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从鸡飞狗跳到母慈子孝

从鸡飞狗跳到母慈子孝

教育

Hello~「不焦虑来电」专栏来啦~往期学员会在这里分享自我成长故事。以后每周我们都会和大家定期见面,今天的成长故事来自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第二年学员。


由于工作原因,我和先生长期和孩子异地,直到孩子6岁时我才回到孩子的身边。在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的陪伴下,我和孩子的相处,经历了疏离-激烈冲突-缓和的过程。在此把我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写下,看看能否给想要增进亲子感情的父母们一些借鉴。


一、亲子关系比一切都重要


刚回到孩子身边的时候,孩子对我是若即若离的。带她出去一起玩的时候很开心,可每当生病时,或者当我想抱抱她亲亲她的时候,孩子对我都是拒绝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常直呼妈妈的名字,给妈妈起外号,故意惹妈妈生气;当孩子不听话,我训孩子的时候,她甚至会还手。让我感觉自己非常不被尊重。


我十分焦虑,有种有力气也用不上的感觉。有时候甚至觉得,既然我们的亲子关系这么疏离,那就疏离下去,放弃算了。


在不焦虑父母的课程中,听景芳老师分享了亲子关系的几种形态,她说道,生活中真正的疏离关系其实非常少,孩子有时候说讨厌妈妈或者打妈妈,可能只是因为孩子还不懂得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这正是我们教会孩子正确对待情绪的契机。


听了这番话,我暗暗告诉自己:“孩子和我有温馨的共处时刻,我们并不是疏离的。我要相信孩子的内心是爱着妈妈的。”



在一次线上见面会中,我向景芳坦言了自己面临的种种困境:孩子对妈妈说脏话、上课走神、一学习就犯困等等,景芳就我的情况认真地解答了我的疑惑。她告诉我,相比起我提到的各种问题,亲子关系才是真正的重点。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分居两地,对亲子关系有较大的影响。


她建议我两步走:第一阶段是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加亲近,能够感受到更加稳固的情感连接,第二阶段是凭借稳固和亲近的亲子连接,去感受孩子现在遇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


我提到的问题都是表象,在表象的下面,有可能是心理问题,也可能是孩子对于学习不太自信,还可能是来源于孩子跟老师有一定的情绪、情感上的对抗等等。而这些表象下面的问题,需要妈妈对孩子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甚至是跟孩子的沟通交谈,才能够更加确定问题之所在。


这段话让我醍醐灌顶,当我把注意力从“焦虑”转移到亲子关系上,事情慢慢开始起了变化。


二、我所做出的改变



1. 关注优点,忽略缺点。


当我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优点上时,会发现处处是惊喜。比如,以前孩子经常上课玩橡皮泥,我没少数落她,孩子也很不开心。暑假期间,她用放大镜将太阳光聚焦在彩泥上、橡皮上,然后得意洋洋地告诉我她的发现:哪种泥很快就会变软、哪种泥用阳光加热之后反而变得更有弹性;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会自己设计小实验了!


再比如,孩子每天坚持跳绳,从刚上一年级的一分钟六七十个,越来越快,变成一分钟200个,轻轻松松!给孩子买的《十万个为什么》,孩子津津有味的一动不动地看了几个小时,我心里暗暗惊讶:“这是那个容易走神的小家伙吗?”


看来,孩子身上所谓的“缺点”,只是大人的误解而已。当父母真正用心观察孩子的需要,给孩子提供她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时,孩子身上的优点便立即展现出来。




2. 减少对孩子的打骂


以前的我,一旦孩子不听话,就会忍不住发脾气,气急了甚至上手打,每次都弄得家里鸡飞狗跳,最后孩子哭哭啼啼,我也郁闷难过。当我开始聚焦在“修复亲子关系”上,开始反思自己:打了孩子之后,孩子改变了吗?答案是没有,反而,让孩子学会了以暴制暴,和我双人对打。


打孩子这件事情,本质上是大人用体力优势欺负小孩子,如果将来她长大了,比我强壮时来打我,这是我期望的结果吗?显然不是。


我深深地反思,为什么我会忍不住要打孩子?我回想起了小时候被妈妈用戒尺打手的场景,充满了委屈和不甘。我突然理解了心里那个小时候被打的自己,也理解了面前这个被我打的小女孩。我决定要做一个温柔的、慈爱的、让孩子一想起来就微笑的妈妈,我要改变这种暴力的代际传承。


