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它们长得怪呀?有本事别吃人家!
提起牛,你脑子里蹦出来的形象是什么?黄牛?奶牛?
事实上,经过数千年驯化,由原牛驯化而来的“家牛”已经门丁兴旺,在世界各地的品种已有上千个,而且还在不断产生新品种。
按照培育方向,这些牛在产肉、产奶、拉车、耕地、皮革等功用上各有所长。除了大黄牛、黑白花奶牛、西班牙斗牛这些“大众脸”,还有不少骨骼清奇、样貌奇葩的怪杰。
苏格兰高地牛
长发遮脸“非主牛”
老网红了,网上俗称“非主牛”,别看长得新潮,它们可是发源于公元6世纪的古老牛种。
由于生活在气候寒凉的苏格兰,它们身披双层毛发:粗糙的外层长毛阻挡雨雪,柔顺的里层短毛保温隔热。这使它们十分耐寒,过冬只需简单的露天圈舍。厚毛大衣还使它们无需太多脂肪保暖,因此肉质较瘦,适合现代人口味。
让我仔细听听他们打的什么如意算盘
比利时蓝牛
天生健美冠军
家牛中的“猛男”,浑身肌肉虬结,似乎要爆裂一般,公牛体重可超过1.2吨。这身腱子肉是天生的,源于体内一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突变。
天生“翘臀”
它不仅能让肌肉成倍增加,还会干扰脂肪堆积,使肉质很瘦。当然这个品种并不是用基因技术改造出来的,是19世纪经自然杂交驯化得来,到当代才被科学家发现了那个突变基因。虽名为蓝牛,但只有部分个体是蓝灰色毛发,其余从白到黑都有。
娟姗牛
直角屁股产奶王
看着就很能产奶的样子
视频来源:YouTube
西方奶牛不一定是黑白花的,比如体色棕黄、身躯接近方形的娟姗牛(又称泽西牛)。它属于小型奶牛,整个泌乳期几乎能产出自己体重10倍的奶量。其牛奶中富含乳脂和蛋白质,很适合制作黄油、奶油。娟姗牛原产英国南部的泽西岛,当地政府为了保持品种纯正,从1763年起禁止其他品种的任何牛上岛。
视频来源:YouTube
荷兰白带牛
富贵“白腰带”
图源:livestockconservancy
身穿“白背心”的它们,堪称牛中“马来貘”。
马来貘:以前都说我撞色熊猫来着
17世纪,荷兰白带牛的祖先从奥地利、瑞士来到荷兰落脚,而后慢慢被培育成这副模样。在当时人们看来,“白条带”是财富与尊贵的象征,包括猪、兔子和鸡等其他家畜家禽,也有这种花色的品种。荷兰白带牛的奶脂肪少、易吸收,是品质极高的牛奶。不过,纯种牛在全世界只剩不到1000头了。
安科拉长角牛
长角能散热
牛魔王既视感
图源:wikipedia
这种长着一两米宽夸张大角的牛,常见于乌干达、肯尼亚和南苏丹等东非国家。由于当地气候炎热,它们身材瘦削、毛发稀疏,巨大的双角也能帮助散热。
在非洲老家,安科拉长角牛是“全村的希望”,是牧民最核心的财产,为他们提供不可或缺的牛奶、牛血、牛粪、牛尿(可戳非洲巨人的一天,从牛尿洗脸漱口开始)……后来这种牛还被引入北美,与其他牛种杂交培育出“安科拉-瓦图西牛”,主要用于展览。
尼罗人用牛尿漱口洗脸,擦拭身体,认为这样能预防蚊虫叮咬
图源:Dailymail
得克萨斯长角牛
牛仔的吉祥物
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州兽”,双角宽度可达3.23米。它们的祖先,可能是西班牙殖民者带入北美的第一批家牛。其中部分个体逃逸到野外,又重新被人驯养、杂交,培育成这副头大角长的模样。
得克萨斯长角牛体质强韧,适合放牧,是得州“牛仔文化”的象征。除了产肉产奶,它们还经常出现在斗牛表演、节庆游行等活动中。
英国长角牛
收起“刺刀”长得快
与前两种长角牛不同,英国长角牛的角,是向下向内生长。看似凶悍的它们,其实非常温顺友善。
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农学家罗伯特·贝克韦尔为让城市居民吃上便宜肉,将两种本地的牛杂交,培育出这种体型大、生长快的牛,风行一时。它们后来一度被性价比更高的品种替代,差点灭绝,好在如今已得到保护。
吉尔牛
印度神明“流浪牛”
肩头有“瘤子”,胸前有“垂皮”
图源:az-animal
都说印度人崇拜牛,其实在印度教文化中,牛也有“种姓制度”:黄牛、水牛都只被看作普通家畜,只有以吉尔牛为代表的瘤牛才算“神牛”。瘤牛在家牛中自成一派,它们肩头的“瘤子”是堆积的肌肉,脖颈和胸前的“垂皮”能有效帮助散热。
有数千年驯化史的吉尔牛,被印度教徒奉为神明,尤以全身白色者最受尊崇。它们不但在传统乡村享受供奉,也可以自由游荡在城市街头,并享有多种特权,比如可以随地大小便,也不必遵守交通规则……前几年,印度科学家还在吉尔牛的尿液中提取出了金离子。
被印度教徒奉为神明的特权牛
视频来源:YouTube
海克牛
只为祖先而活
这头牛“黑眼圈”有点重啊
图源:wikipedia
可能是用途最特殊的牛:不是用来吃肉、挤奶或耕地,而是用来“复活”已灭绝的家牛祖先——原牛。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兄弟,在欧洲各地搜寻具有原牛外表特征的家牛品种,希望通过反复杂交、选育,反向复原出纯正的原牛血统。
霸气侧颜
图源:wikipedia
遗憾的是,海克兄弟的目标并未实现。直到今天,海克牛还是长不到原牛的庞大体型,身体各部位的比例也不同于原牛,甚至毛色都不稳定。不过它们倒也能够野外生存,无需照料就能在欧洲北部过冬。
秦川牛
中国黄牛党代表
被誉为“中国五大良种黄牛”之首,从名字就知道它来自陕西关中。这里是我国最早推广牛耕、最早引入苜蓿饲料的地区之一,培育出的耕牛也是高大强健、肌肉发达并且温顺耐劳,能胜任繁重的劳作。
尽管其培育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唐代,但“秦川牛”这个品种名称,是1944年才提出的。由于现代耕牛需求减少,大多数秦川牛都作为肉牛养殖,把一身肌肉献给了餐桌。
荷斯坦牛
“黑白花”一统天下
最经典的“黑白花奶牛”。它们是产奶量最高的奶牛品种,每头母牛年产奶量可超过10吨。它们也因此成为饲养最广的家牛,在150多个国家都有饲养。由于各国对荷斯坦牛的选育方向不同,还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乳用型、以荷兰为代表的欧洲乳肉兼用型两大类品系。
诺曼底牛
奶肉“熊猫牛”
毛色多为白底红斑或白底黑斑,眼睛周围自带一圈深色“眼影”,简直就是“熊猫牛”。诺曼底牛产的奶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较高,是制作法国奶酪的绝佳材料。它们的祖先在公元9~10世纪,由维京人带到法国诺曼底,经过上千年繁育才成为现在的样子。
深色“眼影”放大眼睛?
看完了它们,告诉我谁的长相最让你“哇哦”?
撰文 | 胡杨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图标来源:icons8
微信编辑 | 未末
本文原载于《博物》杂志2021年1月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