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试运行;研究称可通过验血诊断双相情感障碍丨科技早新闻
初秋时节,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的黄果树瀑布景区进入一年中的最佳观赏期。大瀑布奔腾而下、气势磅礴,前来观赏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新华社记者 刘莲芬 摄)
日前,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成功构建了灵活性、高效性及多功能性的人工生物系统,实现了多种己糖从头精准合成,解决了糖分子立体结构可控的难题,为摆脱自然合成途径、利用二氧化碳创造多样的糖世界提供了可能。该研究成果是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基础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发表在16日的《科学通报》上。>>更多详情(来源:科技日报)
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拍摄的一份人工合成己糖溶液样品(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自然》16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在高排放场景下,至2100年,冰川退缩将形成新的生态系统,覆盖的大小在尼泊尔和芬兰面积之间。这些区域将为别处因变暖而丧失栖息地的适应寒冷物种提供庇护,成为新的生态系统。(来源:科技日报)
16日,位于安徽省境内的引江济淮工程航道江淮沟通段正式向社会船只开放。这一沟通江淮、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开启试运行。(来源:新华社)
8月16日,船只在引江济淮工程航道江淮沟通段航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以色列海法大学领衔的一个国际团队近期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通过血液测试便可识别出来。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群,抗体受体的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不同。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分子精神病学》上。(来源:新华社)
据《自然》16日发表的论文报道,巴西圣玛利亚联邦大学团队新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约2.3亿年前的兔蜥部分骨骼。兔蜥是翼龙的前身物种,此次发现的种类具有不同寻常的特征。这一发现和以往的其他化石一起表明,兔蜥在形态上比三叠纪的恐龙更为多样化。(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海油17日宣布,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洋石油122”完成船体建造,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海洋油气装备研发制造技术能力实现新突破。>>更多详情(来源:科技日报)
在《自然·通讯》最新发表的一篇神经科学论文中,研究人员基于对青少年的观察数据,发现一个额叶脑区可能与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开始和维持有关。论文作者认为,该脑区或是早期尼古丁成瘾的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或对尼古丁成瘾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启示意义。(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周清教授、乐凡阁博士与国内外学者合作,通过国际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观测计划,开展了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发现边缘冰区是大气汞的重要来源,提出了夏季北极大气汞峰值现象的产生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6日,萨拉乌苏遗址第三次正式考古发掘公布了最新成果:此次发掘找到了萨拉乌苏遗址原始地点,同时发掘出两个原生文化层位。专家介绍,两个原生文化层位说明萨拉乌苏不是单一、短时的古人类遗址,它在不同的时期被不同的人群利用过。(来源:央视新闻)
据相关机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已超177.78亿元(含预售实时),刷新中国影史同期票房最高纪录。(来源:央视新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