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判官”事件再反转!骚扰女性、沙坑活埋:他到底有多疯狂?
点击上方蓝字,把叔设为星标,就能第一时间看文
后台回复“晚安”,送你一张特别推送,好梦
文/ 拂苏
来源:励职派(ID:xzzhichang)
最近,全网被“地铁判官”刷屏了。
在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中,地铁判官是“惩恶扬善”的大英雄。
故事的开头,是两位大妈上演的一出闹剧。
青岛地铁上,大妈A霸占了两个座位,引起旁边大妈B的不满。
就在二人剑拔弩张之际,一旁的蓝衣大爷出来帮腔了。
他和大妈A是两口子,理所当然地护短:
“没人我占十个座你也管不着!”
此言一出,场面变得更加混乱不堪。
他先是站在旁边静静观察,然后只用了一个动作就解决了所有纷争,成为众人瞩目的“地铁判官”。
只见他对着大爷就是一记耳光。
在留下一句“混蛋!占座你还有理了是吧”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现场。
被如此羞辱的大妈A和大爷,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两人追上去讨要说法,结果阿姨A也被小伙扇了一个耳光!
在这个故事框架中,小伙路见不平一声吼,帮屏幕前的网友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毕竟“天下苦地铁霸凌”久矣。
由于小伙“扇巴掌”的动作与表情太过戏剧性,很快就掀起一股玩梗热潮。
网友戏称小伙是“地铁判官”,给他P各种表情包,还以他为原型进行文学小说创作。
还有网红在地铁上公然扮演“地铁判官”,模仿他的穿着和动作,告诫乘客不要占座。
更有嗅觉敏锐的商家,上架了很多“判官同款色”的衣服,将流量密码狠狠拿捏。
不得不说,通过这些操作,“地铁判官”这一形象很快就火遍全网。
很快小伙的账号也被扒出,一夜之间涨粉6.4W。
有意思的是,之前他曾在某纠纷下留言:
“我遇到上去就两耳光!”
没想到这时候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其实这时候大家对小伙的追捧,更多的是一种看爽剧的心态。
现代社会见多了事不关己的冷漠,也习惯了成年人式的“敢怒不敢言”。
突然有这么一个人跳出来伸张正义,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可随着舆论的发酵,事情很快就迎来了反转。
特别是当小伙的真实身份被扒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经调查发现,“地铁判官”是一位精神病患者。
不仅任性妄为,还是骚扰惯犯。
有知情者爆料,他曾经在某次漫展上骚扰多位女孩。
最后都因为精神问题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波未平,一波未起。
紧接着,又有自称“地铁判官”朋友的人发声回应。
据他所说,这已经不是地铁判官第一次打人了。
而且地铁判官的妈妈还曾联系他,希望他让网友不要再鼓吹这件事了。
因为害怕儿子内心膨胀,做出更多不理智的行为。
同时这位朋友还透露,地铁判官上学时,曾将自己埋在沙坑里吸收营养。
如果爆料属实,那么地铁判官的情绪确实不太稳定。
有意思的是,在爆出地铁判官是精神病之后,很多网友依然力挺他。
说的最多的就是“他虽然有病,但三观没问题”。
在他们看来,哪怕小伙是神经病,但不妨碍他伸张正义。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地铁判官爆火后,大爷大妈就一直遭受网暴,如果他们真的做错,那可以说是罪有应得。
但事实是,他们并没有占座,这一切都是网友和媒体的断章取义。
原来大妈A和大妈B,一开始是并肩而坐。
此时大妈B看到旁边站着一个小伙子,就让大妈A往旁边坐坐,给小伙腾出一个座位。
大妈A说我这儿没位子了,让不了,于是两人就发生了口角。
接着大爷出来帮腔、地铁判官怒扇巴掌……
其实仔细想象,这种说法还是挺有说服力的。
从现场画面来看,大妈A旁边确实没多少空间,何来“占座”一说呢?
