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套路贷”的竟往往是中产家庭孩子,背后原因父母一定要警觉...
因为身边有人借过校园贷、并长时间深陷泥潭,所以我一直密切关注着“校园贷鼻祖”趣店老板罗敏的直播间。
在直播间里,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作者供图
在经历了新媒体舆论口诛笔伐、合作明星的终止声明后,罗老板的直播间也从单场收入2个亿变成了0。
👆作者供图
校园贷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作为家长,相信大多数父母也和我一样,对它曾经造成的一桩桩悲剧痛心疾首:
2016年3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旭因为网络借贷60多万无力偿还,跳楼自杀;
2017年4月,厦门华夏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因陷“校园贷”,在泉州一宾馆自杀;
2017年9月,21岁的陕西大二学生朱毓迪贷款20多万,跳江自杀;
2019年8月,刚刚大学毕业的男孩小许,在南京一酒店坠亡。
······
校园贷的可恶之处不仅仅是超高的利息,还在于野蛮扩张的不择手段和毫无下限。裸照威胁、人身攻击、疯狂追债,哪一样都是大学生无法独自对抗的。
所以校园贷的最终结局往往是借贷人走投无路,父母出手,承担高额利息。
不过关于校园贷,我发现身边不少家长朋友都有一个认识误区:
觉得大学生们之所以被校园贷套路,都是因为他们自己太虚荣、太物质!
我身边大部分朋友都“天真”地认为:只要从小管控孩子的虚荣心和物质欲望,长大后就能避免他们落入类似的陷阱。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并研究校园贷各种套路很久的妈妈,我负责地告诉大家:
真相绝非如此简单!
那些曾深陷校园贷的年轻人,并不能单一归因于追逐享受。
而如果你希望孩子未来避开类似陷阱,对孩子的金钱教育,也绝不能只谈金钱,还要大胆地多谈信息和人性。
校园贷不只是虚荣指标,
更是轻信指标
2017年,南京某高校40多名大学生帮一个冯同学借“校园贷”,自己却背上了百万债务。
👆作者供图
说起被骗的原由,这些学生们单纯得让觉得不可思议:
“他希望我们帮他去借一些钱。借了钱之后,还是由他(冯)来还。我们也没多做考虑,就帮他去借了。”
仅仅是一个口头承诺,就让这些大学生们心甘情愿地贡献出自己所有的重要证件和信息。
这个新闻背后暴露出我们社会的一个现实:
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尽管年龄上看是成年人,社会经验上却还是个“孩子”。
在接受了多年书本知识灌输和正向价值观教育后,初步成人的他们倾向于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但又因为多年校园和父母的精心庇护下,他们缺少在真实社会中的历练,也往往低估人心的险恶。
因此哪怕面对“不太合理的帮忙请求”,大学生们也往往缺少防备之心,甚至会不好意思拒绝。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mangpor2004
还有另一个新闻里被广泛报道过的例子:
一个大学生在食堂吃饭时,被陌生人请求帮忙,说只要注册某个贷款平台就能得到100元返利。于是这个学生拿出了身份证,拍照、人脸认证一一照做。
结果个人信息被泄露,毕业后还有人用他的信息贷款。不明所以的他还被金融机构催款,骚扰电话还多次打给了他的亲朋好友以及并不熟的通讯录联系人。
最终他选择报警后才息事宁人,但泄露的信息再也收不回来了。
在谈及为什么借校园贷时,绝大部分学生的理由有两个:
第一,得到钱很容易,无抵押无担保,注册就能拿到钱(这点在其它正规金融平台是很难实现的);
第二,分期还钱的压力比较小,他们没想过自己会还不了钱。
第二点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它恰恰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
大部分借款的学生想的都是自己应该有能力按时还钱,而不是这个消费超出了我的能力。
然而现实却是,从借到第一笔钱时他们就已经陷入了一个很难踏出的陷阱里。
这些大学生一方面高估了自己的自律能力,一旦拿到了一次容易的钱,就倾向于遇到问题,都用类似方法借贷来解决;而另一方面,他们还容易低估需要偿还的金额。
许多人会轻信推广文字中标出来的“低利息”,并不会实际计算一下利率真正是多少,每月究竟需要拿出多少钱来还。
从借1次到借10次,从小金额到大额,借着借着就发现还款金额超出了可承受的范围。直到被利滚利追到连饭钱都没有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陷入了高利贷中。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panitan
2017年公安部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借校园贷主要是为了日常开支、买学习资料或必需的又较为昂贵的东西。
比如毕业设计要用ipad、面试要用的西服等,真正为了虚荣买奢侈品或打游戏充值的少之又少。
另外,很多借贷的孩子并非经济窘迫,其实有相当多孩子的家庭状况都还不错。从后续他们的父母可以帮助顺利还款来看,相当多孩子恰恰来自于中产家庭和小康之家。
👆作者供图
所以,别再以为校园贷和我们无关,也别以为只有虚荣、高物欲的孩子才会上当。
我们的孩子如果现在不被赋予足够的经验和用钱的智慧,未来也可能被改头换面的类似陷阱欺骗。
7岁孩子,
就该学习怎么花钱了
曾经在网站上看到有父母问:“该给孩子零花钱吗?”
