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率90%!落户申请为何偏爱这两个专业?
今年就业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可是有两个行业不光丝毫不慌,还再次得到了上海落户的优待。
那就是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这两大专业
上海究竟为何对这两个行业如此偏爱?
01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其实说白了,就是这两个行业真的很缺人。
在上海发布科技创新领域紧缺人才开发目录中,电路产业和生物医药行业可谓是双双上榜。
尤其是集成电路行业。
人社部发布的三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集成电路/半导体相关岗位也位列其中。
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0-2021年版》测算:
预计到2023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6.65万人左右,其中人才缺口将达到20万。
况且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三个是上海重点发展的先导产业。
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上海力争三大先导产业实现规模倍增。
2025年,基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2025年,基本建成具备自主发展能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创新高地,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人才始终是个难题,目前人才培育发展极度不平衡。
在集成电路领域,我国芯片产业的大多数人才都集中在技术应用层面,但研究算法、芯片等底层系统的人才较少。
虽然国内集成电路人才需求和供应规模不断扩大,应届毕业生供应比例逐年增加,企业对有着一年以下经验的人才需求比例有所下降。
但是制造、设备等环节人才缺口仍较大。
在生物医疗领域,同样也较难满足整个产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吸引人才才能更好发展。
02
看重人才,打破规划,加大投入,放开落户政策
行业人员缺失,抢夺人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但是想要抢得到,还是得列出实打实的利好,才能做到真正的打动人心。
早在2013年,上海就提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
2021年,上海市发布《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提出,要形成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为核心的“9+X”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体系。
此后,在上海的规划中,可以明确看到这几个产业逐渐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
上海新建或者在建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项目数量不仅多,而且每年还有增加的趋势。
为了行业发展,上海做到了不仅仅是口头上的重视,还有资金和人才利好的计划投入。
上海布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17个,2021年,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达177.73亿元,占研发投入的比重近10%,较5年前翻了近一番。
截至2021年底,上海累计牵头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92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54项,资助资金和项目数量居全国前列。
在今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期强化投资促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措施》的通知中,也特意提到了三大产业。
在集成电路产业,上海围绕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领域,积极招引硬实力优质企业落地。
对引进符合条件的零部件、原材料等集成电路装备材料重大项目和EDA等高端软件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投资的30%、最高1亿元的支持。
在生物医药产业,上海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在沪设立各类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
对符合条件的创新药械研发项目,最高给予3000万元的支持;对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关键专业化服务平台建设和重大产品产业化项目,最高给予1500万元支持。
在吸引人才方面,实施人才高峰工程,为重点人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作机构,实施国际通行的工作体制,并且量身制定优惠利好政策来吸引国内外相关领域人才留沪。
在上海人才引进方式上面,重点机构紧缺急需人才,包括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核心业务骨干、具有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认定证书(技师)的技能类高技能人才,可以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在人才评价上面,首次建立人工智能产业中高级职称评审体系,加强数字经济领域人才评价标准研究,支持企业开展紧缺急需工种技能人才自主评价。
在分配激励上面,上海拟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的企业核心团队及人才实施奖励
政策适用对象侧重研发设计等专业技术岗位创新人才,兼顾高级管理岗位和关键生产岗位人才;
综合考虑人才及其所在企业的整体贡献,分级分段设定奖励金额,并赋予企业一定自主权。
就连临港和张江也都新出了很多利好,包括缩短人才引进和落户的等待期;
建立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普惠扶持与重点支持并重的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人才租房补贴、前沿产业人才安家补贴、优秀人才购房补贴等相互衔接。
03
付出了这么多,行业也没让我们失望
在科创圈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在中国,只有上海这座城市,既能造飞机,又能造汽车,还能造火箭和大型邮轮。”
跟大家脑海中金融时尚产业发达的印象不同,上海在新兴行业的发展方面其实是一直被忽略了的。
在产业方面,有别于刻板印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正在成为上海的创新高地。
尤其集成电路工艺、装备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并不断涌现着创新成果。
近十年来,10帕瓦激光放大输出、首个体细胞克隆猴、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等一批上海成果实现了多个全球首创。
正是因为启动早和政府侧的强驱动,目前上海新兴产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
目前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4万亿元。
此外,2022年上交所IPO金额高居全球第一,上海科创板上市企业突破80家,上市企业数量、融资额、总市值均排名全国城市第一。
因为在全国的独一无二,人才和上海往往都是双向奔赴的,相关领域人才在全国占比分别高达40%、20%和34%。
当大家还在靠土地财政时候,上海已经想到经济的转型。
在面对多变的局势时候,我们看到上海总是最为淡定的一个。
因为手里有底牌,所以比别的城市有更多的底气去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以上为正文,来自户圈圈团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