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历世事,但依然享受生活”
1903年春,正在巴黎四处打零工,初步脱离都柏林那个式微的天主教家庭的乔伊斯收到父亲的一封电报:母病速归。他向跟他学习英语的学生,一个做香槟的老板借了钱返回都柏林。这年8月,这位生育了17个孩子(也许更多,乔伊斯说他有23个妹妹)、保守虔诚的天主教徒母亲——生前既没少听儿子甜蜜蜜许诺“拿到稿费就寄家无论如何请母上镶一副牙”,也饱受讨债鬼儿子“三天只吃一顿正餐、有时一天只吃一顿”“母上大人寄来的汇票不等饿死那天绝不汇兑”的家书骚扰——因肝癌辞世。
他六岁到克朗哥斯公学寄宿,每天都在倒计时数回家的日子。开学第一天母亲撩起面纱吻别哭哭啼啼的他,母亲和父亲坐着马车在校门口离去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每夜就寝前他跪在床前,祈求上帝保佑母亲……母亲去世四个月后,22岁的乔伊斯起意写一个自画像,写他人生的起点,试图在这个可怜的、连上帝都遗弃的岛上侈谈一下美和想象。但直到十年后,这部《青年艺术家画像》才正式完成。
世俗生活的窘困并没有阻碍灵魂和想象的自由自在,这部以世界文学史上最早、最成功的意识流小说之一名世的作品,描写了都柏林少年斯蒂芬如何走出寄宿学校的压抑、欺凌,企图寻觅一种生活方式或艺术方式,使人之精神可以在其中毫无阻碍地自由表达。主人公终破茧成蝶,成为青年艺术家斯蒂芬,而他试图摆脱妨碍其发展的各种影响——家庭束缚、宗教传统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去追求艺术与美的真谛的痛苦过程,实际上也是青年乔伊斯的人生与创作生涯从觉醒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的写照。他其后的巨著《尤利西斯》与《芬尼根守灵夜》都可视为《青年艺术家画像》的续篇。
埃兹拉·庞德读了《青年艺术家画像》之后给乔伊斯写信说:“我认为这本书与福楼拜、司汤达的作品一样具有一种永恒的价值。”乔伊斯借书中人物说:“人要离开爱尔兰,才能发现爱尔兰。”
小说问世半个世纪后,一位具有爱尔兰血统的英国画家重返都柏林、科克访旧,在教堂、海滩、林荫道、公学重拾乔伊斯的童年印记,用二十余幅黑白线条与彩绘插图重新发现爱尔兰,再现了青年艺术家的历练之路。
原版插图(上)与译文经典《青年艺术家画像》插图(下)
布赖恩·基奥(Brian Keogh)1931年生于英国肯特郡,祖上是爱尔兰裔,小学时候美术课成绩全班垫底,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艺术成长道路上的逆袭。21岁那年他受到钦点,成为仅有的几位亲临盛典,用画笔记录伊丽莎白二世登基的画师。
从皇家艺术学院毕业的他,早年在伦敦的锡德卡普教授平版印刷术,住在坎伯韦尔艺术学院一栋摄政王时代的建筑的顶楼,那里也是他的画室。课余基奥也接一些图书封面设计的工作,同时为BBC的官方报纸《广播时报》、家居杂志和香槟广告绘制插图。在为企鹅公司设计了一系列企鹅科幻经典,以及《愤怒的葡萄》等几本文学名著的封面之后,他应邀为美国限量本俱乐部(The Limited Editions Club)版《青年艺术家画像》绘制插图,就此迎来了生涯华彩。
他的前期准备投入而深刻。他走下那栋百年老楼,走出伦敦,踏上那座“可怜的、连上帝都遗弃的岛”,重走乔伊斯童年时代曾经彳亍的乡间和荒芜的街道,寻找世纪初这里曾经有过的生活,思考主人公斯蒂芬那颗孤独又敏感的灵魂是如何摆脱羁绊,“不再伺候他不再信仰的东西”,耳畔回响着主人公父亲对儿子的交心:“你必须与有教养的人交往。我们经历世事,但依然享受生活。我是像一个朋友一样跟你交谈,我不喜欢当个整天绷紧脸儿的父亲,我不喜欢儿子一定得惧怕父亲。”
尽管一些作家朋友,比如《时间机器》《世界史纲》作者、小说家H.G.威尔士并不赞同乔伊斯在小说创作中的试验,但他还是认为《青年艺术家画像》将与《格列佛游记》一样成为文学的一大成就,就和世界上其他最好的文学作品一样;这部教育的小说在迄今为止所有作品中最生动、最令人信服地描述了爱尔兰天主教家庭孩子成长的故事。基奥读到乔伊斯在都柏林Black Rock宁静的林荫道上散步的文字时,突然“明白了这个成长故事其中的意味”。他用黑白线描图描画斯蒂芬父母远去的马车,公学肃杀的高窗、清冷的寝铺;用粗粝、暗黑的大色块渲染地狱的可怖,斯蒂芬澎湃的心潮与梦境;这些同样充满意识流般迷离、梦幻,充满堕落与拯救、忠诚与异端、赞美与颖悟的宗教意象的插画不由地令人想起斯蒂芬/乔伊斯的独白:“如果一个人丧失了灵魂,那么,他赢得整个世界对他又有何益呢?”