我认为零花钱不仅应该给,还应该秉持着开放包容、诚信友善的心态给。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档节目中提及如何给孩子零花钱:
“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太早,就是在孩子还没有金钱或数字概念的时候,就让孩子有了钱,他们很可能会被骗或丢钱,父母给钱也没有意义。
所以给孩子零花钱应该有两个底线:年龄底线和金额底线。
什么是适合的年龄呢?
我的建议是,7岁开始固定给孩子零花钱。
剑桥大学的两位博士在一份研究中发现,7岁孩子就已经养成了基本的财务行为。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如何看待钱、如何花钱,在7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形成了某种心智模式。
这个也不难理解。
7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丰富的购物、消费经验,有能力对钱有了足够完整的体验和了解。而且,7岁时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在钱上面有了更多需求,比如放学后买个作业本、零食,或者跟同学一起买东西来社交。
这时候,孩子们的世界已经不局限于家庭了,开销的项目也多了起来,父母就应该把“零花钱”作为一项家庭固定支出,定期给孩子一些可以自己支配的钱。
不过,想让孩子未来不做韭菜,光给零花钱是不够的,还要教孩子怎么用好零花钱。
在消费中做金钱教育,
孩子不做校园贷韭菜
6-8岁:
关键点:花钱的同时,体验储蓄和挣钱
这时候很多孩子有零花钱了,我的做法是给孩子准备两个盒子。孩子收到的钱我教他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不同盒子里,一个用来消费一个用来储蓄。
等储蓄盒快满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去银行直接开设一个账户,并直接在银行的大厅里,一起观察形形色色的储户,并给孩子解释各种概念:什么是储蓄,什么存钱,什么叫利息,什么是复利。
同时还可以教孩子怎么赚钱:比如收集家中塑料瓶和硬纸箱的工作不要由老人完成,而交给孩子。
每次卖废品得到的收入可以给孩子当零花钱——让他们对于劳动到钱的过程,有更切身的感受。
9-12岁
关键点:对钱进行思考,了解社会现象
这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思考能力,也开始接触各种媒体和新闻了。
当新闻中涉及到钱相关的信息时,无论是好的“比如买彩票中奖”,还是坏的比如“小学生巨额打赏主播”,都可以拿来作为谈资,和孩子讨论。
在真实的社会场景,可以让孩子直观看到那些看似荒谬的新闻是如何发生的,一个个看似“愚蠢”的决策是如何被做出的,以及种种和钱相关的复杂因素是如何彼此联系和影响的。
这阶段还应该让孩子更多参与家庭的消费决策中去。
带孩子一起看价签,比较价格、重量、品牌,讨论买哪一个更合适。教孩子学会取舍,学会区分“我想要”和“我需要”的区别,也让他们理解父母在消费决策时的种种考虑。
13-15岁
关键点:对钱做出规划
这个时候的孩子已步入青春期。这时候与其说教,不如让他们在亲身行动中学习。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给孩子开设支付宝账户或微信账户,鼓励他们相对独立规划钱的用途。而电子支付可以自动对钱的流向做出记录。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策划一场自己的活动,比如生日会,或者和朋友们一起看电影后在外聚餐,应该给孩子一定自由度,决定买什么、不买什么以及活动流程。
当花费与预算冲突时,家长再提供帮助。孩子会在实际场景中,学会规划、优先级排序,和放弃那些不重要的需求。
16岁以上
了解信用卡和贷款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几乎是成年人了,拥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但另一方面社会经验还严重不足。
这时最好的方法是父母分享所掌握的信息,但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聊聊新闻时事,特别可以探讨一下当下比较流行的与钱有关的概念:比如虚拟币、股票、基金、债券、贷款等。
这个时候,很多话题可能连家长自己都不太懂了。
比如NFT是什么,到底是未来趋势和割韭菜概念...
不要担心孩子和家长的观点不同,只要一个观点被拿出来撞击和探讨,在现实中碰到了,反而会有免疫力,处理起来更谨慎。
父母还可以给孩子申请一张小额度的信用卡副卡,既能让孩子有用钱的自由,也能进一步了解信用卡的使用规则,知道怎么计算利息,养成定期还款、有限度消费的习惯,为进入大学做好准备。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曾说:“如果你不能教孩子金钱的知识,那么将来就有其他人取代你,比如债主、警方、甚至是骗子。让这些人来替你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恐怕你跟你的孩子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智能手机和数字支付的普及,让孩子们拥有金钱和支付的门槛都大大降低了,而各种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却增加了。
我们嫌金钱教育太早,但心怀不轨的人却从来不会嫌“韭菜”太小。
金钱教育,势在必行。
编辑丨果仁妈 排版丨康康
题图丨图虫创意:mangpor2004
被割了半辈子韭菜,痛定思痛,娃的财商教育现在就开始 让孩子体验到“有钱真好、花钱真爽”,是财商启蒙的第一步 震怒!5万恶魔围猎幼女被曝光,他们屡屡得手的“秘籍”,更让人后背发凉 去水上乐园后染上妇科病,还能安心带孩子去玩水吗?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