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母子3人坠楼,再次刺痛人心:这3个人生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9月15号,一个平常的早上,一位妈妈和她的两个孩子坠楼了……
妈妈和一个孩子当场身亡,另一个孩子掉在了一楼平台上,尚有生命迹象,但也是受伤严重,生命垂危,被送医院抢救。
场面惨烈,不忍直视。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人间惨剧?据新闻报导,疑似知情人中出现了两种说法:
一种是:“两口子‘打仗’,男的把两个孩子扔下楼,女的惊叫一声直接跳楼了。(红星新闻)
另一种是:先坠楼的为一女子,疑似患有抑郁症,事发时夫妻二人在家发生了争吵,后来也不知道为何两个孩子坠楼。(长江云新闻)
也有不少人猜测“会不会是母亲遇到了什么太绝望的事,带着孩子跳楼……”
一时间众说纷纭,大家都痛心惋惜又无奈,关于“妈妈们所面临的困境”这样的话题也引发热议。
真相到底如何,且待官方调查结果公布,也祈祷那个在抢救中的孩子,能尽快脱离危险。
而类似“大人之间不能好好解决问题,牵连孩子一起无辜受害”“走投无路,用极端方式一了百了”的惨剧,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且每次都绕不过四个字——家庭矛盾。
借此机会,我想跟大家聊聊对类似事件有所深思的三个关键词。
边界
我们在谈论包括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在内的各种关系时,总爱强调一个词——厘清边界。
这个词为何如此重要?
2019年4月,四川一位绝望的母亲带着3个孩子跳河,无一生还:
仅仅过了7天,福建一位年轻的母亲在朋友圈留下绝笔信后也带着两个孩子跳河:
2021年3月,安徽又一个绝望的母亲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从24楼重重坠下:
在这样的惨剧中,大家争论的一个焦点是:
这些绝望的大人到底有没有权利剥夺自己孩子的生命?
边界清晰的答案是:没有。
但这绝不是指责,而应该是从沉痛和惋惜中得到的警醒:
如果在平时能有意识去修炼“皮肤之外不是我”的觉知,“别人不改变,我就自伤或伤害别人”的悲剧或许也能更少一些。
当然,这是理想的状态,在情况发展到如此极端前多修炼,对避免事情走向越来越糟有所帮助。
而在更多的现实状况里,我们无法苛求一个人在情绪已经非常激动的情况下,还能理智思索下“我有没有权利这么做”。
这就不得不涉及到第二个关键词——
独立
当我们培养孩子长大要有独立生存能力时,重点在哪里?
很多人会第一个想到——赚钱的能力。
而一说到赚钱的能力,就会想到——好成绩、有技术、有能力、聪明、情商高、会来事这些,然后带着很多功利性目的,拼命培养孩子赚钱的能力。
在很多“大人对生活绝望,拉孩子一起走绝路”的事件里,也会有很多人说“归根结底都是没钱闹的”。
但他们真是没钱到山穷水尽马上就活不下去的地步了吗?未必。
如果有钱就独立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富二代、日入208万大明星们翻车了,仔细深究,他们虽然很有钱,有的或许在聪明、能力、成绩方面并不差,但没有一个是真正“独立”的。
真正的独立,包含了很多方面:情绪稳定、自我安抚、尊重自我感受、健康自恋……
当我们具备这些认知——
“穷困潦倒”“家庭矛盾”“那个人糟糕到极点”“这太痛苦了”……都不会是过不去的坎、解不开的结,因为我们总能看到自己手中是握有选择的。
这些独立的能力还可以总结为一个关键词:心理弹性。
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他过怎样的一生。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生总是伴随着起起落落;
心理弹性强的人,即便遇上难以解开的结,也能系个蝴蝶结笑对现实,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做到真正的独立自主。
而心理弹性弱的人,则更容易陷入自己安排的执念剧情中走不出来,要么走极端一了百了,要么躺平摆烂,期待有人自动来拯救、事情自己会变好。
执念
若是能想通上述两个关键词,“不与烂人烂事纠缠”几乎会成为刻在骨子里的一种本能,避免造成更多伤害的概率也就更大一些。
博主@晏凌羊最近在微博分享了一位女性朋友的故事上了热搜:
这位女士原生家庭情况糟糕,她考上大学然后自力更生远远逃离了。
择偶时或许受原生家庭创伤的影响,这位女士被一个“绣花枕头”给吸引了,结果婚后没多久,外强中干的丈夫傍上富婆。
离婚要孩子抚养权时,这位女士不占优势,何况自己带孩子没人帮忙的话,孩子也要遭罪,娘家人根本指望不上,怎么办?
思忖一番后,她找到了一直帮忙带孩子的婆婆,希望离婚后婆婆能继续帮忙带孩子,在这件事情上帮助她。
这是第一个“没想到”,一般人们遇上这种事,都会觉得:“婆婆肯定和她儿子一个鼻孔出气,哪会帮媳妇这个外人。”
于是有了第二个“没想到”——婆婆一口就答应了。
婆婆清楚自己儿子是什么德行,也了解儿媳的人品,再加上年轻时候被丈夫家暴的经历,更加感同身受女人的不易……
于是,一场合作愉快达成,这场离婚最终没给她们的生活带来太大的变动:
没有胡搅蛮缠的狗血闹剧,也没有你死我活的极端争执;
儿媳继续出去打拼赚钱,婆婆照顾好孩子守好大后方,处理得干净利落,一家人生活越来越好,感情也日渐深厚……
至于那个不堪托付的男人,爱上哪鬼混上哪混去,他不再是这个家的一份子(他的结局是因为搞诈骗坐牢了)。
后来,这位女士的亲生父母看到她对婆婆这么好,经常说她是“白眼狼”,但她根本不在乎;
她说:“我的爱和钱,只回馈给值得的人。”
这个故事的词条,叫做#两个拎得清的女人#,所谓拎得清,不正是边界清晰、情绪稳定、认清现实、做出对自己有利选择……这些能力的综合体嘛!
同样,这个故事里有走出了剧情的清醒人,也有始终无法破除执念的糊涂人:
对血缘纽带的执念、对钱权利益的执念、对“天上掉馅饼”的执念、对“控制他人”的执念……
谁先破除这些执念,活在现实里,自给自足不再寄托,谁就越过越爽,连带身边人一起爽;
相反,谁一定要世界如我所愿,就越过越像牢笼里挣扎的囚徒,一辈子都在追求“想要但得不到”的东西,一直伤害最该珍惜的人。
生活啊,谁还不经历点屎盆子、烂摊子、垃圾人……
在不完美和创伤中收获成长,才是我们对自身的圆满。
亲爱的你,请一定要记得:
再苦再难,需要被放弃和处理的也是那些垃圾,绝不是珍贵的自己,也绝不是充满无限可能的美好生命。
人人都想得偿所愿,但其实回过头来看——
何须得偿,本自具足。
(广告)
作者介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