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将投入超1000亿坚持高端化,造车业务倍受期待但依然神秘
过去两年,企业家群体正变成“沉默的大多数”,只有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还在坚持每年一次的演讲。8月14日,雷军的第四次年度演讲如约而至,本次演讲的主题为“成长”,并且延续了往年故事+产品的演讲模式:在3个小时的演讲中,前半场是雷军个人演讲,后半场是新品发布。
雷军从武汉大学的求学经历说起,他回忆了自己阅读《硅谷之火》时埋下的创业梦;28岁成为金山CEO,从程序员转变为管理者;再到40岁创办小米,梦想逐渐走进现实……本次演讲中,雷军重点提及了小米手机的高端战略、大模型的发展规划,但对外界最为期待的造车进展,却是几乎只字未提。
图片来源:小米公司
雷军的“成长”
作为中国的第一批程序员,雷军入行比人们熟悉的大部分互联网大佬都要早,正如他在年度演讲中提到的,早在1990年8月,还在上大三的他就凭借过硬的技术在武汉电子一条街“小有名气”,并且靠写软件赚到了第一桶金。
1992年,雷军毕业后追随求伯君加入金山,更是一路做到了董事长,堪称最强“打工人”。早在1998年,人们熟悉的阿里、腾讯都还没成立时,雷军就已经开始担任金山公司总经理。2007年,在金山工作16年后,雷军终于带领这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随后宣布从金山“辞职”。
2010年,“退休”后不甘只做一个天使投资人,40岁的雷军又创立了小米,并在短短四年内成长为中国第一大手机厂商。2018年7月,雷军带领小米在港交所上市。在此前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胡润中国500强》榜单中,小米位列第29名,估值为2440亿。《2022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显示,雷军以750亿人民币身家,位列第47名。
2010年4月,小米公司创立。
图片来源:小米公司
尽管一手带出了两家上市公司,并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但雷军并没有选择功成身退,2021年,他紧锣密鼓地开启了小米的“二次创业”,正式宣布造车。今年4月,在生成式AI来袭之后,小米又组建了大模型团队,开始全面押注AI。
在演讲中,雷军正式宣布了小米科技战略升级,此次战略升级可以概括为“一个理念,四个关键路径和原则”。“一个理念”即是选择对人类文明有长期价值的技术领域,坚持长期持续投入。雷军在演讲中表示:“人是科技的原点,小米的科技探索,不仅要对人类现在的生活有价值,更要对人类未来的创造、进步和发展有价值。”
两个长期是小米科技理念的核心,为了保证将其落到实处,小米又确立了“四个关键路径和原则”: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软硬件深度融合,AI全面赋能。
底层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果,尤其考验企业的耐心、决心和眼光。在研发投入方面,2022年小米研发投入约160亿,同比增长21%,预计2023年全年的总研发投入将超过人民币200亿元,小米未来五年(2022-2026)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自2017至2022年,小米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4%。
针对软硬融合、AI全面赋能,发布会同样披露了小米旗下大模型的最新进展,涉及了研发、应用乃至企业组织生产。可以看出,在小米眼中,包括大模型在内的AI技术是一种生产力。小米将把AI能力嵌入到从内部组织到外部体验的方方面面,这是AI次方法论的真正要义——用AI为业务和产品装上超级大脑。
图片来源:小米公司
小米手机,高端化的煎熬与突破
智能手机是小米创立的起点,也是其目前最为强势的业务之一。和过去三次演讲相比,雷军今年的演讲少了“痛苦”“失败”,多了“梦想”“成就”。但小米面临的压力并不小。
主营业务方面,2022年全年、2023年Q1,小米手机营收的下滑幅度都达到了20%。从市场大盘看,2023年Q1、Q2,小米在全球市场保持全球第三,但在国内市场连续跌出前四,在厂商中跌幅最大。
另一方面,根据小米此前发布的2023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显示,小米在一季度大陆智能手机销量4000-5000元价位段安卓厂商中排名第一,市占率同比提升至24.1%。定价3000元及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同比增长4%,大陆地区智能手机ASP创单季新高,同比增长超18%。
图片来源:连线Insight
高端手机占比的提升为小米带来了更高的毛利率,但高端化战略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三年前,雷军在国家会议中心的舞台上,开启了小米10周年的第一次个人主题演讲“一往无前”,并宣布推出小米首个面向高端市场的智能手机产品——小米10 Ultra。
