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军工“巨星”陨落!永别了,伟大的先生!
文|丰 詹
10月8日,成了一个令人沉痛的日子里。
一位中国的“巨星”,在这一天不幸陨落了!
这位国之“巨星”,名叫潘镜芙。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舰船领域专家。
因病医治无效,潘镜芙院士在上海华东医院与世长辞。
1930年1月20日,潘镜芙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
强烈的爱国心,让他从小就萌生了为祖国建造强大战舰的梦想。
抗战爆发后,为躲避战乱,七岁的潘镜芙不得不同家人一道乘着小船逃往上海。
他回忆说:
“到黄浦江的时候是晚上,我看见了一片灯光,都是日本的军舰和外国的大船,没有我们自己的大船、军舰。当时虽然年纪很小,可是我想,如果长大以后能够造军舰多好啊!”
这个想法,就成了潘镜芙“铸舰梦”的起点。
在国弱民敝的战乱年代里,潘镜芙立下宏伟的志向——为国造舰!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艰苦岁月中,他隐姓埋名投入到新中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的设计之中!
他把自己的一生和导弹驱逐舰,紧紧联系在一起。
就为了他自己的“舰船梦”,同时也是中国的“强国梦”,开启了一生的学习和科研生涯。
1952年,他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
工作后,他曾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研究员。
他历任该所副所长兼副总工程师、驱逐舰总设计师。
1995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舰艇设计专家,潘院士为中国的军工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成功主持设计了中国两代四种型号导弹驱逐舰。
在驱逐舰的总体设计、全武器综合作战系统和电磁兼容等高新技术领域,他完成了大量开拓性工作。
在第一代导弹驱逐舰设计中,他首次将舰对舰导弹武器系统,装备水面舰艇。
为武器装备按系统研制,他作了开创性工作。
在主持设计第二代新型导弹驱逐舰设计中,他采用系统工程思想,做到舰船综合性能兼优。
这一做法,实现了作战指挥自动化,大幅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装备选型上,他采用了中国国内新技术成果与引进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
这一选择,促进了中国造船、机电、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潘镜芙将自己的一生,与新中国舰船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正是因为潘院士的卓越贡献,他被誉为“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
他的科研成果,不仅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望。
他的工作成果,不仅体现在那些威武的导弹驱逐舰上,更体现在无数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们心中!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矢志不渝、勇于创新的科学家形象。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勤奋的工作,为我国的舰船科技事业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
他的成功不仅是对他个人才华的肯定,更是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极大鼓舞。
潘镜芙院士的离世,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他的精神和遗志,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敬爱的潘院士,您为国铸舰,超过半个世纪!
在此,我们要向您表示最深切的怀念和敬意。
您的名字,早已深深铸就在蓝色国土上!
早已深深烙刻在,钢铁卫士中!
早已深深铭刻在,一艘艘中国舰船里!
更是永远铭记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永不忘记!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冯站长之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