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翻山进乡,教育是爱的具象
对于老师来说,孩子们的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对于翻山越岭来此的志愿者来说,公益课堂同样“一个都不会少”。依托互联网衍生的数字化教育,不仅能在基础教育之上利用更多数字资源连接外部世界,同时也能够节省大部分教学资源,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与教育鸿沟。
行走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随处可见云雾缭绕、草木葱茏的自然风光。从县城到乡村,这里年代并不久远的建筑,和随处可见的“感恩”字样,无不透露着这座小城灾后重振背后的故事。
汶川地震后,各路爱心人士纷纷奔赴青川参与援建。善意接力的15年间,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人们生活的重建,也见证着许多人、事、物的一路成长。
群山相拥的学校,几乎是这个四川北部的边陲小县里,最大气瞩目的建筑之一。乡村教育在改变,人们对其的关注方式也在改变。
大山里的新难题
小云花(化名)是大院民族学校四年级的一名学生,聪敏、好学,科学成绩特别好,老师们如此评价她。她的家在另一座山的山头上,坐摩托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到达,但偶尔也需要自己走路,大概需要五十多分钟。在山头的一处缓坡处,三间平房并列排开,客厅简单地放置着沙发、火炉。
当被问及长大想做什么,小云花肯定地说是科学家,她说不上来具体是为什么,只是“觉得伟大,可以给社会做贡献”。她的班主任告诉我们,三十多年前自己也在这里上学,那时没有水泥路,单程步行要将近三个钟头的时间。如今摩托和汽车都能上山,生活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乡村生活的改变,孩子们对于大山外的渴望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通过不同形态的网络信息,他们早已听说过“AI”,也知道有一种技术是“自动驾驶”,却几乎没人搞懂过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关系,甚至有人还误认为“自动驾驶”就是汽车的“自动挡”。也有对AI颇感兴趣的孩子读过一些相关书籍,却无法在同学和老师那里获得更多交流和回应,更从未见到和体验过AI技术。
尽管网络上关于乡村学校的报道层出不穷,但当志愿者们真正走进山里时才真正意识到,完备的硬件设施和整洁的校园环境,曾是乡村学校最迫切的需要,当这些问题在新的时代迎刃而解之后,亟待解决的,则是更多隐性的难题。
七佛乡和大院民族学校的云教室,房门紧锁,里面是积尘已久的数十台计算机。设备有了,却因为学校里没有会用的老师,只好暂时搁置。显而易见,这里的师资力量仍旧处于弱势。即便是条件稍好的凉水镇中心小学,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
凉水镇中心小学全校四十余名教师中,近半数即将退休,余下的则多数是90后。作为以教学经验见长的职业,显著的两极分化趋势对于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极为不利。学校通过返聘的方式以老带新,帮助新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局面,但中坚力量缺失造就的结构性问题,仍旧是乡村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
失衡的师资力量之外,孩子们受限的视野也是另一个难题。
大院民族学校里,数学老师李晓莉几乎是扯着嗓子讲课,她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尽管手中有“小蜜蜂”加持,但仍怕同学们听得不够清晰。原本在市区教学的她,因为之前疫情的影响,加上对家乡的眷恋,最终回到了这个小县城。
当她带着学生去市区参加比赛,看到孩子们连酒店里的水龙头都不会开,顿时有些心酸,“这只是很小的事情,很多时候孩子都特别胆怯”。在青川县的几所乡镇学校中,大多数学生没出过市区,仅有少数的学生因为参与学校比赛,最远去到过成都,但也机会寥寥。对于孩子们来说,所有的人都有着相同的愿望:“走出去”。
走入大山的人
当大山里的孩子们,有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他们最需要的是打开眼界,有更多的机会拥抱新的科学与技术。
《金榜题名之后》的作者就曾在书中表达对于乡村学生困境的思考和出路:“学校,只有使学生的前景尽可能免受其社会出身的制约,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教育,不仅应该成为乡村孩子的出路,更应该使他们走出属于自己成长的路。公益课堂的到来,以一种全新的思路,让人们看到,开拓眼界或许不只有走出大山一种途径。
