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发烂发臭,郭敬明都成行业标杆了?明星2023-09-11 21:09郭敬明换皮“顾晓声”执导的《云之羽》都看了吗?此剧与以往的郭氏出品一脉相承,都是剧情歪七扭八,阵容吆五喝六,内核颠三倒四,倒是讨论度有一无二。然我还观察到另一个神奇现象——从2013年《小时代》一边倒被喝倒彩,到今天有人竟开始正儿八经期待他的作品。郭敬明俨然已经从制造烂片的“跨界之耻”,转而变成了一张内娱活招牌。是郭敬明真的进步了?今年,正好是郭敬明出道当导演的第十个年头。聊聊,是郭敬明变了,还是我们变了?首先得承认,随着十年移转,加之某些发烂发臭的同行衬托,郭氏曾饱受争议的人格如今似成了“优点”。比如他的一体两面的自卑和自负。双子座,AB型,因为对他人评价很敏感,他曾把别人的评价一字一句记录下来,为了自我警醒,也为有朝一日证明自己。所以有个事实不可否认,郭敬明总在持续性努力,而且精力骇人。当作家时,他会大量阅读社会心理学类书籍,以了解读者。初次当导演,为了不露怯,他也恶补电影知识。《小时代》制片人安晓芬夸他“对摄影、打光、找角度都很在行”。在片场他常常飞速地念着一些复杂的参数与术语,同时手脚并用比划着他要的画幅与效果,比手语老师还忙。明显的是《演员请就位》时,他出口即掉书袋,虽说最终效果变成了为了不露怯反而露怯了,但狠狠恶补过痕迹也挺清晰的。有一说一,这几年他的导演技术是有进步的。作家转导演的郭敬明,他十年前拍电影的思维停止在书面表达惯性中,并不习惯用视听艺术讲故事。讲个最容易感受的细节。《小时代》中,除了作家周崇光会张嘴就来大量文字表述,林萧作为第一视角,也同样有大量旁白凌空于整个故事之上。大量文字表达借由主角说出,成为郭敬明讲故事的重要手段,贯穿全片。到《爵迹》,主角麒零一开场大段混杂着排比的大片书面语依然突兀。但到了《晴雅集》和现在的《云之羽》,郭敬明已彻底戒除借角色视角塞大量文字的表达习惯。再有,他以前有太多显眼包的突兀镜头特写了。镜头停滞的那几秒,你都能脑补出他自嗨的文字表达中,此处应该有大概哪几句伤感、惋惜、讽刺的情绪表达。能看出来,他的视听原本是彻底分离的。视觉,靠华丽画面,听觉,靠主角口述。现在在逐渐统一路上,但依然有一段距离。偶尔还是会忍不住玩点文字游戏,讲故事能力依然青涩宛如小学生,镜头冗长、拖沓……说白了,郭敬明是有进步,但还没进步到和这份期待成正比。只是不花心思的人越来越多,他但凡花了点心思,就比过别人了。另一个如今的优点来源于他的自负。《云之羽》豆瓣留言有人说,整部剧的人物设定,就像一群郭敬明。众所周知,郭敬明的角色多少都有他自恋的痕迹,“敬明”与“崇光”就是他献给自己的一对春联。他早年在《最小说》一篇叫《自曝狂》的文章里自曝,有价值从几十块到上千块的杯子,但他不太用这些杯子喝水,更喜欢直接喝罐装饮料。熟悉吧,这是《小时代》中宫铭的癖好。《云之羽》也被称为《小时代5》之封建时代,自然也少不了郭敬明的自我投射。人物相似程度高达100%:《小时代》周崇光和《云之羽》男主宫子羽一样,表面都无忧无虑,周崇光没事拖稿逗编辑,宫子羽没事上青楼听曲子,只因上同样有能顶事的大哥和独裁父亲,实际上身子骨根本不行心里苦得很,且是一出事就会被推出来顶事的大冤种。且二人都出于家族利益,几乎终生不得自由,都有囚禁感。而这些,都是郭敬明。他4岁被诊断为白血病,没事不能出去玩,只能上医院。少年时和霸权的父亲成为宿敌,每天都在吵架。这些反反复复的自我展示让人厌倦,争议。但承接他的自负的另一个维度的“审美”却在十年后成为他最受肯定的招牌。郭敬明对自我审美的自负导致他十年如一日的偏执,换个褒义的说法,那就是他不懈地追求着自我概念中的美,追求得非常极致。这种一定要的偏执,也间接导致“郭式审美”的标准非常稳定。现代戏就要深邃欧式;漫改就要单眼皮吊梢(《晴雅集》的赵又廷和某伦);古代戏追求五官精巧。