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氢能产业研究报告丨创业邦公众号新闻2023-08-25 00:08氢能作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一方面与可再生能源高效耦合,一方面助力传统行业实现深度脱碳,氢能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2023年8月22日,由创业邦主办的2023 DEMO WORLD企业开放式创新大会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举行,在新能源新变革专场,创业邦研究中心正式发布《2023中国氢能产业研究报告》。氢能产业发展概况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产氢国,预计2060年氢气产量有望突破1亿吨。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数据,2020年,我国氢气产量为3342万吨,自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后,氢能产业热度攀升,在2030年碳达峰愿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预期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5%;在2060年碳中和愿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0%,其中绿氢约为1亿吨。国家积极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最高奖励18.7亿元。2020年9月五部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应用推广。2021年8月,京津冀、上海、广东三大城市群示范区首批入选;2021年12月,河北、河南城市群第二批入选,至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应用推广形成“3+2”新格局。央企:氢能国家队加快投资建设氢能项目,推动氢能全产业链条发展。氢能产业链分析我国氢能产业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工艺,形成了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布局。制氢:目前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未来绿氢将成为主流。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氢气是灰氢和蓝氢,绿氢占比较低。未来,随着电力成本下降,以电解水制氢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将成为主流。储运氢:高温气态储氢为主,有机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等处于产业化前期。我国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氢能市场规模较小,且氢能示范应用主要围绕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地附近,因此多采用长管拖车运输,这也是当前较为成熟的运输方式。加氢: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加氢站358座,加氢站数量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在运加氢站245座。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加氢站数量47座,位居全国首位,山东、江苏分别以27座、26座位居全国第二、第三位。氢燃料电池:我国燃料电池及核心部件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基础材料及零部件依赖进口。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氢燃料电池领域,在氢燃料电池企业尚未大规模普及情况下,燃料电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应用:绿氢在甲醇、合成氨、炼化产品中低碳替代潜力大,助力化工行业实现碳中和。随着双碳政策和碳关税政策的实施,氢基绿色化工将成为产能转型的重要突破口。预计到2030年,化工行业中可再生氢应用量最多的是甲醇,其次是合成氨和炼化领域。投融资分析投融资趋势:中国氢能行业近两年迎来融资高峰。根据睿兽分析统计,截至2023年6月30日,国内氢能行业有240余家企业获得融资,涉及融资事件471件、融资金额284亿元,参与机构超过300家。2021年中国氢能行业一级市场融资事件数量91件,同比增长102.2%,融资金额86.2亿元,实现大幅度提升;2022年中国氢能行业融资事件71件,同比下降22.2%,融资金额119.3亿元,同比增长38.4%。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天使轮、A轮等早期阶段。根据睿兽分析统计,2018-2023H1中国氢能行业投资事件主要集中在早期阶段(种子轮、天使轮、A轮融资事件合计占比74.5%),成长期(B轮、C轮)事件占比20.0%,后期(D轮、E轮及之后、Pre-IPO)事件占比5.4%。地区分布:上海、江苏、北京领先,三地融资事件数量合计占比超五成。根据睿兽分析统计,2018-2023H1中国氢能行业融资事件遍布全国20余个省份,其中上海、江苏、北京三地领先,融资事件数量合计占比58.5%。 发展趋势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绿氢发展加速。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涵盖“制-储-运-加-用”的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但氢能相关技术、市场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量逐渐提升,绿氢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各行业降碳需求不断增加,绿氢产业发展进程加速。技术加速创新迭代。制氢端:碱性电解槽技术发展逐渐稳定,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是市场主流选择;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成本逐渐下降,未来市场机会待观察。储运端:短期内高压气态储氢仍是主要储存方式;有机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处于产业化前期。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等核心部件加速国产化替代。预计2025年氢能产业将进入爆发期。从2021年开始,氢能市场经历了市场培育、产品技术研发初期阶段;当前氢能进入项目示范应用、技术突破的关键期,技术不断创新迭代。行业普遍预计,2025年氢能产业将进入发展爆发期,2030年左右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下降、技术产业进步,政策及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氢能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市场规模。化工等行业有望成为绿氢落地应用的首要场景。目前,我国超过60%的氢气用于化工等工业领域,但氢气主要通过化石燃料制取,在碳中和目标下,化工、钢铁和重型运输行业存在绿氢替代灰氢的减碳空间,在交通、电力、建筑等领域尚未规模化发展阶段,化工和炼化领域有望成为绿氢规模化应用的首要场景,带动绿氢产业链规模发展和降本。更多创新洞察与案例详情,请关注创业邦公众号,后台回复“氢能”,免费(限时两天)下载《2023中国氢能产业研究报告》报告,或在睿兽分析官网搜索下载。更多精彩报告内容,欢迎登录睿兽分析查看,涵盖AIGC、大企业创新、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热门赛道👇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