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说,李海鹏要干点什么,整个中国媒体界都会关心。”2016年,李海鹏带领他的团队集体跳槽到韩寒的亭东文化时,记者这样写道。
2015年底,记者杜强的特稿《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在微信平台阅读量超3000万,微博留言超10万条,时任总编的李海鹏成功地将版权进行资本运作,以120万的高价卖给了当年炙手可热的乐视。
著名导演陆川评论说:“这直接就是一部电影,现在已经是一个80分的剧本了。”
几年间,李海鹏在这里建立了“特稿实验室”,不仅佳作频出,更实现了特稿靠版权变现零的突破,真正成为了“故事经理人”。
而他上一次引起关注,是在初创的《人物》杂志任主编期间,培养出了一支年轻的“特稿梦之队”。他反复提倡“真正的采访从第3次开始”。他崇尚“海量采访”,也称其为“灭绝式采访”。赵涵漠时任《人物》杂志副主编,她对此感受很深,“我觉得这也太恐怖了,这个概念的意思就是,我们如果今天把这个人写了,特别是封面报道,那你们其他人就不要再做了,因为你也写不出什么新东西了。”
李海鹏还推行一种顶级媒体使用的讲故事法,如何运用“概述、详述、引用、背景”这样的四元素,让故事流动起来变得好看。魏玲的《东莞制造》、钱杨的《北京,两千万种死法》、王天挺的《北京零点后》等一批爆款稿件,正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而这批当年的大学应届生今天已是非虚构界的著名作者。而在去《人物》之前,李海鹏早已是中国新闻圈里闪闪发光的名字。“由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多年受困于贫穷、不良生活习惯、超过160公斤体重的才力麻木地呕吐着,毫无尊严地死了。在生前最后四年,他的工作是辽宁省体院的门卫,在他死去的当天,家里只有300元钱。”
2003年,在编辑部里以“爱拖稿”著称的长发小伙李海鹏,经过一周采访,按南方周末专题部主任杨瑞春瞄准的“特稿”写法终于交出了《举重冠军之死》。文章一经发表,便震惊了媒体界:“原来新闻还能这样写!”像小说一样的笔法,聚焦人物命运的深刻主题,刷新了媒体界对新闻写法的认知,也被视为中国特稿的开篇之作。李海鹏也从此开启了他长达20年的非虚构特稿写作之路。在南方周末工作的6年,他交出了无数至今被非虚构写作者奉为教科书级的作品:《车陷紫禁城》、《人工盲童》、《满语消失的最后一瞬》......20年过去,非虚构写作从早期的新闻界,发展到今天,“已经扩张到了有故事可讲的每一个领域。”李海鹏说,他小时候本来想当小说家,命运却让他选择了非虚构这条路,哪个更好?“要捍卫生活的真相,没有任何工具比非虚构写作更好。”过去三年,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主动拿起笔,开始记录自己身边人的故事,记录身处这个时代的真实故事。为此,我们也一直在邀请这位非虚构写作界的老师傅,希望他能用顶级媒体里的故事写作法,教教我们这些普通的写作者,写好一个故事。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次,李海鹏老师的回归又惊动了业界。8月29日晚,新课首发的直播间里,评论区满满的留言,仿佛大型追星现场——
“他瘦了”,“他没变”,“他还是那般谦逊”,“今晚真是提前过年了”……
而在过去这半年的课程打磨过程中,我们收获了无数惊艳与惊喜——他沉淀了20年的非虚构写作实战经验,原来并不高深难懂,反而一经点拨,大有醍醐灌顶之感。他说:“我是非虚构写作的当地居民……教非虚构写作,其实也就是教选择。学非虚构写作,也就是学选择。”
由我来做一个非虚构写作的课程,可能是个特别是顺理成章的事。不管我是不是喜欢这个身份,我跟非虚构写作,总是联系在一起。我没办法不被看作是非虚构写作的写作者和编辑者。我的特稿《举重冠军之死》发表于20年前的南方周末,有人说那是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开端。其实,符合非虚构写作的规范的和影响力广泛的,此前都有,它大概恰好是两者兼有的那一个。很多年以前我说,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出现,是像春风吹拂而花朵开放一样自然的事情。作为特稿团队的一员,我在南方周末工作了6年。在那儿我有幸跟杨瑞春、南香红、张捷等杰出的同事一起工作。我们的团队对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贡献良多,这是我不必谦虚否认的事实。如今人们会说我们颇有一些成果,可是在可读的成果之外,我们还扮演了创新者的角色。非虚构写作在国外的步履未必适合中国。是我们在中国土地上开辟了可行的道路。很多时候是在我们做过了之后,人们才知道可以做这样的选题,可以这么做,可以达到这样的深度。也是我们的工作,彻底改变了中国新闻界曾有过的认为非虚构写作只是个人表演的成见。由我们开始,非虚构写作意味着高可读性、复杂深度和对吾国吾民的责任感。如果没有当初的我们的特稿团队的一次次尝试,中国非虚构写作走过的也许是另外一条道路。而如今,无论你处在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哪一个位置,你就在这条道路上。离开南方周末之后,我先后在人物杂志、时尚先生杂志和ONE实验室工作。在人物杂志和时尚先生杂志,我不只做非虚构写作的工作,但它始终是我的工作的重点之一。这一次,我有幸遇到的是魏玲和钱杨,世界上最优秀的两位应届毕业生。王天挺,世界上第三优秀的。在人物杂志时期我又重逢了张捷和张悦,两位南方周末时期的同事,极为出色的编辑。我也先后有幸与赵涵漠、杨潇、林珊珊、杜强等杰出的同事一起工作。人物杂志和时尚先生杂志,也先后成了中国非虚构写作最有成就的地方。四五年时间里,我们继续着创新式的工作,也在网络上获得了成功。年轻同事们的作品一次次引爆了社交媒体,我曾说,像大象参加芭蕾舞比赛并获得了冠军。我们也终于收获了真正的质量。像《大兴安岭杀人事件》这样的作品,是真正的杰作。它不比非虚构写作先进国家的任何一篇作品差。环视周遭的环境,你会发现它像个奇迹。这样的作品就是工作的目的本身。忽然间,二十年过去了。我的工作的分量曾经超过我的生活,这份工作就是非虚构写作。杰出的中文非虚构作品——我对它们的感觉,大概就像海豚对一片适宜生息的海域的感觉。
