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过上海的工人新村能变这样
如何看到更完整的上海
这是这些年我在上海生活经常想到的一个问题
搜索视频网站,很多纪录片镜头里的上海,离不开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海派小资、梧桐树下......
但其实,真正在上海生活,你会发现这座繁华城市的背后
还有一部分真实空间,是被工人新村撑起来的
我查了点资料,发现1949年到1978年的30年间
上海新增住房面积1756万平,其中工人新村就有1139万平,大约占三分之二
这个数字,比各位熟悉的石库门里弄建筑,要多得多
商品房之前,它几乎是上海最主力的居住形式
仅上世纪50年代,从试点曹杨新村开始,上海就建了200多个工人新村
1952年曹杨新村旧貌@美好曹杨
如今的工人新村,年龄基本都超过了半个世纪
成了大批量的老破小,几经迭代下甚至变了模样
但依然是上海平凡生活最真实的一个切面
今天,城市高速发展下,这些工人新村变成了什么样子
又能否跟得上现代人的住房需求
出于好奇,我用了一天时间,拍下了几个上海典型工人新村的真实现状
结果,竟然有些意想不到
01
只有2层的工人新村,现在越来越高了
早期的工人新村,其实只有两层
网上能查到的照片更多是颗粒噪点明显的黑白色
比如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1952年建成的曹杨新村(今曹杨一村)
首批楼房48幢,前后楼距13米,共167个单元,可容纳1002户人家
建筑总高仅有6米,分了上下两层
这组数字,放到今天属于低矮建筑了,而且用的还是传统的砖木结构
但比起那会儿滚地龙的棚户区,工人新村几乎算得上豪宅了
当年这样的楼房只有劳模、先进才住得进去
不过曹杨一村之后,这种两层楼模式就越建越高了
此后30年间,整个板块不断扩建,曹杨二村到八村基本都在4-6层
已经建好的楼栋,则通过加层的方式往上续建
1962年后,最早的曹杨一村也开始了续建,高度不断抬升
近些年,上海老旧小区的更新仍在持续
踩盘当天,我在曹杨新村分别拍下了一村、二村、七村、八村的现状
已经完全看不到最初的两层楼建筑了
一村如今也只保留了修缮过的3层楼建筑
同一天内,我还实地看了上海彭三小区、微山新村、鞍山新村等不同小区
都不再是2层楼,如今建筑以5-8层居多,且外立面基本被刷新过
除了高度、立面的变化,这些年工人新村的室内空间也不断翻新
当年住进去的先进工人家庭,如今都变成了三代同堂,甚至更多
空间早就不够几代人共居了
于是,从2008年开始,曹杨新村街道就陆续启动了旧住房成套改造
尤其在曹杨一村,设计师在原本的“凹”字型建筑上,在北凹面处释放了2.65米的空间
用来做独立厨卫,每户能新增8平米左右
不过虽然大量改造,但今天我走进这些工人新村
仍能看到很多关于历史的印记和建筑记忆
比如曹杨一村大门的五角星,就延续了1952年的经典元素
还有整个南立面的原貌保护、山墙上的镂空回纹设计
都是原样修缮下来的
甚至为了还原当年的红色屋顶,还从黄浦、浦东等旧改基地回收了很多老瓦,重新铺到屋顶上
还有由长白一村改造而来的长白228街坊,今年4月重新开业
作为历史风貌保护建筑,是目前全上海最后一处完整保护的2层楼工人新村
内部还设计了各种回忆杀,比如供销社的小卖部打卡点、以两万户命名的商铺等等
可见改造之余,上海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的保护这种工业时代的建筑风貌
02
当然,高度的变化,也让工人新村有了更多的公共空间
这是现代社区最为注重的部分
但从前在工人新村中很少具备这个概念
城市发展至今,我们说的居住空间已经不单指室内了,室外空间的打造也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
近几年的工人新村改造中,关于公共空间的思考也越来越多
比如建于1958年的彭浦新村,最早是为各种机电厂建设的工人新村
曾经的彭浦夜市也非常有名,闻喜路上的炸串、烧烤吸引了不少食客
但小摊贩的大量聚集,也严重影响了社区内外的公共居住环境
于是这几年,彭浦新村陆续启动改造
其中,2021年开工的彭一小区,据说是全市非成套拆除重建改造项目中,体量最大、户数最多、改造难度最高的一个
实地踩盘当天,小区内部仍在施工
但可以先给各位看下官方的改造方案
彭一小区规划效果图 @幸福彭浦
未来小区内的样貌,将和从前大不一样,显而易见的就是各种公共空间的规划
除了社区文化、体育、生活服务等中心配套,小区里还有陈列馆、商业和各种绿化、休闲空间,俨然是按照现代街区的样子来打造的
和其他工人新村一样,彭一小区的改造也考虑到了老年群体的需求
设置了老年人助餐点、日间照料等场所
虽然目前还是一片工地,但期待感还是很高的
因为这些,在街对面的彭三小区,基本可以看到真实呈现后的样子,甚至标准要更高
2022年改造完的彭三小区,如今居民已经回搬,进入了全新的日常生活