记得他骂过孟子义的半永久丸子头,于是网友开始期待他和鞠婧祎合作,也换掉她的半永久妆。大概因为他本人就是资本,也不大在乎大众流行风向,他反而成为一股不太受外界左右的“清流”。Emmmm,或者说是一条蛮横不转弯的沟?总之,这十年的坚持已经产生了某种品牌效应,一提郭敬明都知悉,他的选角起码在各个类目都有稳定标准,而统一标准是,色粉要厚,皮要白,十年以来,明明白白。虽技巧上十年如一日,都是慢镜头+鼓风机,但在不顾观众死活的古偶丑男横行当下,郭式审美再小众再不高级,但也能矮个子里当将军,产生号召力也不足为奇。无人能否认,郭氏有一套所谓“美学”,且足以吊打市面上绝大多数还停留在审丑层次的同行。只是,仅从这一点理解这张招牌的逆袭,大概还不够精准。应该说,郭敬明的作品甭管深浅,都一直能满足大众的一类情绪价值。在过去,这种价值会被解释为爽感、抓马感、狗血感……而现在我们发现了郭氏最紧扣时代脉搏之处——美丽的精神状态。试问,还有什么比这群每秒都在精神失常的人更符合现代人的心理定位?可以说,郭敬明的性格让他早先时代预知了人类的走向——发疯。且还不是苦哈哈的那种,而是华丽丽的那种。你会发现郭氏此人,极爱面子。你几乎找不到他第一时间直面错误的时候。2006年因抄袭,被判公开道歉,他没有执行,直到14年后的2020年最后一天,他才终于在微博上发表道歉。当时,编剧作家圈已经非常不欢迎他,才会发起联名抵制行动。他的道歉与其说发自真心,不如说是迫不得已。毕竟14年间,每提及此事,他都会用最冠冕堂皇没有破绽的话粉饰太平。包括名场面之二,《演员请就位》中被李诚儒质疑《悲伤逆流成河》的笔触过于浅薄。他不愿承认,把对方对呈现方式青涩的质疑诡辩为对校园暴力题材的轻视,最大程度地标榜自己……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体面,是他的命。他曾被“变态”的上海奢华反衬出拮据。于是他镜头下的上海,必须目之所及皆是华丽。 奢华到啥地步?杨幂都感慨,以前在剧组看到喜欢的衣服,一般打个折就能打回家,结果一问天价,以至于猜道具价格成了剧组游戏。采访间,郭敬明更会假装不经意地羞涩自曝,当中某些奢华道具,正是他本人提供的,以此自证财力。不止《小时代》,他的每一部作品画风都必然奢华,物件必须贵,无论男女脸上必须无瑕,光要亮到恍眼。人体,也华美。无论男女,统统要露光泽酮体。心思深重的妖冶女角要有一帧抓被裹胸露美背的画面。而男角们大家都盘烂了,赤身属于经典必拍镜头了。当中最夸张的,是《爵迹》。陈伟霆只挡住了打码部位,擦的是什么边自然也一眼看破。而某凡的果体甚至会发光掉金碎碎。作品画面越华美,郭敬明越有面。另一份隐藏的体面,则是包装在抓马之下的。周所周知,郭敬明讲故事不行,但拱情绪满分。郭敬明作品至今依然“华而不实”。因为他的故事逻辑不成立,常为抓马而抓马。要劝姐妹远离渣男就必须和渣男上床?有点误会就要马上互扇耳光?不惧暗黑势力的长青正统门派宫家,会对一群陌生新娘进家门毫不设防?只要细思逻辑,角色动机虚晃。但你仔细看他作品中的抓马瞬间,都会发现,角色歇斯底里口中叫嚷的,要么是他在挤入上流社会时碰过的壁,要么是他挤入上流社会后闲出的病。暴发户成这样,哪还知道底层人在吵什么?人生只有赚钱、花钱、上床三大母题,再多没有了。逻辑不通倒无所谓了,情绪本才是他自我表达的重头戏。如今,他真的成了正儿八经的体面人,但那些曾经的不忿只能残余在午夜梦回,歇斯底里有失体面,包裹于作品角色中,不失为对真实人生的体面。而不得不说,人类悲喜虽不相通,但郭敬明的某些灰暗情绪的宣泄,确确实实和很多人达成了共鸣,至少积累了发疯素材。像富贵女孩顾里被更加富贵的男友家看不起时,她哭着说“没有物质的爱情是一盘散沙,风一吹就散了”成为一半调侃,一半真理的社交货币。而南湘的“祝你的人生发烂发臭”一样足够情绪饱满,是在画小圈圈诅咒别人时无需过脑就一定过瘾的狠辣词句。报仇雪恨,翻身逆袭,是郭敬明作品中最强烈的两股情绪。