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万人遇难,停尸房告急,这座小城遭遇灭顶之灾
“房子里,大街上,大海里,到处都是尸体。不管你去哪儿,你都能看到死去的男人,女人和孩子。”
这是当地时间9月14日,一名救援人员来到地中海小城德尔纳看到的场景。
人们能听到废墟下婴儿的哭喊,但没人知道该如何救出他们。只能找来铁锹一铲一铲无助地挖,或者干脆用手刨。
这座城市位于利比亚东北部。利比亚在北非,东临埃及,和希腊遥遥相望。
当地时间9月10日,地中海飓风“丹尼尔”刮过利比亚北部上空。截至北京时间9月15日凌晨三点,根据NBC新闻报道,这场飓风已造成当地超过11,300人死亡和大约10,100人失踪。
这个国家上一次受到全球关注,还是在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那时,执政42年的“非洲雄狮”卡扎菲中枪身亡。他的遗体被放在一张垫子上,在当地一个肉类冷藏库向市民展示了足足四天,草草下葬。
去年中国上映的电影《万里归途》也是根据那场战争中的撤侨行动而改编。
如今,巨大的苦难又一次降临利比亚。对于德尔纳来说,这场飓风是一场灭顶之灾,把整座城市变成人间炼狱。
“实际上,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专门从事回收尸体的团队。”
9月13日,德尔纳市长阿卜杜勒·莫奈姆·盖蒂在接受阿拉伯卫星电视台访问时如是说。当时,来自周边国家埃及、突尼斯、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卡塔尔的搜救队已经先后抵达德尔纳,但这远远不够。
死亡数字是混沌不清的。当天,当地内政部发言人中尉塔里克·哈拉兹告诉法新社,德尔纳当地已有3,840人死亡。同一时间,面对路透社的采访,民航部长希姆·阿布·奇基瓦特又说,当地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5,300。
除此之外,还有超过10,000人失踪,他们要么被废墟掩埋,要么被洪水冲进了大海。市长盖蒂对这些失踪者的下落并不乐观——他估计,这场灾难的最终死亡人数在18,000到20,000之间。而这座城市总人口也不过9万人左右。
这意味着,不少死难者遭遇了“灭门惨案”。Facebook上,全球的利比亚网友正在发帖,悼念自己在灾难中离世的亲人朋友:
“愿上帝怜悯布尔格海布一家。 德尔纳灾难发生后,他全家人不幸遇难。”
帖子里是布尔格海布和他的三个孩子。其中一张照片里,发际线已经有些后移的父亲正在为小女儿庆祝生日。生日蛋糕是动画片《玛莎与熊》主题,小女儿穿着紫色的裙子,戴着紫色的头巾,Cosplay着女主角玛莎。
“这是哈吉·穆罕默德·萨赫德和他的全家,他们被利比亚的风暴卷走、不幸淹死了。”
照片里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他满脸笑容,被七个孙子孙女紧紧簇拥,怀里还抱着一个襁褓里的小婴儿。
“德尔纳的救援队救出了一名小婴儿。全家只剩下他一个了。”
志愿者站在快要没过膝盖的泥水里,双手紧紧环抱着便携式摇篮。摇篮里,婴儿瞪大眼睛,惊讶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就在一星期前,德尔纳还是小有名气的旅行圣地。它的海岸线上,立着形态各异的橙黄色石堆,海水清澈见底,从浅蓝变为深蓝;
而此刻,昔日的美丽海滩已经成了垃圾场:衣服、玩具、家具、鞋子,当地人宝贵的家当已经成了垃圾,被厚厚的泥土包裹着。海滩旁的道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被连根拔起的树木,几百辆破败不堪的汽车底朝天地堆在一起。
马布鲁卡·埃尔梅斯玛丽是当地一名记者。作为灾难的亲历者,她目睹生气勃勃的城市如何被夷为平地,陷入断水、断电、没汽油的绝境。
流离失所的人们只能尝试步行离开德尔纳,但仍然困难重重:道路要么就被废墟掩埋了,要么干脆凭空消失了——据CNN报道,原本有七条路可以进出德尔纳,但灾害后只剩下了两条。
在一片土黄色的瓦砾堆上,三个年轻的男人用冬天御寒的棉被裹起一具冰冷的尸体。他们猫着腰,每走一步都先伸出一只脚跺跺,试探脚下的瓦砾够不够结实。他们把尸体从足足两层楼高的残垣上抬下来,轻轻放置在一个巨型的黑色塑料袋里。
一旁身穿蓝色工装的老人冲上来。他掩面哭泣着蹲下身,颤抖着伸出手,抚摸塑料袋里的尸体。那是他的亲人。
这座地中海小城此刻仿佛人间地狱。9月12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表示,此次灾难达到了“史诗级” (calamity of epic proportions)。
回到一周前,9月5日。根据美国气象网站 AccuWeather 显示,那时,德尔纳白天的最高气温终于从八月底的32度降到了28度。
当地居民正在惬意地享受初秋的第一丝清凉。他们并不知道,一场记入史册的灾难即将悄然而至。
根据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公开信息显示,正是在9月5日,希腊南部的地中海海域上空酝酿着后来被命名为“丹尼尔”的风暴气旋。短短几天,这个气旋威力陡增,逐渐演变成一场地中海飓风。
飓风丹尼尔经过了希腊,又依次过境保加利亚和土耳其。9月10日,飓风丹尼尔的能量达到了顶峰。而此刻的它,即将到达利比亚北部上空。
