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Web3=DePIN,共建机器间大规模协作网络的网络
这是我的第297篇专栏文章。
“AGI通用人工智能和加密资产是天然组合,加密资产是对生产关系的革命,而AGI是生产力的技术突破。AI领域的发展会非常快…机器与机器的协同也将大幅度取代机器与人、人与人的协同。”
这是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先生在第九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中提到的一个观点。
如何实现机器与机器的协同,并形成机器间大规模协作网络,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这周,第九届区块链全球峰会在上海盛大举办,DePIN是会议研讨的议题之一。
aitos.io首席执行官林瑶、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王普玉,分别发表了题为《BoAT3物联网预言机,链接物数世界之道》和《从POW到机器间大规模协作网络》的演讲。
我与协议实验室生态投资负责人Jonathan Victor、Future Money Group联合创始人李思宇、Helium基金会增长负责人高原,围绕“DePIN:Web3百倍新机遇”这一话题进行了圆桌对话。
作为机器与机器之间协同的重要方式和推进力量之一,DePIN正在驾着AGI、物联网与加密资产构成的天然方舟,快速构建新型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这里将与你分享我在第九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上聆听到的DePIN精彩观点以及各种收获:
DePIN为何能调度全球数十万贡献者?
DePIN的共识机制如何通过技术落实?
机器间大规模协作网络的核心经济逻辑是什么?
DePIN赛道的机遇和挑战分别是什么?
投资人如何评估DePIN项目?
给DePIN项目方和参与者的建议有哪些?
由于篇幅较长,相关信息将分为上下篇发布,每篇呈现3个观点,本文是上篇。
DePIN为何能调度全球数十万贡献者?
DePIN凭什么能调度全球几十万没有雇佣关系的贡献者,让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一起去做建设呢?
这就需要有一个让全球社区大规模协作的公平透明的激励分配协议,在DePIN里叫PoPW(Proof of Physical Work)。
PoPW是什么?
首先定义这是什么工作?接着有办法精确度量这个工作做了多少工作量?还得有办法验证这个工作是哪个贡献者、哪个建设者做的?这就是PoPW。
然后把PoPW实时登记到全球一个公开且不可篡改的账本上,这样每一个建设者可以看到自己做了多少工作,也能看到别的建设者的PoPW。每个周期根据账本上登记的PoPW来进行公允的激励分配。
对于每一个参与的建设者来说,他非常清楚自己做了多少事情、做了多少贡献,能公允和透明地拿到该有的回报。
DePIN的PoPW是最核心的机制。
因为有了PoPW机制,让全球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社区贡献者一起来参与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
DePIN的共识机制如何通过技术落实?
我们再来看看DePIN的共识机制PoPW,用技术怎么来描述?因为PoPW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落实。
在DePIN场景里,透过物联网的数字化手段,去度量工作量,能够把工作量实时登记到区块链上。
这引出了物联网设备可信数据上链的能力。
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设备在不停运转,给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这个就叫物理工作量(Physical Work)。
它可以是充电桩给车充了多少电,可以是基站对外发了多少字节的数据,可以是光伏发了多少度绿电…这些是对外的商业服务,应该有商业的回报,需要基于这个工作量的精确度量,给到公允的回报。
物联网和区块链的融合再结合智能合约,可以实现给贡献者公允的回报。
物联网设备透过传感器去采集工作量,比如光伏发了多少度电。透过物联网设备内制的设备钱包,用设备公钥对工作量进行签名,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物联网设备要度量的工作量的可验证的凭证,这就是PoPW。
需要把PoPW送到区块链上面,让智能合约根据贡献,根据PoPW度量的工作量进行分配。这里会引入预言机的机制。
因为合约要访问链下数据,必须要有预言机的支持。
PoPW是物联网设备产生的链下数据,就需要有物联网的预言机来服务,物联网的预言机去判断和验证这是不是来自真实设备的真实数据,这个过程就叫PoPW验证。
一旦经过验证的PoPW,就可以放到区块链去存证,送到合约里面,根据合约的规则进行相应的分配。
总结一下PoPW,是用物联网的设备去采集、度量工作量去形成Physical Work,利用物联网的设备钱包去做签名,产生PoPW,送到物联网预言机。经过预言机的验证,把验证过的PoPW再送到合约里,合约依据之前约定好的规则和方法学做商业处理,实现商业的闭环。
机器间大规模协作网络的核心经济逻辑是什么?
