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信奥二三事
上海实验学校(上实)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上外) 浦东外国语学校(浦外)
注:其中的CSP-J/S,全称是Certified Software Professional- Junior/Senior,是中国计算机协会的专业软件编程能力测试,小学生拿到的含金量不低。
一年级:机器人课,娃很喜欢,还学了国际象棋,一个学期后被选拔进校队。 二年级:线下换到了某线上的图形化编程,大概一年时间就学完了正常两年的课程,中间还考过三级证书。国际象棋进步很快,一年半考到了上海市的业余候补大师。 三升四暑假:学习了一个两周的Python普及营,掌握了基本语法。 四年级:选修了学校的科创兴趣小组,开始学习用python做一些数据挖掘小项目,系统学习了一个学年,同年正式开始学习C++。
Q2
具体怎么学,学哪些呢?
Q3
这个过程中有啥印象比较深的节点不?
Q4
那这个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呢?
Q5
那你们如何进行调整的呢?
Q6
后续有什么计划呢?
Q7
学习信息学对孩子还有哪些方面的改变呢?
每个地方竞赛都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成长路径,完全没有功利心,其实是比较难的。但是把世俗的一些好处撇开,仔细想想,孩子在其中的收获确实是不止这几张薄薄的证书的。
-学校的少先队代表大会,他会自己写个提案,如何写个程序优化选课系统;
-有时候做数学题,他也会和我们感慨,这题如果能让我写个程序就简单多了;
-甚至班级里流行各种纸上游戏,他最擅长的就是来制定游戏规则,保证没有bug产生。
-偶尔出去玩,看见饭店里的送餐机器人,他能盯着看很久,回来给大人们分析,我猜他的程序是如何如何写的。
-虽然有时候被嫌弃思考深度不够,但是他偶尔在电脑上玩,乐趣还是和一起学编程的同学们互相出各种闯关的解谜游戏。
我觉得,这个过程中,孩子收获的是对掌握一门与未来接轨的技术的信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更是遇到困难,抽丝剥茧,锲而不舍去找出解决方案的坚韧毅力。
不管在竞赛这条独木桥能走到多远,凡能在以上这些方面有提升,都不是一个失败的尝试。
(全文完,本篇的内容,来自k妈的回答)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