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FOF首募超预期 投资个人养老金正当其时
在政策保障不断加码,各相关机构大力推动下,个人养老金业务取得积极进展。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36个先行城市(地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4030万人,较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1954万人)数量翻倍。
近日,由兴业银行担任基金托管人及主代销机构的养老FOF——广发安诚养老目标2040三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成立,首募规模超过3亿元。在权益市场震荡、同类产品销售遇冷的背景下,广发安诚养老2040三年持有首募超3亿,这既表明了投资者对养老FOF的关注度在提升,也体现了相关机构在养老金融业务方面的积累。
发展个人养老金具有重大意义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中国将于2035年步入超老龄社会,2045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25%。为保证我们晚年的品质养老生活,不仅要依靠国家、社会各方的努力,也取决于我们个人年轻时的养老储备,把应对老龄化的准备工作做得越早、越充分,晚年养老生活才能更有保障。
这背后是时代的变迁,也是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是当前社会中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从改革开放之后的40多年时间内,中国社会从最初的人口红利,逐步进入了一个老龄化时代。1990年老龄化人口占比为5.6%,到了2021年老龄化人口占比提升到了14.2%,已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老龄社会定义,预计2035年中国老龄化人口占比将达到20%,进入超老龄社会。
个人养老金制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去年底,国家推出第三支柱制度性安排的个人养老金账户,鼓励大家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及早着手,通过长期的个人理财,提供养老储备。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参加人可自主购买赎回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4类个人养老金产品。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6日,个人养老金产品扩容至680只,包括465只储蓄类产品、149只基金类产品、48只保险类产品和18只理财类产品,产品供给渐次丰富。
公募基金积极拥抱个人养老金时代
长期以来,公募基金是服务养老三大支柱建设的“生力军”,自2002年起,公募基金就在养老第一、第二支柱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在养老金管理方面,公募基金是契合养老金运营要求的财富管理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养老金的长期资金属性和权益投资的显著优势,也可以为养老金资产配置提供丰富的底层产品和工具。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起航,公募基金服务养老第三支柱终于“梦想照进现实”。2022年11月18日,证监会确定并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名录与基金销售机构名录,包括40家基金管理人的129只养老目标基金,以及37家基金销售机构。
养老目标基金是一种中低波动且含权益资产的基金产品,它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资产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
自2018年国内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准发行以来,养老FOF这五年稳步发展。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养老FOF产品数量从首批的14只扩容至当前超200只(不同份额合并统计),规模也从2018年末的约30亿元快速增长至当前超800亿元。
FOF基金产品的优势在于通过专业的大类资产配置与基金筛选,二次分散风险,力求为持有人提供良好的投资体验。
养老投资是一场长跑,可能会持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为了帮助投资者形成长期投资理念,养老目标基金一般都设置了不短于1年的封闭运作期或者最短持有期。研究报告显示,基金盈利水平与持仓时长正相关,持有时间越长,平均收益率愈发可观,盈利人数占比也大幅提升。
数据来源:《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
我国养老目标基金市场上以持有期3年及以上的基金为主,但投资者偏好持有期较短的产品。截至2022年底,至少持有1年期的基金规模占比最高,为67.23%,至少持有年限大于等于3年的基金规模合计占比为32.77%;分类型看,目标风险型基金以至少持有1年以上的为主,目标日期型基金至少持有年限以3年以上为主。目标日期型基金的最少持有年限整体水平高于目标风险型基金,更适合长期持有的投资者。(CIS)
Chinafundnew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基金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