现在的我,尽量多和孩子沟通。当孩子发脾气大喊大叫时,我会柔声告诉她:“宝宝,你这样喊叫妈妈听不懂。你能告诉我你需要什么吗?我们好好说话。”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打人、骂人、大喊大叫,都不是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我是妈妈,我必须用这种温柔的坚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沟通。



3. 明确目标,日积月累


以前,每次我想要陪她复习课文,或者帮助她学习生词的时候,孩子都避而远之。我问孩子:“妈妈很愿意帮助你进步,可是为什么你不愿意和妈妈一起学习呢?”孩子说:“妈妈,每次你陪我做作业,做完了一项又来一项,总也没个尽头,你总是这样,我都没法玩了”。


以前的我总是贪多,总觉得孩子学的不够认真、不够踏实。每次孩子做完作业,我都要给她讲讲每道题的思路。经过反思,我发现这只是满足了我自己对于“已经尽力帮孩子复习了”的感觉。在孩子一年级时,更重要的是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建立日积月累、日拱一卒的好习惯。


于是,在学习上,我减少了学习量。和孩子约定,每天语文、数学、英语分别学习哪些内容,学完了我们就休息。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有时候孩子能够自觉地完成家长布置的作业了。虽然不能和学霸相比,但孩子能够主动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惊喜。




4. 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为了让孩子学得开心,真是绞尽脑汁。比如,当孩子学习除法时,我拿了12个小糖果,让孩子分成3份,分成2份,告诉她,除法就是平均分的过程;孩子饶有兴趣地拿着糖果分来分去,兴起之时吃两个,玩得不亦乐乎。


再比如,让孩子扮做小老师给我讲课。陪孩子复习生字的时候,我一笔一划写下来,孩子说:“妈妈,这个笔画你写错了,我们老师说了,宝盖头的点要和这一横连起来”,纠正妈妈错误的笔画,我称赞她:“宝宝,你能指出妈妈笔画上的错误,说明上课用心听了,听懂了,才能讲得出来,妈妈给你一个大大的赞!”



5. 多和老师沟通,家校共建


除了在家里观察孩子,也要多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因为很多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里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学校里,和班级里的同学们的相处情况、当众讲话的能力、上课是否认真听讲、听不懂的能不能及时问老师、遇到困难会不会寻求帮助等等,都需要和老师充分的沟通才能了解到。


举个例子,有一天回到家,孩子说她座位调后了一排,看不见黑板,让我和班主任老师说一声,换个座位。我对班主任老师说了孩子的诉求,老师说:“没问题,您让孩子周一直接来找我吧”。结果,一连几天孩子都没有去找老师。我每天都问孩子:“今天找老师了吗?”孩子说没有。我告诉孩子:“你想要做什么事情,那就自己去争取。妈妈已经问过老师了,老师说没有问题,让你直接去找她。你想换个座位,那就勇敢地去做”。孩子最终鼓起勇气换了座位,对她来说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突破吧。



经过一年多的改变,现在我和孩子的关系,从最初她不愿意我陪她睡觉,到每天都由我陪;从最初的什么都不告诉妈妈,到现在睡前给妈妈讲在学校发生的趣事,虽然亲子关系还没有进入到亲近和稳固的阶段,但相比以前有了进步。


谢谢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的队长和小伙伴们,陪伴着我一路走来。我又连报了第二、第三年的课程,希望通过对孩子、对自己更深入地理解,去构建更为稳固的亲子关系,做孩子成长路上的脚手架。



带娃不易,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用科学的分析,理性的判断,让父母和孩子产生更好的情感联结,给各自找到更好的通往对方的桥梁。欢迎加入我们~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五天体验营来啦!

完成体验有机会领取

一套价值149元音频课。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什么?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童行书院建立的父母共学社群。希望在喧嚣世界里营造一个安静的角落。在这里有共同学习的心理学内容,有温暖共建的思考氛围,也有日常育儿的有益沟通。希望让父母获得更多有关成长的知识,获得自我剖析的方法,也希望孩子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获得更长远的学习方法。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如何学习?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采取“领读书籍+共学讨论”的方式,每两周围绕一本心理学、教育学书籍展开共学。课程内容包含书籍领读音频、原文精选阅读音频、讨论总结音频,理解问题、学以致用、学而思辨内容讨论,思考作业。更重要的学习来源于俱乐部队友之间的讨论和思考。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包容环境,可以让平时得不到疏解的困惑得到聆听、理解、肯定和解决方法。


作者 | 百事可乐


金融人,两个孩子的妈妈,心理学爱好者。在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细品人生千滋百味。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