更何况同行的大爷一直站着,但凡有位子他干嘛不坐?
要我说,关于这场纠纷大妈B要负很大责任。
虽说她的出发点是好的,想给别人腾出一个座位。
但她忽略了大妈A的处境——旁边根本没有一点空隙。
而且如果真的想做好事,完全可以自己把座位让出来,何必为难他人呢?
所以大妈A和大爷顶多算是语气不好,一时没控制好情绪,称不上罪大恶极。
可结果呢?
因为“地铁判官”的横空出世,他们不仅被莫名殴打,而且打人者还赢得了全网叫好。
本来大爷想要报警,但却被告知对方有精神问题,最终只能吃了这哑巴亏。
本来这件事真相已经大白——地铁判官并非正义之士,而是为所欲为之徒。
网友们也已经停止了对大爷大妈的网暴。
但直到此时,关于“地铁判官”的舆论狂欢,还是没有平息,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
既然大家都知道“地铁判官”打错了人,还可能借精神病人身份胡作非为,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追捧他呢?
说到底,“地铁判官”不再是简单的个人对错问题。
而是“判官”这一形象,凸显了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困境。
首先,“地铁判官”走红的背后,蕴藏着人们对于公共秩序维护者的期待。
近年来,地铁霸凌事件频发,各种奇葩剧情不断上演。
或因为“年纪小不懂事”,或因为“年纪大不好苛责”……基本都以和解告终。
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对于义愤填膺的大众来说,属实是难以接收的。
我们幻想中的正义是“善恶有报”,而不是各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更何况,不断频发的霸凌事件已经证明,如此温和的处理态度,并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震慑作用。
反而还不如地铁判官这种“以暴制暴”来的简单有效。
试想想,如果地铁上有这样一个,随时扇巴掌的地铁判官,那么霸凌者肯定不敢如此猖獗吧。
当然,这很可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暴力不值得美化,任何崇尚“以暴制暴”的行为也必须得到制止。
我只想说明:
大众已经受够了“息事宁人”的公共秩序维护方式,不仅无法给霸凌者以震慑,更难还受害者以公道。
所以地铁判官的出现,更像是敲响了一记警钟。
让大家开始反思:何时才能出现一个强有力的秩序维护者?
其次,地铁判官投射了一部分人“敢怒不敢言”的心理困境。
面对那些地铁霸凌义愤填膺的人很多,真正站出来的却很少。
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的顾虑:
我管的了吗?
我会不会被报复?
如果影响到我的生活和工作,我该怎么办?
在这些犹豫之下,很多人觉得“站出来”得不偿失,所以假装看不见。
再加上在“反正有人管,不缺我一个!”的心理暗示,沉默变得更加心安理得。
最后,他们说服了自己,内心的正义感也被逐渐隐藏!
传导到社会,就是整个环境变得越发消极、冷漠……
而“地铁判官”呢,他不一样。
他永远冲动行事,只要他看不惯的人或事,就能毫不犹豫地出手。
所以说,他对自己内心“正义”的维护是无比积极主动的。(即使这种正义是错误的。)
现在的我们早就被生活磨平了棱角,遇事首先分析利弊得失,少了敢想敢做的勇气。
而地铁判官这个随心所欲的精神病人,他爆发的力量和勇气,让我们洞见那个怯弱的自己。
于是很多人开始幻想,
幻想有朝一日自己神经了,也能当大判官,荡尽天下不平之事。
不过与其说是幻想,不如说是一种希冀。
希望自己能活得自由一些、任性一些,该出手时就出手。
循规蹈矩的日子过久了,是需要一些调剂的。
而地铁判官的出现,不正是一种集体“叛逆”情绪的出逃吗?
作者简介:大家好,我是拂苏,一个时而清醒、时而纠结的文艺女青年。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励职派”(ID:xzzhichang),转载请联系公众号。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关注莫问大叔(ID:mowends),一起做个有风度有温度有深度的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