你想带娃去博物馆长长见识吧,什么五代十国的陶罐,战国的水晶杯,秦朝的兵马俑,都不如文创店的花花绿绿的棒冰、贴纸吸引人;好吧,咱们啥也不求了,就想在打卡点拍满9宫格,回去好装模作样发发朋友圈,小崽子也不肯好好配合,挤眉弄眼扮鬼脸,多拍两张他还会嚷嚷“妈~你侵犯我的肖像权”!有时候想想不如在家宅着,好歹耳根清净,累瘫了也能直接找张床躺平。但是不带娃出门,又总觉得亏欠了他们似的,下一次假期又开始反复“渡劫”!▼
孩子还小的时候,带着出去旅行,大部分都是为了换个地方休闲放松一下,大人放空,小孩玩水,还属于是easy级别的;但等孩子上了小学,仅仅是走马观花的看一看,拍拍照,吃吃喝喝,逛游乐园——只是这种浅显的程度,肯定是不足够的,多多少少还是期待他能够涨涨见识,在异国他乡有尽可能多的体验和收获。这就非常考验爸妈做攻略的能力,还要熟知当地的人文历史知识,走哪儿都能说点啥出来,孩子才能稍微有点收获。所以在外面,我看到那种“肚子里装满墨水”——看到院门口的对联,博物馆的瓶瓶罐罐,古建筑的方砖和瓦片,都能说出点门门道道的人,真是发自内心的羡慕,连ok在旁边都会感慨一句,“果然是别人家的爸爸,好了不起!”不过最近一两年,我和做研学的专家老师深度沟通过,也找来一些相关的书籍翻看研究,观念彻底扭转!所谓的见世面长知识,并不是一味的用填鸭式的方法,把地名、人名、风俗典故硬塞给孩子,也不是非要自己学富五车才能胜任。比如在前期选择目的地,制定旅行计划和做攻略的时候,都可以拉着孩子一起讨论,去哪里带什么坐哪种交通工具等等,这样他就不会觉得,一切都是妈妈安排好的:“你想拍照的地方我根本不感兴趣,你想让我学的知识我觉得好无聊。”这不是陪着爸爸妈妈去玩的旅行,而是我们一家三口共同的经历和体验,旅行不仅是享受、玩耍,还会遭遇各种磕磕绊绊,有福一起享受,有难也要一起担。△出行前自己规划日程,做好计划表
△把研究车次,路线,检票口的任务交给孩子
第二步,做好旅行中的互动。并不是单方面的输出和一味的说教,而是启发他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去触摸,用脚步去丈量,全身心的打开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思考。△去博物馆的,一起找神兽
△按照朝代收集展品,用手机拍照记录
△做一些“找不同”的小任务,比如在敦煌莫高窟找照片中同款的蓝翅膀姑获鸟
走好这两步,即便是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的引导,我想一个孩子在旅行中的收获已经超级丰满,积极性也能大大提升!
我上面说的一些旅途中启发孩子的小任务,小游戏等等,其实也不全是靠自己“苦思冥想”,当中绝大部分的灵感,都来自于我假期前拿到的一套书《旅途中的超级数学》。又是一套相见恨晚的书!要是在暑假开始前就看到它该有多好,刷完一整套,你一定会大开眼界,那种动辄就要5位数的研学营费用都能立马省下来!
我自己看完的感受就是——收获太多!这套书简直是绘本版的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还是一套可以依样画葫芦的亲子研学手册。《旅途中的超级数学课》是一套非常有意思、非常实用的书。全套18册,涵盖了国内12个热门旅游城市,把小学1-3年级必学的数学知识,无缝嵌入了旅途场景中,比如纪念品店购物时的金额计算,火车站的排队问题,建筑物的几何观察、轴对称问题,博物馆展品的年代排序等等……
加入这些复杂的生活场景之后,才能让孩子真正的明白,数学不只是书本和练习册上的加减计算,比较大小,排序统计,推理判断等等,数学真正的作用,是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它无时无刻都在启发孩子,如何在生活中用不同角度去思考,去观察,去发现;
一座大桥从正面,侧面看,大不一样👇
不仅如此,这套书还融入了大量旅游目的地的人文历史知识,它不是百度百科扒拉下来的那种泛泛的景点介绍,而是将相关的细节和知识点,挖掘到淋漓尽致,并用图像逼真的还原:比如颐和园天花板上的瓷砖,故宫太和殿上的10个走兽;我也是头一次在一本数学练习册上看到,把古建筑物墙上的彩绘纹样、博物馆里的铜钱式样,这么巨细靡遗的直接“抠”进书页里,真是扑面而来的震撼!《旅途中的超级数学课》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做完这套书,可以得到相关数理能力的提升;而是思路,格局,视角全方位的打开——这就是我们最应该带给孩子的学习模式,不是在课堂上刷题和死记硬背,而是走进生活和现实,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去感知,去思考,才能得到真正的收获和提升。下面展开介绍一下这套书,还是老规矩,已经心动,一直相信我选书眼光的,可以直接买,这套书适合的年龄段是幼儿园大班到新三年级。全套书共18个分册,共分6个主题——观察力、专注力、记忆力、逻辑思维、空间思维、数的思维,3个难度级别——基础级、提高级、挑战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每个单册,都会以一个大热的旅游目的地展开,比如上海,北京,成都,厦门,三亚,西双版纳等等。从前期的路线规划开始,再到旅游景点的所见所谓,穿插各种有趣的数学小任务和人文历史典故。
