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资管机构,怎么到上海投资?指南来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赵心怡
10月12日,在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证监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指导下,由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牵头编撰的《海外资管机构赴上海投资指南(2023版)》中英双版(以下简称《指南》)对外正式发布。
据悉,《指南》系列旨在为有意来上海开展业务的海外资管机构提供政策指引和实务指导。相较于去年,今年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更新:金融对外开放政策、私募基金监管制度、上海金融市场概况、基金行业数据。
具体来看,金融对外开放政策方面,2022年至2023年,一系列紧跟监管政策和“先行先试”举措落地,QFLP/QDLP试点可投范围和外汇管理新政拓展、本外币一体化等跨境投资的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持续优化业务功能、上交所和中证指数的交易体系和估值品类不断发展完善。
同时,新增“互换通”、“ETF通”等互联互通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措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加速。
私募基金监管制度方面,2023年2月24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修订为《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并予发布,优化了登记备案和自律管理工作。
随后在2023年7月9日,我国私募投资基金行业首部行政法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发布,标志着私募基金监管进入新阶段。同时,在新的法规政策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私募基金备案的规范要求也得以进一步细化。
上海金融市场概况也有了一些更新。2022年金融业占上海GDP总量达19.3%,约8627亿元,占比近五分之一;上海市金融市场成交总额293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成交额分别增长7.6%、12.6%和23.8%。
截至2022年底,上海证券市场首发募资额全球第一,现货黄金交易量、原油期货市场规模等均位居世界前三;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总数增加到1736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539家,占比超30%。截至2022年末,38家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证券管理人中有32家落户上海。
还有基金行业数据的更新。2022年底,全国公募基金管理机构有156家,在管各类基金产品10576只,管理规模26.03万亿元;上海公募基金产品4060只,管理规模9.46万亿元,规模全国占比为36.3%。
存续的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3667家,存续私募基金14.5万只,管理基金规模20.03万亿元;以上海为注册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有4410家,管理基金数量4.15万只,管理基金规模5.05万亿元,规模全国占比为25.2%。
《指南》提到,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前景巨大。中金公司财富报告显示,2022年末,中国私人资产已达440万亿元。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私人银行财富报告》也指出,2022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到278万亿人民币,2020-2022年复合增速为7%,其中2021年增速仍保持两位数11%增长。预计到2024年底,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将突破300万亿。
此外,上海作为金融市场体系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聚集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黄金、期货、保险、票据、信托等各类市场,为金融资产特别是人民币资产高效配置提供了良好平台。
《指南》还提到,上交所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证券交易所和全球最活跃的证券交易所之一,拥有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品4大类证券交易品种,市场结构较为完整。同时,上交所不断加深与境外主要市场的互联互通,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
审核:许闻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