今天的彭三小区,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大量的公共空间
而且公共配套的级别,也是真的高
小区大门口的静安区图书馆暂且不论,内部的公共设施,有些也达到了示范级
上午十一点,很多老人在社区食堂吃饭
这个社区食堂,被列为“健康食堂试点创建单位”
包括这样的无障碍坡道
居民区内有10条,充分解决老年人行动不便、出行困难的问题
地面停车位的规划也很合理,尽量让更多车辆停在地下车库
我在小区转悠了半小时,发现老人们基本不用注意躲避车辆
所以去年,彭三小区也被上海评为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而建于80年代的微山新村,早期是为上海溶剂厂工人建造的
本身小区空间就不是很充足
但也通过微更新的方式,巧妙设计了一些公共空间
比如这样的健身角,就是我在小区里无意看到的
给人一种新老时空相遇的碰撞感
对于工人新村来说,建筑的老旧其实在所难免
但通过这种改造更新的方式,也可以实现生活上的更高追求,让老建筑及时跟上时代
03
不过,我最没想到的是,竟然会有这么潮的工人新村
工人新村的老旧和焕新,说白了都是城市发展的必然
但这次踩盘我最意外的,其实是很多工人新村都在尝试下一阶段:
打造潮流生活方式
第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曹杨新村
在板块内走了一遭,直接刷新了我的认知
各位,你敢相信,一个最老的工人新村里,竟然能看到现代社会最先进的数字化智慧生活方式吗
哪怕现代社区,似乎也很少见过这样的电子地图
整个居民区,配置了什么设备一目了然
甚至按照不同功能、路程,分了居、学、养、业、游五大类,还可以跳转导航
我只用了三小时就把整个板块转了个七七八八,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这个电子地图
社区内的惊喜还不只一处
比如这样的一键叫车设备
就设置在社区食堂、医疗中心等附近
老年人吃完饭、拿完药,叫个车就能直接送到家了
而且整个15分钟生活圈内,一键叫车设备有13个,几乎覆盖了大部分生活场景
小区内还有充电桩、智能路灯、智能捕捉高空坠物的“曹杨眼”,以及制止垃圾不分类就乱丢的智能语音呼叫系统等等
不只硬配件,整个板块的生活方式,也在向数字化、潮流化贴近
今年5月邻里生活节期间,曹杨新村街道就与饿了么联手打造数字化生活街区
图源:新民晚报
不仅在线下开启数字集市,还把日常的生活场景——菜场,直接搬到了线上会场
原本只服务周围几百米住户的小菜场,辐射范围直接扩大到5公里
看到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曹杨新村是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样板了
这种年轻化的生活方式改造,也出现在了长白228街坊
目前整个工人新村被改造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社区文化商业综合体
不仅有社区食堂、文体中心等
还引入了国潮市集、露天音乐季、草坪露营、快闪书店等潮流艺术活动
下午六点,附近散步的居民很多
我走了一圈,发现也有各种新店开业,比如健身房、地方菜餐厅、儿童艺术中心等等
还有这样的保障型长租公寓
工作人员告诉我,这里生活环境变好了,房源很抢手,开业四个月已经租出去80%了
最后一站,也是一次气质很特别的改造:鞍山新村的NICE2035街区
在鞍山五村和公交新村之间,我惊喜的看到了这样的诗歌夜行道
晚上会有附近居民在这里散步
踩在一行行诗歌上,又是不一样的生活感受
还有创意涂鸦墙、环保主题的儿童剧、气候变暖主题的桌游以及各种环保研究的创业空间等等
这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改造项目,目的是打造充满创意的未来生活街区样本
对于工人新村来说,这样的街区还在生长中,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
但也为老旧小区带来了新的观感和可能性
04
一天时间,其实无法看到所有工人新村的全貌
但一天下来,也足够看到所有正在发生的变化
走在工人新村里,时不时会有种穿越的感觉
历史建筑的陈旧,集体生活的记忆,很直观的扑面而来
尤其作为老旧小区,几乎每个工人新村都很少看到年轻人
也许我路过的某位老人家,就是当年“一人住村、全厂光荣”的先进模范代表
如今老去的人群和建筑,背后不仅仅是居住形式上的变化
也意味着曾经的上海是如何一步步思考人与城市的关系
到今天,这种思考,依然是上海面对城市更新的一个基础逻辑
所以,无论建筑如何老去,这座城市的生活依然值得期待
以上正文,来自余奔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