1969年,画家不幸染上那场在世界范围内让几百万人殒命的香港流感(Hong Kong flu),终生饱受哮喘侵扰的基奥在38岁这年病逝。为《青年艺术家画像》创作的这二十余幅插图成了他的绝笔,也成为基奥最负盛名的作品。
如同斯蒂芬/乔伊斯对自我的认定——在世界文化的盛宴上他不过是一个过客,或许基奥通过这本书也完成了自己作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透过这些插画,在乔伊斯令人目眩的场景转换和思维流动中,读者将会承认:除了信仰灵魂,万物万事没有一成不变的;只有信仰灵魂,才能改变万事万物,给它们的变化无常注入光明。
斯蒂芬假装没见到妈妈行将哭泣的样子。他爸给了他两枚五先令零花钱,对他说,他需要什么,就给家里写信;绝不要干告密的勾当。学院教区长在城堡的门口与爸妈握手告别,微风吹拂着他的祭司法衣,马车载着他的爸妈远逝而去了。他们在车上对着他啜泣,挥舞着手:再见,斯蒂芬,再见!
在宿舍脱衣服时,他的手指颤抖起来。他催促手指快脱。他必须在煤气灯捻弱之前——这样,他死后不会去地狱受煎熬——脱完衣服,跪下作他的祷告,并上床。他将长袜顺势一溜儿卷起来脱掉,飞快地穿上睡衣,颤抖着跪在床边,迅疾地复述他的祷文,生怕煤气灯灭掉。他喃喃细语时,他感到肩膀在颤抖:上帝,请保佑我的父亲和母亲,愿他们与我同在!
他开始忏悔他的罪孽:不做弥撒,不做祈祷,说谎。——-还有别的吗,我的孩子?——发怒、妒忌别人、贪食、虚荣、不顺从等等。——还有别的吗,我的孩子?——我……犯了下流的罪孽,神父。——和你自己,我的孩子?——和……别人。——和女人,我的孩子?——是的,神父。——你多大了,我的孩子?——十六岁,神父。——起誓吧,我可怜的孩子。魔鬼让你迷了路。当魔鬼蛊惑你那样糟踢你的肉体时,将他赶回地狱去吧。
他记得那夏日的夜晚,在行进到丛林小祭坛的行列中,他如捧舟形香炉侍童一样穿戴。一个奇异的神圣的地方。捧香炉的侍童一边抛香炉,一边抽中间的链条打开炉盖,让炭火烧旺。人们称那为薪炭:那同学悠悠地摇晃香炉,薪炭在香炉里静静地燃烧,发出一阵阵淡淡的异味。当祭坛的布挂好,他站着,将舟形香炉奉献于学院教区长面前,学院教区长放一匙香于其中,香便在炭火上咝咝地燃烧起来。
进门的大厅人声鼎沸。在门边的桌上放着两幅嵌放在照相框里的相片,在照相框之间躺着一长条纸,上面爬满了不规则的飞舞的签名。麦卡纳在同学中间八面玲珑地走来走去,与人急匆匆地讲上一两句话,回击斥责的人,带领人们到签名的桌前。在内厅里,教导主任站着在和一位年轻的教授交谈,神情严肃地摸着下巴颏儿,不时点着头。斯蒂芬指着沙皇的照片说:他的脸就像喝醉酒的基督。
天大亮了。听不见任何声响:但他知道他周围的世界很快就会在喧闹、嘶喊和睡梦惺忪的祈祷声中苏醒过来。为了躲避开那个世界,他转身面向墙壁,将毯子做成僧帽一般兜在头上,呆呆地凝视破旧不堪的墙纸上怒放的鲜红大花图案。他想藉以这猩红的光辉来重新唤起正在消退的快乐情绪,心中想像从他躺着的地方有一条一直通往天堂的玫瑰路,路上撒满了鲜红的花儿。厌倦!厌倦!他也厌倦那激情的生活了。
- END -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青年艺术家画像》
[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著
朱世达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是乔伊斯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最成功的意识流小说之一。小说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描写了都柏林少年斯蒂芬如何走出寄宿学校的压抑、欺凌,企图寻觅和发现一种生活方式或艺术方式,使人之精神可以在其中毫无阻碍地自由表达。他破茧成蝶,成为青年艺术家斯蒂芬,而他试图摆脱妨碍其发展的各种影响——家庭束缚、宗教传统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去追求艺术与美的真谛的痛苦过程,实际上也是青年乔伊斯的人生与创作生涯从觉醒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的写照。乔伊斯其后的巨著《尤利西斯》与《芬尼根守灵夜》都可视为《青年艺术家画像》的续篇。
本书所收二十余幅原版插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插画家布赖恩·基奥(Brian Keogh)亲赴都柏林、科克访旧,重拾乔伊斯的童年印记——教堂、海滩、林荫道、公学——而作,是基奥最负盛名的作品,也由此与本书一道,成为乔伊斯这部传世经典的一部分。
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更新
为了确保能第一时间看到上海译文推送
点亮文末“🌸在看”
或进入公众号主页将上海译文设为“⭐️星标”
更多资讯,点击关注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