书中涉及到的数的概念,形的启蒙,空间时间方位的认知,人民币,钟表,长度单位,还有比较、排序、统计、选择、推理、归纳、判断等等题型,都是根据小学一到三年级的课标,1:1对标设计的。
但和课本上的习题不同的是,所有的练习和游戏,小任务等等,都是融入到旅途和生活场景当中的,既要让孩子学会如何解决复杂的生活场景中的数学问题,同时还要能从复杂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必需要说的是,这套书的作者来头可不小,是原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副校长, 现任北京市朝阳区兴隆小学校长的陈凤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教育大拿亲自执笔,才能最大化的保证这套书内容体系的硬核,帮孩子打好学习辅助。
这套书最戳中我的地方,就是提供了大量生活中如何进行数学启蒙的样本。这也是很多特级数学老师强调了无数次的,数学一定回归生活,去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这样孩子才能学得好,学得带劲!同时也帮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原来不靠知识的灌输,仅以数学的知识点和逻辑思维展开,也能玩出一百多种不重样,还超有趣的小游戏!比如在成都的大熊猫基地,最爆火的点就是能看到熊猫幼崽的月亮产房,去晚了就要大排长龙,能不能从地图上找到一条路线,可以最快到达月亮产房呢?这考验的是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西安的兵马俑,姿态万千,有坐,有站,有跪的,那试着挑战一下,能不能找到在“比👍”的兵马俑呢?这就很考验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了。去长白山旅游的时候,海拔越高,气温就越低,所以不同的气温就要对应不同厚度的衣物,旅行箱的容量有限,要带什么不带什么要好好思考一番,这考察的是逻辑思维能力!游览古镇和民俗街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店铺的幌子(招牌)都有好几种,里面可藏着不少信息呢?这也是记忆力和观察力的双重考验。
必需要提的是,这套书还超贴心,它知道孩子在旅行中坐车坐久了,队伍排久了,或者一个地方待久了就会大喊无聊,它还在不同的场景中设计了很多数学小游戏,我真的超受启发。比如公交车上,是不是可以算一算一共有几个座位?是要一个个数,还是有更巧妙的方法?还有带娃去沙滩,一般常规操作是不是挖沙,踏浪,找贝壳?书里有一个很简单的小游戏,叫沙滩日晷,要用到的道具就是12块小石头,和一个小木棍,就能观测到时间了,一边挖沙玩水还能一边学钟表知识。
看完不禁想感叹一句,数学果然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些小游戏,小任务,你带着娃去相同景点打卡的时候,都可以直接照搬!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不仅能打开孩子的数学思维,还特别增加了和旅途景点相关的通识内容:包括艺术、历史、地理、生物、人文、科技等。
而且这些人文类的知识点,不是泛泛而谈,更不是直接从百度百科扒拉下来的一堆资料,它极为重视细节,考据也非常详尽。为了最大化的保证内容的严谨度,还特别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古代史所国资博士后夏虞南、中国科学院生态学家杨洁,来做人文、科普知识审定。所以即便很多景点我之前都已经去过,也了解了一些相关的背景,但跟着这套书重游一遍,我还是大开眼界——
“市井”这个词的由来,原来古代人喜欢在井水边做交易,就有了市井的说法。关于青铜器“鼎”的科普,鼎原来是一种煮肉盛肉的器皿,另外还有一种放谷物的器皿叫“簋”,天子可以拥有九个鼎,也代表着身份的尊贵。胡人穿越丝绸之路,具体带来了什么物资,他们又喜欢带走哪些大唐特产。贵州火车站的造型与众不同,参考的是贵州特有的建筑式样——重檐。颐和园里的好东西可太多了,有古代的洪水预报器,还有八方亭里的万花筒。每一本书,就是关于一个城市,一个热门旅游景点的极佳路书,跟着这套书闭眼逛,都会超有收获!全套18册、团购价139,适合幼儿园大班和新三年级的孩子,喜欢的不用犹豫,直接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