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社论 | 共建“一带一路” 民企正当其时
10月17日,作为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活动之一,“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于北京召开,这是继2019年后,第二次召开“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与2019年一样,与会嘉宾包括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全国工商联主席。从某种程度上,两个部门分别代表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两个重要市场主体: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过去十年,“一带一路”倡议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在建设“硬联通”的大型基础设施领域,央国企有规模和资金方面的优势,承担了先行者的角色,随着各项“硬联通”、“软联通”的逐渐完善,民营企业也积极参与,逐渐成为了“一带一路”的重要建设主体。
我们看到新能源企业在“一带一路”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产能合作;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平台型企业积极出海,与当地供应链企业共建了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根据人民出版社发行的《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指数年度报告(2022年)》,“一带一路”总投资中民企投资数额过半。民企500强中,持续数年都有近200家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可以说,过去十年,在“追求商业成功和承担社会责任有机统一”下,民企积极作为,为“一带一路”蓝图着墨添彩。
过去三年,由于疫情、国际形势和融资、用汇方面配套政策的尚待完善,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的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在“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共建的新阶段,在这个越发广阔的新舞台上,民营企业的角色不可或缺,民营企业也必将大有作为。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阶段强调“务实合作”,提出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强调以“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方式利用资金支持共建。这些新方向、新提法不仅为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也提供了相应的资金融通空间。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阶段关注更为广泛的合作,比如创新、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同时对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各国市场的实践来看,在创新、绿色、数字经济领域,民营企业往往有着更强的活力。这也意味着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更广泛地参与“一带一路”也是高质量共建的现实需求。今年“民营经济31条”中即提出“鼓励民营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而对民营企业本身而言,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不仅是对政策的“响应”,更是对市场的“响应”。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国内竞争中形成了新的商业能力和技术能力,这些能力集中凸显在数字经济、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对诸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来说,这些产业能力恰恰是迫切需要的。民企积极“走出去”,不仅可以为“一带一路”共建添砖加瓦,也是企业谋求更大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的必行之路,这一点在近年出海的企业案例中已得到充分证明。
从现实出发,推动民营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共建仍需要做一些功课。比如于企业本身而言,需要“练好内功”,提高创新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在走出去中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于政府而言,也需要政府提供更普惠的金融、产业政策环境。
但是无论是从市场还是从政策倡议出发,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阶段,民营企业一定将大有作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