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它咋啥都往外说

它咋啥都往外说

综艺

写在前面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刷到一个视频,是关于今年金像奖影后刘雅瑟(凭借《智齿》拿下最佳女主)的一则采访。


这段视频之所以会火,并不在于“影后专访”的“头衔”,而是因为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如此真诚坦率的艺人采访了。



整段视频里,我们能感受到一个演员,一个创作者对于生存的渴望,这种渴望并非在于希冀物质层面的进阶,而是出于对精神体验的极度需求。


恰好,我最近在看一档叫《怎么办!脱口秀专场》的综艺节目,刘雅瑟作为最新一期的艺人嘉宾,又用脱口秀的方式回过头来调侃自己所展现出来的生存欲望,还蛮有意思。



而且在这期影视专场里,我还在脱口秀演员身上看见了相同的精神维度上的“生存渴望”——


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影视行业,节目让两位脱口秀演员各自拍摄了两部短片,亲身体验了影视产出的过程。


一个是杨蒙恩的《五分钟看完五分钟的电影》,一个是王建国的《小程故事》,前者是关于主人公让渡自己的幽默感交换金钱名利的故事,后者则以喜剧悬疑类型讲了“我”的博弈和成长。



部片子很短,也相对粗糙。但从剧本创作到成片呈现,整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让我再次看到了那种关于精神体验的创作需求,并且察觉到某些转变,某些身份属性的转变。


第一种是关于这群人的身份转变,他们从被随意定性为“讲脱口秀的”转向“脱口秀演员”“脱口秀创作者”,这一转向是对他们文字能力和编剧能力的一种认可。


再有,是这群创作者赋予“脱口秀”本身的新属性,正是他们身上所呈现出来的主观创作力让越来越多的观众相信,脱口秀不是简单的“梗”,不是段子合集,而是一种文字再创作。


所以,今天这篇文,聊聊这档脱口秀节目,也聊聊脱口秀本身。


《怎么办!脱口秀专场》




从脱口秀看人


我们之前和大家聊《脱口秀大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时有说过,喜剧其实是一把自带锋芒的软刀,在逗乐笑闹之间,向内直指人本身的缺口,向外直指社会痼疾。


前者的实现路径是自嘲,自我调侃,这也已经成为脱口秀表演的一种路数,也是最容易让观众发笑的方法。


因为互通的自嘲精神,可以让演员和观众共同悦纳某种矛盾和别扭。


更重要的是,演员通过自嘲自黑的降格,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冲破了演员和观众的藩篱,实现“自娱”和“他娱”。


比如《怎么办!脱口秀专场》第一期,杨幂调侃自己的演技:



鲁豫用自己的口头禅自嘲采访能力:



这两个片段的节目效果都非常明显,有趣,好笑。


虽然无法断言嘉宾是否通过自嘲完成了自我审视,但可以肯定的是,脱口秀表演里的自嘲通过娱乐大众,既提升了节目效果,也确实成为了一种人际吸引的方法。


当然,自我解嘲也还有其他目的——审视自我,软性表态。


最典型的,是第七期鸟鸟聊社交名场面,她因聊过一些关于内向的话题而被界定为内向的人,于是用自己举了几个例子,比如路人会意外内向的她玩飞盘,自己怕被路人认出来就突然大笑,利用内向之人不会笑的公众误解,让对方以为认错了人。



这些好笑好玩的段子,其实都服务于一个核心观点,即外界对于内向的误解才是造成内向之人社交困难的真正原因,而内向作为一种性格特质,与外向并没有优劣之分。


《怎么办!脱口秀专场》这档节目也与以往的脱口秀节目有所不同,其将目光瞄准行业市场,除了脱口秀演员和艺人嘉宾,每期还邀请了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举办十场行业专场,有职场、恋爱、体育、服务业、医疗行业等。


由此一来,我们看到的就不仅仅是具体的人,还有一个群体,一个行业以及一个社会侧面,“看”这个行为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一个是当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站上脱口秀舞台,成为“非专业”表达者时,这样的形式其实就是用脱口秀的调侃本能去碰撞主流认知里不容置疑的某些“正确”姿态,靠“反转”来实现节目效果的同时,对权威人士祛魅。


比如第一期警务和消防人员专场,在主流认知里,这类群体就是正统和崇高的代表。但在节目里,消防员会拿“再次见到孩子时,是他头卡在了栏杆里”说笑,反诈警察会用“屏幕前的骗子”来自嘲“自己不好笑”。

所谓的崇高都被个体化的自娱精神给消解掉,给原本“被刻板化”的行业镀上了一层生活的色彩。



健康专场里的钟鸣医生,他讲的是之前驰援武汉的抗疫经历,中间聊到和武汉医护人员的告别。


这段其实已经成为了很多抗疫影视的煽情桥段,而钟鸣医生却选择用一句“你哪位”来反转,幽默,风趣。与此同时,画里画外又都清楚这句话背后的重量,反而用另一种方式让观众记住了历史。



再者,通过一个人和一群体所折射出来的还有行业缩影和社会切片,也即是说,脱口秀的某些内在幽默其实是以外在公共议题的投射为前提的,这一点在节目将“被冒犯”对象指向某一具体行业时尤为凸显。