今天,你可以读到关于数学研究的非虚构写作,关于雨燕飞行的非虚构写作,你什么都可以读到。非虚构写作曾经是新闻记者、作家和历史学家们的御苑,故事和人物在其中跳动,而在我投身于此的20年间,在全世界,非虚构写作的范畴已经扩张到了有故事可讲的每一个领域。如今几乎没有什么题材不能用非虚构写作的方式来呈现,每个类别都不断诞生着充满力量的杰作。这是我们的现代文明如此繁盛的一个指征。这些作品像社会领域中的天文望远镜,为我们对人类世界的体察提供了非凡的清晰度。它们是我们的耳目,让我们聪明。这种道德责任不只在于非虚构写作总是瞩目苦难、不公正和结构性问题,瞩目人性,瞩目人何以为人,还意味着这样一种道德责任:认识生活真相,而非回避生活真相的道德责任。如今有各种让生活真相消失的力量,网络只是其中之一。无论是“信息茧房”还是“模因传染”,都警告我们,生活在消失,真实在溶解。也许有一天你需要选择红药丸还是蓝药丸。而要捍卫生活的真相,没有任何工具比非虚构写作更好。如果你想学非虚构写作,我能不能教呢?应该是能。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就一直在教。我绝对、绝对不能说,我的年轻同事们的工作能力是我教出来的,那不是事实。绝对是我蹭了他们的光亮而不是相反。也曾有一些同事与我一起工作,无论如何,我帮不到他们什么忙。我说的“教”也许更多地是一种影响,如何看待非虚构写作,如果投身其中,如何自我要求。以及选择——在具体的工作环节中,当同事跟我一起讨论时,有时我会提供更多选择,或在多个选项中给出自己的意见。我没有发明非虚构写作——也不曾发明任何新技巧。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独出心裁而是选择。教非虚构写作,其实也就是教选择。学非虚构写作,也就是学选择。首先,我们了解都有哪些解决方案,其次,在某种情况下,哪个方案更好,最后,选择什么方式来完成这个方案。我不是太赞同传统的写作教育。而且,非虚构写作与小说写作,单就写作思维来说,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世界上已有的写作规则中,我们有必要区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适用的,什么是不适用的,什么是原则的,什么是发挥的,什么是前提的,什么是后置的。比方说,我会在课程中解释,就其品位而言,非虚构写作介于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这个定位很简单,但它构成了学习非虚构写作的一个基础。以此视角看待非虚构写作,你才会明白它的写作逻辑。比方说,在非虚构写作中,结构、节奏等等,一般认为的写作的关键要素,其实并不是要点,甚至情节展现也不是要点,故事的运动感才是要点。成功的非虚构作品有千百种样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富有运动感,像大河滚滚向前。在第三版块,我用了4节课的内容,讲解在不同情况下运用各种方式,让故事产生运动感、保持运动感的技术要点,以及在特定情况下,如何中断运动感以取得更高级的艺术效果的技术要点。对于深层故事、心理画像等写作要素的讲解也是重点。这些都是真正有价值和有效的地方。当然,大多数时候,我是非常传统的,跟一百年前的报纸主编们没有任何不同。比如说,我讲到了,在非虚构写作的所有工作环节中,寻找题材是第一位的。写什么,比怎么写,写得怎么样,更重要。再比如,无论你多么有才华,采访量将决定工作质量。课程分为6个版块,每个版块4节课,加上“发刊词”,共25节课,涵盖了非虚构写作每一个步骤。这些课程可以让你完全理解非虚构写作者应该如何工作。
课程中也包括了职业安全和发展的内容。在最后一个版块中,我讲解了如何处理职业伤害等等拓展内容。最后一节课讲到了想成为一个明星作者需要做什么。课程到此结束,因为再后面的事情我也不懂了。写作技巧是分成两个部分讲解的,其中,第四版块可以叫做基础款课程,第五版块是可以叫做进阶款课程。比方说,我讲解了《纽约客》的故事写作模版,一种由四种信息要素的轮转技术构成的基础款。这个版块还讲解了时间顺序结构的基础款技术、第三人称客观视角的基础款技术,等等。基础款并不是低级款,只是相对简单,应用广泛,你完全可以仅仅凭借基础款就成为最好的非虚构作者。实际上,很多最好的非虚构作者终其一生都在使用基础款。进阶款课程,则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强大的技术能力,在选择题材和处理题材时,拥有更广阔的可能性。这里所有的课程内容,包括我在课程中的言谈方式,都会让我以前的同事们觉得很熟悉。大致上,我在这个课程中说的话,也就是我在人物杂志和时尚先生杂志的编辑部里说过的那些话。如今我望向十年、二十年之后,看到一本又一本非虚构写作的好作品,我会非常开心地买来它们读。也许有的作者会签好名送给我。我不知道它们是谁写的,但我知道它们存在。(包含讲师代表作、讲师独家推荐书单、每版块课程重点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