《爵迹》中, 能力一般的鬼山莲泉要站在最高点,用突然获取的最高武力,且用最狠毒的话术碾压式报复仇人。《小时代》中被夺走公司,夺走男友的顾里,会穿着华服凯旋,且必须当众宣布自己的胜利,以错愕小人。郭式情绪,总是拉到最顶的。无论现代古代,用拖着走的大裙摆展示气势必不可少。惨烈时,必然下大雪。姐妹互殴,不是更写实的一时冲动下的一巴掌,而是失真的反复鞭打。情侣分手,扔对方买的衣服也必须扔两次才够劲儿——很明显了。为的泄愤,不为真实。总之,主打的就是一个爽,疯到没人敢管的那种。他的作品,形之单薄无所谓,情之饱满能帮观众发泄也行。并且这种体面经过作品包装,里外都足够体面,毕竟成年人的体面宣泄渠道,不多。早年未进社会时,郭敬明作品之于学生,常常象征一种对成人世界的憧憬。说白了,是作为懵懂的未成年人被郭敬明诓骗入的局。但现在足够认识世界,却自愿被郭敬明骗。图的就是他的作品,够假,也够荒谬。之于郭敬明,这正是他追求的。而之于现在的我们,荒谬或许才是世界的真相。郭敬明称他拍的东西为“那个世界”,即他明知与现实世界不符的人造世界。而这种假,给人的感受还不尽相同。早年,大量的朦胧滤镜,死白的发光画面,上一秒还在互殴,下一秒就能舍命相救永不分离的好姐妹,青春期的人会觉得美好。这种假,是我们懵懂地感受到一种甜蜜的梦幻感。后来,我们逐渐能察觉各中诡异。这种假,从梦幻变成了魔幻。我们知道,现实中,斗殴的泥潭有沙石,甚至不乏打斗中流下的鲜血,绝不可能如巧克力鲜奶一样丝滑醇净。大老板不会大白天戴墨镜一脸高冷,坏人不会总是斜眼看人,笑面虎就是真实丛林中最常见的猛兽。但——越是见过真实残酷,反而有时想找个快速致幻的幻境自我麻痹。2013年Vista的一篇采访中,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平认为,郭敬明希望青年安于一种静止的状态,甚至安于宇宙自有的命运状态,暗示当代青年都是“孩子”,而“孩子”的身份正好可以用来逃避不安。没错,很多人就是想逃避。这种情绪和部分观众看郭敬明的作品,一边哭一边觉得羞耻的感觉一致。麻痹情感、逃避现实虽可耻但有用。但依然必须重申,现在郭敬明争议满满。一来自他的技艺确实不精,二来,他作品中无论何时无论任何层面,都追求“最”的病态:人要洁白到不惜阴间感十足;上海的雪要下到最大哪怕与现实不符;场景要极尽奢华……假世界中的“最”,一方面是他对以往匮乏感的补偿,还因为他曾来源于普通人,如今却急需在每一处拉开和普通人的差距,做出割席。郭敬明曾被人语言暴力过,但当他位居高位时,他便以此为乐。就像《甄嬛传》中冒充甄嬛,一路升迁却最终快速死亡的宫女余莺儿。初进宫,也曾被宫中老人欺负,飞升后,没对底层人彰显同情,开始嚣张跋扈,虐待身边的下人。她殴打宫女,要求太监用手生剥核桃直到满手鲜血。端被皇上撞见,终于被赐死。亲手勒死她的,正是当时被她逼着手剥核桃的太监。为什么她比贵族妃子,对下人态度更凶残呢?因只有虐待和自己曾经处境一样的人,才能彰显自己从被害者身份彻底抽离,成为更强大的一拨人。这很可能是无意识的,却是可怕的。而普通人在郭敬明自恋又晦暗的梦中,却越来越能看到现实的怪诞。去年有段时间,不少人因上海的时事跑去重温《小时代》,仿佛荒诞在瞬间都成真了。而如今人们把《云之羽》当做“封建版小时代”玩味,品的也是一脉相承的乖张和疯劲儿。人们逐渐理解郭敬明,不止源于同行衬托。也因为这个世界确实渐无逻辑可言,失常反而显得正常。而既然我们只能在一堆垃圾里找口粮,倒不如看各个平行时空的顾里扯头花,好歹这头花是爱马仕的。说到底,郭敬明变身“金字招牌”虽然荒唐,可倒也谈不上可悲。真正可悲的,是这个圈子、这个世界,已经退化到连他的作品都显得正常的程度。郭导证明了,他当年在贵圈制造的混乱,十年后自有人收拾。可曾经正眼不愿意瞧他的内娱同行们,如今落得被外行吊打的境地,又要谁收拾?荒唐的不是郭敬明,是发疯的世界↘↘↘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