近日,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与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代表共同到访四川省青川县大院民族学校、凉水镇中心小学这两所乡镇小学,将数字化公益课堂带到了孩子们的校园中,作为日常学习的补充。
借助信息化设备,新华三的志愿者们用他们更易接受的方式,为学生们讲述新科技场景、关键技术和基础科学等数字化内容,让科技领域的最新动向传入大山深处,帮助孩子们跨越“数字鸿沟”,用爱与科技守护成长。
当来自新华三集团的公益志愿者走进课堂,面对一群陌生人,孩子们举手投足都是拘谨。“一开始我们还很怕课堂氛围调动不起来,结果他们整个班级都特别活跃,差点控制不住场面。”黄灵芝是新华三的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内部培训师,讲课刚好是她擅长的领域,但给大山里的孩子们讲课,这还是头一次。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AI,黄灵芝在课程里加入许多互动环节,还和队友一起复盘交流经验。“给小孩讲概念,他们可能提不起兴趣,最好是能有互动环节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技术。”黄灵芝对于公益课堂的意义看得很透彻,一节课的时间不一定能讲很多东西,重要的是带给他们一个了解的窗口。
在AI绘画的互动环节,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提出自己的想象,看到自己的“大作”在志愿者输入几个字符后便“跃然纸上”,他们异口同声地发出惊叹。班级上平时不爱讲话的小姑娘,也在氛围的带动下,小心翼翼地举起手抢答问题,赢得全班人的掌声。课堂结束后,孩子们几乎把志愿者讲师团团包围,有的拉着他们的手,有的抱着他们的胳膊,期待他们明年继续来。
不舍的不只有学生,也有新华三的志愿者。这些如数家珍的经历,也成为每个人一份最特别的记忆。
一个也不能少
在七佛小学,眼前的一幕令人触动。二年纪的小学生正在上语文课,尽管偌大的教室里只有三名学生,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组成一个班级进行学习。
实际上,这并非是青川县的个例。近些年来,全国农村在校生和专职教师的人数都在锐减。大院民族学校校长周传山感慨,“学校的教学条件越来越好,孩子却越来越少了。”
尽管乡村学校生源不断减少将成为中国乡村教育的整体趋势,校长、老师、爱心人士依旧为解决学生的教育资源问题做着持续的努力。因为他们始终坚信,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教育,都应当在提高学业成绩、发展认知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他们希望这里的孩子们,都能够更加平等地看到大山之外的世界,哪怕只剩一个学生。
如今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硬件”方面几乎不亚于城市学校。眼前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镇上的学校甚至还配有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电脑教室等。
这些改变,并非朝夕之间促成,而是经年累月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关注和帮助下逐步实现。灾后重建十年后,新华三成立新华三爱心教育基金,在捐款的基础上,通过捐赠云教室、助学基金等,更深入切实地帮助学校提升教育环境和水平。
从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开始的捐款,到爱心教育基金五年援助计划,再到数字化公益课堂,新华三公益项目既是乡村教育的推动力量,也是伴随乡村教育一同成长、不断与时俱进的身影。
新华三的员工不仅能够定期组织校内师生参观成都博物馆、四川科技馆等文化科技场馆,还能依托云屏等智能教学设备,帮助孩子们的学业与生活迎来现代化教育支撑下的全新改变。如今,新华三的教育资助仍在增加,教育资源加速覆盖,越来越多的青川县同学能够享受到基础教育保障带来的幸福与数字化教育带来的意趣。
对于老师来说,孩子们的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对于翻山越岭来此的志愿者来说,公益课堂同样“一个都不会少”。依托互联网衍生的数字化教育,不仅能在基础教育之上利用更多数字资源连接外部世界,同时也能够节省大部分教学资源,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与教育鸿沟。
正如志愿者那句“让AI更有爱”,翻山越岭的AI公益课堂,是志愿者和社会各界力量对每一个乡村儿童的爱的具象。如果说“一个都不能少”传递出了些许对现实的反抗与理想的执着,如今更准确的说法或许应当是“一个都不会少”——有志者能力之内的坚守。新华三和远山基金会的志愿者,便是这样一群人。
走出大山很难,但总有人相信没有一座高山不可逾越。
(专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