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警告:第一次核打击目标是这里
作者 / 林海东
去年9月颁布的朝鲜核武力政策法令中,规定了核武器使用的“二原则”和“五条件”,其中,第一个使用条件是朝鲜“遭到或被判断为即将遭到核武器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时”。这就把核武器的使用门槛降得很低。以上是今天话题的背景。
10月9-10日,美国罗纳德·里根号航母领衔的第五航母战斗群(隶属美军第七舰队)与韩日海军舰艇在济州岛附近公海海域进行“海上拦截与反海盗”演习。此前的9月30日,里根号航母还与韩日海军在韩国东部海域进行过联合反潜演习。在上述演习结束后,里根号及第五航母战斗群于10月12日驶入韩国釜山作战基地,并将在那里停留到10月16日。这是里根号自去年9月以来第二次抵韩;也是继3月尼米兹号之后,美军航母今年第二次进入韩国。
作为美国的战略资产,里根号进入韩国,属于“增强延伸威慑例行可视性”的范畴。在近期朝鲜相对安静的前提下,里根号及第五航母战斗群此次前来“延伸威慑”目的何在,是个问题。鉴于朝鲜在8·24军事侦察卫星第二次发射失败后宣布将于10月第三次发射的情况,里根号此来是否与朝鲜卫星发射有关,是需要关注的事情。我的关注点不在里根号,因为“延伸威慑”已是常态化行动,里根来还是尼米兹来,航母来还是核潜艇、战略轰炸机来,其实差别不大。我更关注的是,朝鲜是否会在近日第三次发射“万里镜-1”,以及是否继续使用“千里马-1”;因为这将决定朝鲜是否宣告其核反击体系的建成,以及后续与之相关的更广泛行动,比里根号表现出的“延伸威慑例行可视性”重要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迅速对里根号航母进入釜山基地做出了反应,虽然反应的层级不是很高——
10月13日,朝中社发表评论,题为《美国应负责核战略资产部署所产生的后果》,矛头直指里根号。朝中社评论认为,美国将“足够打一场战争”的里根号核动力航母战斗群进入半岛,表明“美国的对朝核攻击企图和实行进入了有系统的、可见的最为严重阶段,核战争爆发逐渐成为现实”,重申美韩方越过“红线”,并提醒美国,其“庞大的战略资产驶入了太危险的水域”。这些都不新鲜,因为这是朝鲜今年以来已经多层级、多角度反复表达过的观点,目的大致有两个:一是威慑对方不要妄动,二是给自己发展核导计划攒借口。
在这篇老生常谈的朝中社评论中,最值得注意的,其实是它引用朝鲜核武力政策法令中核武器使用五条件的第一款,明确列出了朝鲜核武力“最具威力而迅速的第一次打击对象”,即“美国以‘迷幻药’用于其追从势力的‘延伸遏制’手段和盘踞在朝鲜半岛及其周边的恶之本营”(朝中社官方中文版)。朝鲜的表达一如既往地绕,它的官方汉译也一如既往地别扭。简言之,朝中社这段话其实包含了三层意思——
1、里根号航母的“延伸威慑”已经具备了触发朝鲜核武器使用五条件第一款的条件,只看朝鲜如何判断。
2、朝鲜第一次核打击的对象,是包括航母在内的美国战略资产以及驻韩、日美军基地。
3、美国为韩日提供的“延伸威慑”不好使。
这三层意思属于常态化复杂的朝鲜式表达。通俗一点儿讲,基本模式像小孩子或怂人打架,一手指着对方的鼻子说狠话(上1),另一手握着拳头摆出一副打的架势(上2),但一通狠话之后,最后一句准是“你给我等着”或者“你不行”(上3),意谓下次看我怎么收拾你,或者回家码人儿找帮手。模式是老套路,但这次拳头的指向却是比较新,既不是以前那种直接指向美国本土,也不是泛泛而论的“危险水域”、“悲惨遭遇”,而是列明具体对象。这种变化,有点儿把作战计划打开给你看一眼的意思,告诉对方我要打你哪里以及用什么打,但不说什么时候打,只是说了个核武器使用条件,等于又挂起了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种狠话有用吗?历史经验证明,没用。为什么还要说?历史经验证明,威慑对方以及给自己的行动找借口。也就是说,朝鲜此次在美国航母等战略资产和驻韩、驻日美军基地上画了个大红圈儿,仍然是警告对方别妄动和为自己接下来的行动找借口的老套路。那么,它接下来将以什么行动应对?远看,是进一步发展核武力,体现核武力政策宪法化的威力;近看,似乎与10月第三次发射军事侦察卫星有关。
10月10日,劳动党建党78周年纪念日当天,朝中社发表了署名“国家航空航天技术总局研究员李成进”的文章,题为《美太空军部署行动意在发起先发制人的侵略战争》,文章重点在于阐明军事侦察卫星是“保证我们国家安全利益和生存权的不可或缺的战略选项”。把李成进这篇文章和10·13这篇朝中社评论联系起来看,事先预告的军事侦察卫星10月第三次发射似乎已经近在眼前了,比如里根号及第五航母战斗群16日驶离釜山次日。
顺便提一句,朝鲜对外回应的层级是很分明也很讲究的,依次为——
1、金正恩的“国务委员长声明”(最典型的例子是2017年9月骂特朗普是“疯老头”)及其各种重要讲话或施政演说,其中还包括金与正的各种“受权”谈话。
2、高等级回应则包括金与正谈话、各党政军大老(含各分管高层、各相关部门首长)谈话,以及军方、外务省等相关部门的声明、立场等。
3、外务省及相关部门的副相、局长、发言人谈话。
4、朝中社评论、《劳动新闻》社论。
5、发表于朝中社、《劳动新闻》等朝媒的各种署名文章。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4和5层级。众所周知,朝中社是朝鲜国家通讯社,《劳动新闻》是劳动党中央机关报,代表的都是官方观点;它们发表的各种署名文章亦然。但4、5层级的回应是可进可退的,因为朝中社、《劳动新闻》还有一层“媒体”外衣,可以把话说得更狠更过头,有用时代表官方立场,想收回或转圜时则代表媒体或个人观点、文责自负。但4·5层级的回应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些低层级回应很多时候是朝鲜想对外传递的真实想法。所以,10·13朝中社评论才会越俎代庖,替军方在美国战略资产和驻韩、日美军基地上画了个“第一次核打击”目标的大红圈儿,但朝鲜官方、军方却都可以不负这个责任,毕竟朝中社不是人民军总参谋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