Web3行业在机器间大规模协作网络的探索,已经走过了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但距离全面影响实体经济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个阶段,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机器间大规模协作背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总体而言,机器间大规模协作网络的核心经济逻辑包括三方面(如上图所示):
通过物联网预言机将链外工作量,在PoPW机制验证后进行上链。
智能合约根据激励机制,按照不同机器节点的物理工作量发放Token奖励。
机器节点在获得Token奖励以后,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实现Token与法定资产之间的交易,或与实体经济对接获得回报,实现机器节点的经济闭环。
如何对复杂场景的数据进行真实性验证,是保证激励公平公正分发的关键。
关于PoPW数据验证,目前行业主要采用两种方式:
方式一:过程中“挑战-应答”机制。
比如分布式广域低功耗网络Helium早期使用的是PoC(Proof of Coverage)验证,网络随机选取挑战者矿机和被挑战者矿机。
流程如下:首先挑战者发送网络信标,然后被挑战者接收网络信标后签名并全网广播,最后周边随机选取14个节点作为见证者将信息打包上链。
PoC验证的目的是:对被挑战矿机的真实性、数据准确性、存在性进行验证,其中见证者的意义是为了防止挑战者和被挑战者有合谋风险。
上述案例是一种过程中“挑战-应答”机制的典型代表。
方式二:事后可追溯验证机制。
物理工作量通过PoPW机制验证并上链后,数据是可以被永久追溯的。有效的追溯需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这就要求每台设备有唯一的ID、时间戳,以及物理工作量具体信息等。一旦数据上链,任何人都有机会对可疑数据发起挑战,如果挑战成功也能够获得相应的验证者报酬。
事后验证对PoPW验证机制的迭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态开发人员需要定期复盘这部分数据,发现问题数据后分析原因,并对问题进行迭代,以满足更多复杂场景的验证需求。
但需要强调的是,物理工作量上链可能会包含一些隐私数据,这就要求数据通过加密方式上链,事后可追溯验证机制也只能借助零知识证明等方式实现。
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机器间大规模协作网络存在很多共同特征。那么,有没有可能实现不同的大规模协作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以更好地服务于上层分布式应用的发展?
更进一步,除了机器间大规模协作网络,有没有可能在这些不同的网络上再搭建一个网络,形成“网络的网络”,实现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基于这个开放性问题,万向区块链实验室提出了一个机器间大规模协作网络的架构,如上图。这个架构共分为5层:
1.网络层
网络层是由不同机器(也可以称之为矿机)间协作所形成的网络,可以是算力网络、网线网络、传感器网络及能源网络等。
2.可信数据层
网络层所发生的数据在链下,需要通过物联网预言机将可信数据导入上链。这里的可信数据是指物理工作量,在通过事中验证后生成物理工作量证明PoPW,再将证明进行上链。
3.链路层
不同机器协作网络会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将智能合约部署在不同链上,物理工作量数据通过物联网预言机从链下导入到不同链上,智能合约根据激励机制规则,依据每台机器节点的物理工作量证明发放Token奖励。
4.价值层(网络的网络)
不同机器协作网络的链路层与应用层的交互可能无法互联互通,因此,有没有可能有一个“网络的网络”,连接所有机器间大规模协作网络的价值?
从经济学视角,“网络的网络”能够发挥更强的网络效应,提升边际效用,并能够提升流动性和市场效率。
5.应用层
在价值层之上,分布式应用DAPP可以围绕车辆协作(如无人驾驶)、家庭智能家居协同、城市智能交通协同、商业协同及工业机器协作自由创新,发挥更大价值。
写在最后
在下一个周期到来时,DePIN是有机会成为Web3领域非常重要的叙事之一。
因为它是连接物理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关键路径,我们也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开发团队和项目,希望能够把手上成熟的场景、技术和产品,透过DePIN的改造去开发DePIN的应用。
未来3~5年后DePIN到底会变成什么样?
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FMG联合创始人李思宇认为:五年后DePIN将成为第二个开放式金融DeFi,而且可组合性会得到解决,物联网设备可以彼此之间实现密切的协作。
虽然现在物联网设备、无线设备彼此之间很难集成和协作,但随着业界的发展、随着更多构建者参与、随着更多中间件及二层协议进入DePIN领域,网络与网络之间的可组合性会大大提升,不同数据将会从一个DePIN协议转移到另外的DePIN协议,这个过程将会变得非常重要。
Helium基金会增长负责人高原谈到:从长期愿景来说,如果关注当前的全球化,就目前而言,全球化处于关键的转折点,地缘政治正在发挥作用,全球化的速度正在放缓。
对于全球化1.0版本来说,更多是全球范围内供应链的整合。
DePIN很有可能会带来新一波全球化2.0。就价值层而言,可以看到价值存储、价值结算现在都以分布式、去中心化的方式做了整合,而且硬件基础设施也会变得全球化。
在过去,硬件基础设施要么在地区层面,要么在国家层面,但随着Helium的先行先试,看到了全球范围内统一基础设施的搭建和网络,这是我们前所未见的。
DePIN正在释放这样的潜力,创造另一个层面的全球化,涵盖价值全球化与基础设施全球化,令人兴奋。
文章精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