在婚恋专场,蒋胜男从带薪产假/陪产这个话题,聊到职场所存在的对于女性而言的隐形天花板,把两性问题摆到明面上。


再谐谑地告诉大家,作为人大代表的自己为了给女性争取合法权益提出了很多建议,以突出(没有落地的)“建议”的短句,引爆全场笑点,而这样的效果,其实来源于她点燃了大家心知肚明却又讳莫如深的“炸弹”。



职场专场的内科医生,用“大家奋斗出来的”“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来调侃观众,背后的刀尖对准的是当下不健康的职场环境。



以及女足队员那句“足球场只是面积的衡量单位”,追问的则是足球基建、足队培养等现实问题。



所以,在这档脱口秀节目里,我们能看见的,不仅仅是脱口秀演员,而是形形色色的人;不仅仅是好笑的段子,也有辛辣批评。脱口秀既是刀子,镜子,也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容器。



从人看脱口秀


如果说从脱口秀看人看行业看社会,是一个由外至内的过程,那这档节目还呈现了一个由内至外的逆向思量,即从人从演员看脱口秀本身。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服务专场那期,压轴嘉宾宋小宝把喜剧表演也界定为服务性质的工作,服务于观众,服务于观众的精神世界,而他的服务理念就是“把别人照锃亮,把自己晒黢黑”。



我们再顺着这段话,继续聊聊脱口秀的“服务精神”。


大家深有所感的,是脱口秀的“好笑”,让我们在喜剧艺术里舒缓现实压力,看明星自嘲,看演员揭丑。


比如徐志胜针对自己的颜值调侃,已经形成了“往那一站就很好笑”的舞台效果。



但“好笑”也只是脱口秀最基本的功能,脱口秀的喜剧气质,还在于其实现了一种社会心理的投射,这种社会心理具体是指,网民的主体赋权和自由表达得以增强后,想要向上解构精英话语和强势话语,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向上吐槽”。


这也是《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的出现能一度掀起网络热潮的原因,比如吐槽娱乐圈,吐槽男足,借刀杀人,指桑骂槐,甚至指名道姓。


除此之外,脱口秀的“服务精神”还在于其要占据介于严肃研究和爆笑喜剧之间的那一片空地,进行犀利的观点表达,以质疑,批评和抵抗,比如鸟鸟聊性格话题,杨笠聊女性、婚姻问题。



这样,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脱口秀能凭借诸多现象级话题高频“出圈”的原因。


而这次的《怎么办!脱口秀专场》节目其实也可以算作脱口秀的一次“破圈”尝试。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主打行业特色,让脱口秀演员进行日常表演的同时,让非专业人士拿起话筒表演脱口秀,比如警察、消防员、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外卖小哥、理发师等等。


这种“人人都能说五分钟脱口秀”的践行背后,其实就是脱口秀喜剧气质的体现,即打破所谓的“专业”和“合适”



且当幽默和冒犯,与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相互碰撞磨合时,脱口秀作为语言艺术的价值才更为凸显。


这种语言既不是狡黠的玩笑,也不是硬性的价值输出,而是在表演者的展演和表达,以及观众的参与互动中,让彼此都进行对于“自我”和“世界”的反思和省察。


这是语言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


音乐/
配图/《怎么办!脱口秀专场》
《脱口秀大会》及网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Handyman沙特王储穿凉拖鞋见拜登,扎克伯格上班穿200块拖鞋…有钱男人为啥都爱穿凉拖?跳出内卷往外卷,华为云、阿里云再战东南亚马斯克和胡锡进互怼网友为啥都是乐子人?别啥都往死里逼重回巴黎啥都在涨,只有工资不涨!这波通胀到底该怎么扛过去?拜登感染新冠,白宫面对质疑却支支吾吾打太极,啥都不肯透露??紧急通知:瓶身上有这4个字的酱油,说啥都别买!当心致癌大秀现场,Bella啥都没穿上T台,现场身上喷出一条裙子?!这画风,美绝了[日签] 荣格:往外看的人梦着,往内看的人醒着「美白少了它,干啥都白搭」:想变白,就不能偷懒!魁省正式宣布进入第7轮疫情爆发! 卫生官: 啥都不用做, 继续躺平!毒花强势常年开细颈瓶,历史上最著名的忤逆父母的人法国邮政“作妖”推“电子”邮票,它咋不推“电子”邮件呢?美女网红靠百万富翁男友过上奢侈生活,网友:被分手就啥都不是了...轮胎为啥都是黑色的投资啥都不如投资健康,守护全家少不了这个“身体卫士”孩子“不爱动脑筋”,问啥都说不知道?你很可能忽略了这一点父亲节后记开始了,银行在拼命往外借钱了这个啥都有的网站,打算承包你接下来一周的摸鱼时间。东北老姨为啥都那么喜欢纹全包眼线???和马斯克在德州做了邻居后,啥都没干,钱就来了?高校斥巨资引进的博士,为啥都来自菲律宾美绝了! 大秀现场, Bella啥都没穿上T台, 竟当场在身上喷出一条裙子?!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