这场飓风似乎并没有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尽管抵达利比亚以前,它已经带走了十余人的生命。在利比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阿纳斯·埃尔·贡提看来,官方对待“丹尼尔”的态度有如小打小闹,不够严肃,因为利比亚两个政府只是各自发布了单独的预警,丝毫没有统一行动、应对灾难的意思。
自2011年卡扎菲政府被推翻后,利比亚广阔的北部地区便被两个政府分而治之。管理西部的是联合国支持的民族团结政府,管理东部的则是由国民代表大会领导的政府。
直到2020年,东西两个政府一直处于战争状态。现在,尽管双方已经停战,局部的小冲突仍然不断。此外,在利比亚南部,还有数不清的小型民间武装分散割据。
德尔纳,落在了东部政府的管辖地之内。
一片混乱之中,飓风丹尼尔兵临城下。霎时间,时速70公里到80公里的狂风破竹般吹过利比亚北部广阔的土地,吹倒了途中的电线杆和树木。
强风伴随着暴雨,多个城市的降水量达到了150到240毫米。在该地区,九月整月的平均降水一般只有1.5毫米。相当于这短短一天,利比亚北部的城镇们便遭遇了未来100到160年里所有九月的雨水。
当天夜里,德尔纳居民收到了东部政府的通知,要求他们留在家里。临近9月11日黎明时分,很多人还在风雨声中沉睡。
就在此刻,一声震天巨响划破天际。紧接着是海浪滚滚而来,轰轰作响的声音。是金属、树木、岩石混着泥沙,四处乱撞的声音。
最后,是死亡的声音。
巨响来自瓦迪德尔纳河上游:两座水坝一前一后,纷纷崩塌。
“水坝本来是用来拦截洪水的。但一旦水坝崩塌,所有的积水在一瞬间倾涌而出。”英国雷丁大学教授丽兹·史蒂芬斯向BBC解释:“而且洪水卷着废墟残垣,它的破坏力会越来越强。”
位于最上游的曼苏尔水坝率先崩塌。德尔纳副市长艾哈迈德·马德雷德向半岛电视台表示,这座水坝“算不上高”,“只有70米”,大约是23层楼的高度。
然而,据英国水利专家德拉甘·赛维克观测,这座大坝使用的建筑材料似乎并非是常用的混凝土,而是压实的土壤和岩石,十分不结实。当水位超过最大容量时,它很难幸存下来。
这座水坝的蓄水量是150万立方米,相当于741个标准游泳池的尺寸。当它崩塌后,滚滚洪水卷着大量的泥沙、岩石和破碎的水坝残片,涌入下游的第二个水坝。
这是一座更大的水坝。它的最大蓄水量为2250万立方米,相当于约一万个游泳池。然而,在洪水猛兽和废墟的冲击下,它终于也不堪重负,彻底崩塌。更多的洪水废墟混合物,朝着河流的下游涌去。
而河流的下游就是德尔纳。这条河流从城市的市中心穿过,将它一分为二。
根据BBC发布的实验数据,快速流动时,20厘米高的洪水就能把人撞倒,60厘米高的海浪就足以让汽车浮起来。而在当晚的德尔纳,目击者看到了高达3米的巨浪。河流两岸的居民区被瞬间抹平,冲进了大海。
利比亚东部政府的航空部长兼应急委员会成员希沙姆·希卡特告诉路透社:“毫不夸张地说,整座城市的25%在地图上消失了。”
在水坝崩塌之前,德尔纳这座小城向来没有什么“存在感”。
美国利比亚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哈尼·申尼布表示,在卡扎菲执政时,德尔纳就是一座不断反抗卡扎菲政权的城市,它被严厉地惩罚:城市的基础设施被忽略,条件非常差。
在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一直处在战乱状态,几乎无法顾及城市的基础建设,导致德尔纳在过去的十年里,没有收到任何公共建设领域的投资。
去年11月,利比亚奥马尔穆赫塔尔大学土木工程专家阿卜杜勒瓦内斯·阿什霍尔发表论文称“政府官员们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对德尔纳河谷的水坝进行定期维护,否则一旦发生特大洪水,城市居民将面对灾难性后果。” 面对他的警告,当局选择无视。
灾难发生后,面临外界的质问,希卡特对BBC表示:“这次崩塌的两个水坝中,有一个已经有一阵子没维修了。”
德尔纳副市长马德鲁德更是透露:“这些水坝自从2002年以来就没有维修过。”
这些天,当地政府并无暇追责。他们的当务之急,是争分夺秒地处理尸体。
据CNN报道,德尔纳当地的太平间已经塞满了尸体,不堪重负。
艾伊莎原本是班加西一家医院的医生,如今她来到德尔纳做志愿者,面对大堆的尸体,艾伊莎感到力不从心,她希望更多人能帮助一起把尸体送进冷库,然后接受DNA化验。
而市长盖蒂则担心: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大量的尸体恐怕会招来一场瘟疫。
北京时间9月15日凌晨一点,据法国24台报道:利比亚德尔纳市当局不得不集体掩埋死者的尸体。
与此同时,面对满目疮痍,不同地域的人终于放下了往日的怨宿。他们冲破了曾经对峙的战场前线,向德尔纳运送援助物资。
来自西部城市扎维耶(Zawiya)的志愿者埃利亚斯·卡布利对当地媒体表示:“我们对自己说,德尔纳现在肯定缺乏工人来装卸货物、驾驶汽车或者做其他任何事情。”
9月11日早上,他所在的比尔特雷斯志愿者组织便找来了巴士和货车,经过漫长的15小时车程,将100多名来自西部政府管辖区的志愿者运送到了德尔纳。
除了民间的自发力量,西部政府也在本周派遣了一架飞机,运载着14吨重的医疗设备和裹尸袋,以及80名医生和护士抵达了东部灾区。
“此刻,这个国家的合作意愿是过去十年里最强烈的。”英国皇家战略研究所的蒂姆·伊顿认为。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凤凰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