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闻爆成这样还想靠美貌翻身?做梦吧…公众号新闻2023-09-02 15:092023年8月,两则资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一则,是大英博物馆失窃丑闻,2000余件文物不知所踪;一则,是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短视频横空出世,没有任何流量明星与S级制作加持,立意与美感却惊得人目瞪口呆。网红夏天饰演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那盏中华缠枝薄胎玉壶。比美貌更让人动容的,是当她被男主误解身份并揶揄“从哪来回哪去”时回答“你要带我回中国吗”的惊喜神情。叔记得《文化苦旅》中有这样一段话:把世间文物统统拔离原生的土地,运到地球的另一端收藏展览,是文物和土地的双向失落、两败俱伤。我想,正因为我们身处风暴中央,正因为无数文物被锁在异乡,所以这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上线便可引燃全网。然而放眼望去,也不止有我们身处其中,搅动世界美学记录的大英博物馆,到底隐藏了多少精美、厚重、正在悲鸣的文化瑰宝?01千年生命,伤痕斑斑1900年6月22日,很特别的一天。一位名为王圆箓的道士偶然发现了莫高窟中的藏经洞。万卷唐经古物之多堪称奇观,没人想到7年以后,这场奇观会被英国人斯坦因以极少银元收入囊中。没错,斯坦因是连哄带骗。从此以后,上千经卷百幅绘画被锁进了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走廊尽头的重重铁门之后,那里便是普通中国人此生难进的“斯坦因密室”。余秋雨曾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但叔想,也不止莫高窟,那些无法归家的千年生命何罪之有?美得太震撼辉煌罢了。君不见商代双羊尊连体羊构造精巧奇特,雄健线条铸造刻饰出古老图腾如龙面饕餮纹、麟纹,扑面而来原始拙朴、狞厉神秘、庄严肃穆的时代美感。现世仅存2件君不见明代龙纹琉璃苍劲磅礴,四龙方向不同蕴含着古代阴阳哲学,翻飞于莲花牡丹之间。数百年过去山西法华彩依旧艳丽鲜亮,宽2.4米的实物更是让人凑近忍不住屏息惊叹。君不见各朝各代的瓷器按颜色分类形成极大的视觉冲击。唐代奢华、宋代清雅、元代恢宏、清代繁复…恍惚间误让人以为仍在故土。另有《永乐大典》、让乾隆喜爱到足足敲下37个章的《女史箴图》、牙雕玉器…稀世珍品叫人应接不暇,视之有多精美震撼,内心便有多少伤痛遗憾,毕竟这些飘零至今的稀世珍品,连应有的敬重与珍视都没有得到。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10余件珍宝文物失窃。每个展柜被挤得满满当当,文物如摆摊般堆在一起,在这里它们有的连属于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只有孤零零的编号;太多裸展展品甚至可以直接接触。壁画裸露在外日益黯淡,三彩罗汉像就这么被人胡乱地拍。由于对中国绘画审美与绢本画底料一窍不通,大英博物馆用仅存的东方绘画知识,按日本屏风修复方式对待《女史箴图》,硬生生将国宝切开,使其掉粉开裂难以恢复。回头再看《逃出大英博物馆》短剧,无论是玉壶惊讶这么大的柜子只睡两人,还是出场是脸上脏兮兮的,细节上对现实的隐喻一目了然。2万3千件中国文物,记录着先人的智慧信仰与审美,怀揣着炙热的历史温度,身不由己,伤痕斑斑,沉默地回望着故土。02远方文明,相顾无言叔刚讲说,我们身在其中。但又何止我们呢?那些怀揣着如潮宝藏的文明古国们无一例外地被裹挟被收割,文化瑰宝从璀璨耀眼变荒芜正是那段寒冷乱世给所有人留下的深刻伤痕。譬如,百年前的希腊曾在战火中失去了象征着古希腊文明与审美的帕特农神庙。当英国人埃尔金以抢救濒危神庙雕像为由,一铁锹野蛮地铲在其断壁残垣上时,古老民族的伤口就已经流血了。那些在地中海柔和光线下被细腻雕刻,彰显着古典主义美学家温克尔曼口中“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审美特征的雕刻作品,最终辗转入驻大英博物馆。残缺的帕特农神庙雕像于是悲剧又变成闹剧。因为无知,因为自以为是,大英博物馆错误地认为希腊雕塑应以白色为美,开启了几场破坏力极大的清洗工作:我们要把棕色的潘泰列克大理石洗成白色。《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写到,当时的工作人员用刮刀、凿子、铜丝刷和强烈化学品清洗大理石表面,使其外观变得白且平滑像剥了皮一样,再难复原。而丑闻传出后,博物馆第一时间的补救措施竟然是把它们染回棕色,在希腊人愤怒的呼吁下依旧选择拒不归还文物,回想当初那个拯救濒危雕像的目的,真宛如一场玩笑话。再譬如,比中国文物数量更为庞杂的,有埃及馆中的古埃及文物。以肃穆秩序为审美精髓的雕塑、壁画、黄金饰品等等有7w余件,凌厉线条切割以无与伦比的美征服着所有人,将偌大的场馆与千年前时光相连,让人难回过神。象征着埃及文明的罗塞塔石碑就在最显眼的位置。其上刻着古埃及象形文、古埃及草书以及古希腊文,以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充当解读失传千余年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但这美好的一切起源于埃及的至暗时刻,英法争夺埃及主权付出的代价是古埃及被洗劫一空。属于古埃及的7万多件极其珍贵的文物转头就被视为“英国私有财产”流入大英博物馆。罗塞塔石碑曾被偷偷运回法国,半路也被英国人发现占为己有,如今埃及人自己开的博物馆,也只能摆放赝品一件。也不止是它们,像印度的“光之山”钻石,非洲的古贝宁王国青铜器…大英博物馆800余万件文物,99%都不对外展示堆在储藏室积灰。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永远不知道大英到底还有多少文物,收集埋葬过多少美,隐藏藏了多少秘密。而那些本应在传承文化的文物们,飘零千里后仅化成了夯实大英博物馆名声的一部分,在嘈杂喧嚣里等待着回归故土的信息,又在等待里捱过月月年年。03文明热力,薪火相传随着大英博物馆失窃丑闻摆上台面,是时候收起对其显赫名声的仰望目光,去聊聊什么是真正的文明热力与薪火相传了。什么是文明的热力?是骨血中不可磨灭的信仰与坚韧撑起脊梁,即便面对无数次的否定与伤害仍然因身为某个文明的后代而胸怀如注的热血,以无限热忱凛然前行。是曾被欺凌的民族与家国再次起身反抗,在脆弱中坚韧,在坚韧中成长,在成长中再次绽放明亮光芒。是希腊的喊话,是尼日利亚的喊话,是埃塞尔比亚的喊话,是那句“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化,我们不会乞求西方归还掠夺的文物,也绝不会以花费巨资的方式买回”的不卑不亢。什么是薪火相传?是人人参与并热泪盈眶,从播放量近千万的《逃出大英博物馆》短视频爆火,到敦煌文物拟人后跨越万里归家的《敦煌遗书》,每个普通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发出呼声。也是文化精神连绵不绝,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加的非遗博主以年为计只为创作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优质视频,女孩九月拜师学习失传已久的千年非遗打铁花…涓滴细流逐渐汇成湖海,让文明的薪火在新的时代以新方式燃得更旺。再回头看,灿烂耀眼的文物们是世界的遗产也是人类的宝藏,文化与审美从来都不该被独占,成为自私的命题。而大英博物馆的美与文化召力,也早该还给所有人,那从来不是独属于大英的荣光。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