小米10为小米高端化转型打了一场“开门红”。只可惜,好景不长,小米 11、小米12两代接连受挫,难达预期,甚至让公司亏损严重。“大家完全不知道,做高端旗舰亏损起来有多吓人,压力巨大。”雷军提到,大笔投入做高端手机这件事,一度让团队感到沮丧,就连他自己也过了一个“沉重”的2022年春节。
那时候的小米,主打“堆料”。在一味强调参数的路上,却忘记了用户体验才是更重要的。不仅是资金上的亏损,更大的代价是小米内部团队对于高端化战略已经产生了质疑。
小米到底能不能做、要不要做高端,成了每个员工埋在心底的疑问。为此雷军花了大量的时间与团队沟通,终于确定了坚持高端化路线的品牌战略。在雷军的坚持下,小米13打了一场翻身仗,完成了突破,成为雷军口中小米“从参数领先到体验优先”的代表作。
小米13的成功为小米完成了一场翻身仗。
图片来源:小米公司
在小米13以及此后的尝试中,雷军重新意识到,一次的成功并不具备普遍性,做高端化手机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体系化的思维。但必须要承认的是,在手机行业进入存量市场的当下,高端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不容小觑,高端化是各大手机厂商的必争之地。
从煎熬到突破,从被质疑到被认同,小米高端化之路是这十年来,令雷军最痛苦,也是收获最大的一次成长。他表示,面对苹果、三星、华为的竞争激烈,小米只有坚持高端化转型,才能为未来赢得生存空间、倒逼小米的技术发展。伴随雷军认知上的成长,小米的高端化之路也迎来了新的定调——高端化不是选择题,它是小米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战。
小米此次发布的 MIX Fold 3 折叠屏手机。
图片来源:小米公司
跨界造车,不止多元化
除了手机高端化,小米最核心的增长曲线,就是造车项目。但在这场宣告战略升级的发布会上,小米汽车被有意无意地淡化处理了,而这是判断小米未来发展前景的重要板块。
理解汽车业务之于小米的意义,既要纵向看小米自身,也要横向看行业走势。从小米生态的维度来看,自2021年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小米的造车之路已经走了三个年头,在自动驾驶领域首期,小米投入33亿元研发费用,组建了超500人规模的顶级研发团队。
投入重金之外,小米还积极采用生态赋能。在小米自动驾驶技术起步之初,制定全栈自研算法的技术布局战略后,除了超500人规模的专属团队,人工智能实验室、小爱团队、手机相机部等多个协同团队也给了强力支撑,团队将过去多年积累的大量核心技术,以体系化的技术创新力输送给小米汽车,使其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
图片来源:连线Insight
横向来看,对于现代人而言,“车”作为移动空间与固定空间“家”一起构成了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景。车内空间将成为科技企业必争的高地,这也是为什么手机厂商跨界造车,而造车新势力也在试水智能手机业务的原因。
此前,小米已在手机和AIoT上深耕多年,一旦完成移动场景卡位,小米智能场景的闭环生态就会形成。因此,造车之于小米绝不是简单的业务多元化,或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其有着更为底层和深度的价值,即补全小米全场景智能生态的最后一环。
作为小米业务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汽车明年量产,小米将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实现手机、汽车、AIoT完整自研布局的科技公司,完成人车家的科技生态闭环,小米的护城河会挖得更深。由于目前量产车还未面世,小米暂时没有将汽车业务推至舞台中央,但留下的这一手,潜藏着更大的野心和版图。
图片来源:小米公司
回顾来时路,小米运气开挂:2010年进入智能手机产业时,移动互联网盛宴刚拉开帷幕;2014年开启生态链模式时,智能生活正在成为新浪潮;2020进入仿生机器人的研发领域、2021年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时,AI技术、汽车革命在酝酿新一轮技术变革浪潮。
造车是雷军新的征程,能否成功直接影响了小米的未来。作为后来者,离量产时间表越来越近,市场留给小米汽车的时间已经很紧迫。“99%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不懂的时候,找个人问问。”小米下一步的答案,可能也需要雷军加速取经了。
资料来源:市界、虎嗅APP、华尔街科技眼、连线Insight等
❖ END ❖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硅谷一夜解禁自动驾驶出租车,夺回全球无人车中心!加速布局Robotaxi,迎来“破冰”时刻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硅谷一夜解禁自动驾驶出租车,夺回全球无人车中心!加速布局Robotaxi,迎来“破冰”时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