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香港身份,有多少人后悔了?
看点 通关以后,香港的高才、优才、专才政策,大方地向内地开放人才通道,也吸引了一大批有娃家庭。但是一波热度过后,家长们也需要冷静思考几个问题:申请香港身份只是第一步,对于此后在港生活的成本,以及和内地截然不同的教育、工作环境,大家真的已经准备好了吗?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MiKi粥(ID: mikizhou520)
文丨mikizhou 编丨Luna
在我离京满世界闲晃的一个月里,香港传来了新消息。
其中劳工及福利局发布的2023年一组数据震撼了不少人——
年收入250万的土豪扎堆高才;
小富即安的中产忙着算优才积分;
专才不够格的研究读硕,创造机会也想要拼一拼……
表格整理自@银河集团 / 制图@真叫卢俊
尤其是对优才的申请者,资料可以提供电子版,还取消了面试环节,申请审批从过去的9-12个月,缩到了现在的5个月(最顺利的情况下);
续签条件也做了调整,从原来首次获批拿2年临时身份证,到期后续签的2+3+3模式,改成了首次获批即3年身份,用3+3+2模式得到香港永居。
坦白说,这样流畅的操作让我一个参加了今年北京幼升小的妈感慨万千啊……
专才也不输,今年5月份人才清单很友好地更新了一把,原来13项细分了9个行业51个专业,增加了医疗服务的13个职业,以及城市规划和建造师等等。
任何行业符合要求都可以申请,且取消了雇佣本地雇员的要求,最快审批的一个朋友,只用了50天。值得一提的是,专才申请也主要看文书,文书写得精彩,通过率97%。
但是,做了这一切的香港特首还觉得不够?7月公开表示高才要降门槛,申请人未必全球百强大学毕业。
很疯狂。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香港身份业务下沉到了地铁站。
在港生活,优势与烦恼并存
香港抢人的政策会不会收紧?我个人觉得,短期不会。
这主要是人口生育率下滑已是持续的全球问题。
香港出生率过去三年掉了三分之一,想靠刺激本地人多生小孩,来维持高速发展基本不可能。只能从港外疯狂卷人,卷那些有生产能力、生娃实力的中青年。
因为各种岗位都面临严重缺人。这会造成什么后果?
国泰航空空乘侮辱内地乘客,但老板一开始却不敢轻易开人……因为十个岗位中原本就有一个空缺,开掉了谁来干活?
新加坡常年搞人才战略,原因也是一样,工作没人做。所以40%甚至更多小孩有机会进国大和南大等世界名校,就是给本国培养接班人。
抢人是大势所趋,只不过香港步子更大更刺激。这也没什么不对,抢资源还保持含蓄,多半要被其他地方抢了先机。
但对赴港热潮下的申请人来说,是不是真的保持冷静,做了正确的选择?
不一定。
首先,为了小孩读书要提前做好功课,不然拿到身份也占不到优势。
之前有个妈妈为小孩读书早早拿到了香港身份,觉得DSE比高考容易,随便学学就好了也不用太鸡血。
原本家长心态就松弛,结果又遇到了疫情上了三年网课,屋漏连夜雨小孩的成绩能好吗?最后香港大考基本分都没有过。
港八大读不了(港大本地生学费4万多),出国的费用陡升,家庭经历了三年的风吹雨打经济条件也不好,考虑内地读书。
但在香港读书的小孩未来还想回港就业,这个选择就非常不匹配了。
其次,香港的生活成本其实挺高。
前一段时间朋友为了小孩读书拿到了身份,开始找学校尴尬了。刚出炉的临时身份申请不了目标学校,人家要求身份证获得年长;申请国际学校,发现有宿舍的没有几家…
住不了学校只能校外找住处,一套小公寓月租一万多块,爹妈还都是事业型没功夫陪读,问遍朋友得到的解决方案,是找个菲佣照顾生活起居…
国际学校学费一年20多万,生活成本也是20多万,算来算去还不如直接读美高英高。
而且,香港读书也很卷的。
还有,不少人申请香港身份,是因为特区护照拥有168个国家免签。
But不知道临时身份证只是北京工居而不是户口,7年转永居才能拿到特区护照,享受出行免签政策…
给大家泼冷水不是说香港不能去,当地医疗、教育和税收政策确实不错,但劝各位千万别头脑发热,决策要权衡利弊——
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