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丨汪航
▌全球仅四人!青年医师解新芳获“未来肾脏病希望之星”称号
近日,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青年医师解新芳受邀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IgA肾病大会上做New Insight into Poly-IgA1 Formation - Two Potential Therapies主题讲座。基于其在IgA肾病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创新成果,解新芳获得由世界IgA肾病大会颁发的“未来肾脏病希望之星”荣誉称号,全球仅四位青年研究者获此殊荣。解新芳深耕IgA肾病领域多年,创新构建了IgA蛋白酶AK183与IgG1-Fc段嵌合体,可持续清除循环中的IgA及肾小球中的慢性IgA沉积。从IgA肾病发病机制到肠道菌群,再到分子靶向治疗,解新芳不断突破创新,取得国内外瞩目的科研成绩。(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陆林院士获第五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
近日,第五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颁奖活动在北京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受邀参加活动并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为表彰和奖励在北京市建设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而设立的荣誉称号,是北京市授予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的最高荣誉。“京华奖”每两年开展一次评选,获奖人数每次原则上不超过10人。
陆林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国际麻醉品管制局委员、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主任,也是我国精神医学领域唯一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脑科学领域的专家,陆林院士参与推动了中国脑计划的实施,牵头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精神卫生与睡眠医学领域研究的发展。(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丁仁彧同志履新
日前,经中国共产党中国医科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258次会议研究决定:丁仁彧同志任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试用期一年)。丁仁彧,男,汉族,198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2020年11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表彰。2021年6月,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前沿
▌揭示梦游与死亡的关系,全球首个前瞻性队列研究出炉
近日,复旦大学营养研究院、公共卫生学院高翔团队,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和哈佛大学合作,在Mayo Clinic Proceedings发表了一篇题为“Probable parasomnias and morality:A prospective study in US men”的论文。
该研究显示,异态睡眠(包括梦游和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和更高的全因死亡、神经退行性疾病或意外导致的死亡风险密切相关。这是全世界第一个关于梦游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高翔为本文通讯作者。
论文显示,可能患有异态睡眠(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梦游)的参与者其体育活动水平较低,睡眠时间更长,而且他们罹患帕金森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均显著更高。
另外,在对年龄、主要的行为生活方式因素、睡眠相关因素、代谢及慢性病风险因素进行校正后,两种异态睡眠都和高死亡风险相关。同时,异态睡眠症状越多,死亡率越高,同时具有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和梦游症状的参与者的死亡的风险是正常睡眠者的1.65倍。进一步分析显示,这部分人更容易因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意外事故而死亡,其风险分别是正常睡眠者的4.57倍和7.36倍。
此外,当单独考察不同的异态睡眠症状时,研究者发现梦游的人死亡风险更高。夜间出现梦游症状的人未来几年的死亡风险比没有梦游的人高58%,其中,因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意外死亡的风险更是高达4-5倍,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梦游症又与痴呆和帕金森病导致的死亡密切相关。这一结果表明,异态睡眠,特别是夜间梦游,可能是神经系统出现病理性退行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科研进展)
▌从羊到人,人造子宫还有多远?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上月19—20日召开儿科咨询委员会会议,邀请新生儿学、新生儿心脏病学、生物伦理学专家和人造子宫研究团队共同探讨人造子宫技术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启动人造子宫人体试验的监管和伦理问题,讨论仅限于使用人造子宫技术作为超早产儿当前标准治疗的替代方案。人造子宫可模拟母体子宫环境,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让胎儿在体外继续完成肺和脑等重要器官发育,其临床应用有望提高超早产儿存活率并改善其长期生存结局。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婴儿早产(妊娠<37周),早产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残疾的最主要原因。尽管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进步显著提高了早产儿存活率,但妊娠<28周的超早产儿生存情况仍然不容乐观。这部分新生儿中约25%死亡,另有相当一部分即使存活也会伴有严重神经认知缺陷或其他慢性并发症。一项针对瑞典25万人的研究表明,78%的超早产儿成年后患有哮喘、高血压、脑瘫、癫痫等疾病,而足月儿中这一比例为37%。超早产儿发育极度不成熟的肺和脑等器官是其死亡或生存不良的主要原因。但与会前各大众和科学媒体声势拉满相比,上月FDA会议结束后,各家媒体对人造子宫前景却三缄其口。FDA公布的会议材料指出,在首次进行人体试验之前,需要考虑几个伦理问题,包括与受试者的预期收益相比,风险是否合理;人造子宫技术给受试者带来的好处是否不劣于现有的替代方案;医生应当如何与早产儿家庭进行对话以征得受试者父母或监护人同意等等。同时,如何称呼人造子宫设备中的个体也是一个问题,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既不是胎儿,也不是新生儿,不同的称谓意味着他们在法律上被赋予的权利不尽相同,CHOP小组为此提出了一个新名词“胎儿新生儿(fetonate)”。此外,因为试验将涉及儿童,根据美国法律,需要采取额外措施以确保安全。委员会建议,可以先在极高风险的早产儿(预期生存率<20%)中进行试验,然后逐步纳入预后更好(例如,生存率在20%~50%之间)的早产儿,并与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以评估生存和长期神经发育情况。( NEJM医学前沿)▌离奇!印度一医院48小时内31人死亡
10月3日,《南方都市报》从印度楠代德官方获悉,9月30日至10月2日,马哈拉施特拉邦一医院有31名患者因各类疾病死亡。据了解,死者中包括16名儿童或婴儿。
该事件在印度引发高度关注。医院方面否认是医疗原因造成患者死亡,马哈拉施特拉邦卫生部长表示,将对如此多患者在短时间内死亡进行调查。
《南方都市报》注意到,马哈拉施特拉邦前首席部长阿肖克·查万表示,除了死亡病例外,从楠代德地区其他私立医院转诊到该医院的另外70名患者“情况危急”。印度国民大会党则表示,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基本药物。(南方都市报)*"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