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重磅揭晓
北京时间傍晚5时45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率先公布,揭开2023年度诺贝尔奖大幕。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成果与生命健康密切相关,也是历年来最受大众关注的奖项。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Katalin Karikó、Drew Weissman获得,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使得针对COVID-19的有效mRNA疫苗得以开发。
图源:诺贝尔奖官网
他们通过mRNA修饰,对mRNA尿苷上的化学键进行重排,从而使人工合成的 mRNA 能够安全地注射到人类细胞内,为疫苗研发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抗击新冠中为人类争取了宝贵时间。这两位科学家也自2021年起,陆续获得包括拉斯克奖在内的5项 “诺奖风向标” 大奖。
此次,他们将平均分享11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
今年,诺贝尔奖奖金创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时间9月15日,诺贝尔基金会决定:相较于往年,今年诺贝尔奖的奖金增加了100万瑞典克朗(约合65万元人民币),达到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715万元人民币)。外媒称,这将是诺贝尔奖一百多年历史上的最高奖金金额。
为何要提高奖金数额?诺贝尔基金会对此的解释是,这样做在财务上是可行的。截至2022年底,诺贝尔基金会的总投资资本市值为57.99亿瑞典克朗。
这并非诺贝尔奖首次提高奖金金额。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时,每个奖项的奖金约为15万瑞典克朗。在过去15年中,奖金数额曾多次调整。2012年,诺贝尔奖金从1000万瑞典克朗降至800万瑞典克朗,与此同时,诺贝尔基金会启动了一项加强其财务状况的计划。2017年,奖金数额从800万瑞典克朗增至900万瑞典克朗。2020 年,奖金数额增至1000万瑞典克朗。2023年,金额将进一步增至1100万瑞典克朗。
为何诺贝尔奖奖金发了120多年还没发完?据诺贝尔基金会官网消息,基金会有专人负责运作投资等,实现了持续盈利,其资产从1901年的3100万瑞典克朗增长至2022年的57.99亿瑞典克朗,足足增长了170倍不止。因此,也很好地保障了诺奖奖金持续百年的发放。
回顾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数字你知道吗?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1901年至2022年期间总共颁发了113次,有225位获奖者,获奖者的领域大多为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代谢学及免疫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如青霉素的使用,链霉素抗结核病,三羧酸循环,疟疾的治疗工作等。
根据诺奖官网统计,截至2022年,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领域迄已有12名女性获得医学奖,包括中国得主屠呦呦;最年轻的奖得主是来自加拿大的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他因发现和成功分离出胰岛素,在1923年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当时年仅32岁;而年龄最大的则是来自美国的佩顿·劳斯,他在1966年因发现肿瘤诱导病毒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当时已经87岁了。
2015年,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其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奖的中国女性。
近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名单
过去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都颁给了哪些科学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022年,瑞典科学家Svante Pääbo获奖,以表彰他对已灭绝人种的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
2021年,大卫·朱利叶斯( David Julius )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获奖,理由是他们发现了温度和触觉感受器。
2020年,美国病毒学家哈维·奥尔特、英国生物学家迈克尔·霍顿和美国病毒学家查尔斯·赖斯,凭借他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获奖。
2019年,三位科学家威廉·乔治·凯林、彼得·约翰·拉特克利夫、 格雷格·伦纳德·塞门扎获奖,以表彰他们在人以及大多数动物细胞感知、适应氧气的变化机制方面做出杰出的贡献。
2018年,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所做出的贡献。
2017年,三名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凭借他们在研究生物钟运行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成就获奖。
2016年,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凭借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获奖。
2015年,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凭借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获奖。
2014年,拥有美国和英国国籍的科学家约翰·奥基夫以及两位挪威科学家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凭借他们发现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研究获奖。
医脉通综合整理自诺贝尔官网、新京报外事儿等。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