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大岛,迎来史上最严考验
文|凯风
航班全部取消,铁路一律停售,部分航班中途折返,旅客就地安置……
8月初,中国第二大岛突遭奥密克戎变异株袭击,三亚、海口、儋州、琼海、万宁等先后实施静态管理,直面2020年以来最严峻的疫情考验。
01
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海南是第二大岛。
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海南地处南端,向北通过琼州海峡与广东湛江隔海相望,向南坐拥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三沙市。
海南到广东最近虽然不到20海里,但出于经济效益与建设风险的考虑,迄今仍未有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贯通,想要出岛,只能借助航班或轮渡。(参阅《超过港珠澳大桥!中国最长的跨海大通道来了》)
海南是颇负盛名的国际旅游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人员流动之频密,无疑加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
三亚又是海南最大的旅游重镇:游客接待量占全省的1/4强,而旅游总收入超过了一半。
2021年,海南接待接待国内外游客8100.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84.34亿元。其中,三亚接待过夜游客21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高达747亿元。
要知道,整个海南岛只有1000多万常住人口,而三亚更是只有100来万人。每月的旅客接待量超过了100万人次,高峰时期超过200万人次,旅游业之发达可见一斑。
根据《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分析,海南虽然全岛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热带北缘,唯有三亚横跨北纬18度这一世界公认的度假胜地“黄金纬度”,是全国少有的具有典型热带风光的旅游胜地。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旅游业发达,外地游客众多,在疫情时代反而成了新的风险因素:
三亚一旦成为疫情中心,向岛内外溢和省外扩散的风险就远远超过一般城市。
更关键的是,三亚是海南旅游的支柱。
一旦三亚因为疫情而严重受损,整个海南岛的经济不可避免备受冲击。
这也是海南不得不采取最严封控手段的原因所在。
02
这5个省,GDP为何负增长?
事实上,在这轮疫情到来之前,海南经济就已面临巨大压力。
今年二季度,全国共有5个省份GDP负增长。
除了一度处于疫情“震中”的上海、吉林之外,北京、江苏、海南三省也遭遇罕见的经济下滑。(参阅《增量第一!这个省,重回高光时刻》)
不过,今年上半年,海南并未遭受疫情直接冲击,为何GDP也顶不住了?
疫情有直接冲击与间接冲击之别。处于疫情中心的城市自然首当其冲,但依赖于全国人口大流动的产业同样会被波及。(参阅《负增长!中国经济第一大市,首次易主》)
海南岛是国际旅游岛,旅游业是其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而旅游业的兴衰与否,与全国疫情形势高度相关。
上半年,多省出现本土案例,全国人员大流动遇阻,跨省乃至跨市出行都变得困难重重,旅游业和餐饮业双双负增长。
旅游业的影响,直接体现在消费上。
数据显示,二季度海南消费同比下降15.2%,下降幅度比全国大10.6个百分点。
海南的消费,70%都是由离岛免税销售构成的,而离岛免税的消费主力,正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而主力中的主力,更是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居民。
所以,海南虽未遭遇疫情直接冲击,但上海、北京、深圳的疫情冲击波,不可避免蔓延到了海南。
这一波奥密克戎的直接冲击,更会加剧海南经济复苏的难度。
目前,疫情已从三亚蔓延到海口、儋州、东方、万宁、陵水等县市,对海南旅游业的冲击已从三亚一市影响到整个省份。
三亚这一波航班中途折返、旅客就地安置、酒店半价自费的操作,虽然不乏现实必要性,但势必让原本就孱弱不堪的旅游业复苏就此搁浅,也势必影响到当地的旅游形象。
毕竟,谁也承受不起为了几天的旅游,反而被隔离一周乃至更长时间的代价。
03
失去旅游业,经济怎么办?
旅游业折戟,海南经济怎么办?
如果放在几年前,偌大的海南岛只有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两大主导产业,疫情冲击的影响可能是致命的。
如今,海南获得了自贸港的加持,成为全国战略倾斜力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旅游业的冲击虽然巨大,但未必不能消化。
事实上,从2018年开始,海南就以壮士断腕的态度去除了对最大支柱产业——房地产的依赖,但经济非但没有下滑,反而增速多次领跑全国。
这背后正是自贸港的红利强力对冲的结果。
在自贸港政策的加持之下,海南布局了跨越海陆空的“3+1”主导产业:
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数据显示,2021年,海南“3+1”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比高达70%,其中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1%,旅游业对全省 GDP 的综合贡献率 33.89%,而全国仅为4%左右。
与此同时,海南对房地产的依赖逐步下降。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从最高点的40%下降到21.3%,虽然仍位居全国之首,但已大幅下滑。
房地产投资退潮,但借助自贸港政策,产业投资、基建投资迅速完成了补位,外贸进出口更是狂飙突进,从而成为稳经济的中坚力量。
就在今年上半年,海南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2.1%,但产业投资、基建投资分别增长13.8%、15.6%,进出口同比增长56.0%,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
随着自贸港政策的推进,产业及基建投资、外贸进出口的拉动效应还会逐步体现。
04
自贸港的天花板有多高?
海南的天花板有多高?
海南虽然是中国第二大岛,但其GDP总量却排在全国倒数第4,仅高于西藏青海宁夏等西部省份,不及沿海地区的普通地级市。
2021年,海南全省GDP总量为6475.2亿元,不到邻省省会广州的1/4,仅与江苏扬州、浙江绍兴、山东潍坊等地相当。
回顾历史,海南虽然一直不乏国家战略惠及,但也走了不少弯路。
1988年,海南脱离广东管辖建省,同时设立经济特区,这是我国继深圳、汕头、珠海、厦门之后的第5个经济特区。
这是海南的第一次飞跃。
但由于过度依赖房地产,最终在1990年代遭遇了史上首次最大的房地产泡沫,最终留下了“天涯海角烂尾楼”的传说。
2010年,海南获批国际旅游岛,这是第二次飞跃,自此旅游业成为海南的重要支柱产业。
第三次跨越则是在建省30周年之际,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被列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等重要的国家战略。
随后,海南又进一步被赋予打造自由贸易港的重任,“第二个香港”呼之欲出的说法不绝于耳。(参阅《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
海南自贸港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其在内地首次被赋予了“零关税、低税率、封关运作、贸易自由、人员流动自由”等探索重任。
这与香港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对标。
虽然海南在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上与香港差距巨大,但在“购物天堂”和“零关税”上,则有了一争主力。
根据时间表,2025年海南将会封关运作,届时整个海南岛将会变成一个零关税的自由贸易港。
这些政策,将会助力海南从纯粹的旅游岛,变成了一个集金融、贸易、旅游、先进农业、高技术产业为一体的投资旺地。
越过疫情的山丘,海南的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END-
国民经略主笔 凯风 作品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品,可点击图片查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