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专业影评人口中却一文不值,烂番茄指数只有58%。只不过,当发行权卖给福克斯公司后没多久,后者就被迪士尼收购。因为迪士尼,《自由之声》被放在放在架子上积灰了五年。不想让作品一直被耽搁,制片公司又将发行权买了回来。这一来一往,本就不富裕的公司,手中资金更是所剩无几。于是通过众筹,获得了500万美元(约3600万人民币)的宣传费。可没想到,上映是上映了,但并不是你想看就能看到的。很多美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在看电影时出现了各种问题。很多人发现,自己准备购买电影票时,《自由之声》的场次几乎都是显示售罄。不过,即便遇到了如此之多的问题,《自由之声》依然很卖座。在北美的票房,打败了同期上映的动作大片《碟中谍7》。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乎所有专业影评博主,只字不提相关信息。在女孩即将惨遭侵害之时,一个人冲了出来,暴打恶魔,救走了她。蒂姆是一名美国国安部特工,专门负责监控与抓捕传播儿童淫秽视频的罪犯。直到一次行动结束后,在整理资料时看到了一个变态拍下的视频。因为这个视频,蒂姆决定尽自己一切能力,拯救那些被贩卖给恶魔的孩子。他假扮恋童癖,从「同道中人」口中套出被贩儿童的下落,成功救出一名失踪许久的男孩。又从这个男孩处得知,她的姐姐,也就是开篇提到的女孩也下落不明。并且有一个犯罪团伙,专门进行拐骗-贩卖-提供色情服务一条龙产业,就在哥伦比亚。假借建立「儿童色情俱乐部」之名,设下圈套,试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在你脖子上挂一块磨石,然后把你扔进海里,都不及你应为这些小孩子的其中一个所遭受的罪。即便正义赶到,还是无法改变许多孩子遭受贩卖、侵害的事实。甚至片中美国警方突袭「儿童色情俱乐部」的画面,几乎与真实影像资料一模一样。片中蒂姆因为官方阻碍自己的营救行动,直接辞去工作。现实中的蒂姆,为了打击遍布美国与中南美各地的儿童色情犯罪集团,专门辞去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工作。他还特意成立了一个名为「地下铁路行动」(简称:OUR)的公益组织。电影中被救出的小男孩脖子上所戴的,就是这个组织的项链。据说,OUR成立八年以来,已经成功救出了3000多名深陷炼狱的儿童。按理来说,如此正向的故事,不应遭遇前文提到的那般待遇。不论是电影的主演,还是人物原型,他们都是一个名为QAnon(又称为:匿名者Q)运动的参与者。主张在美国现任政府内部中,建立一个「深层政府」:由犹太金融家、资本寡头、好莱坞精英组成的集团掌控。加之,电影中的美国政府在面对营救儿童的事情上,一直是以消极、拒绝合作的「反面形象」示人。《滚石》杂志发表文章《〈自由之声〉是一部为患脑虫病的爸爸们量身打造的超级英雄电影》的副标题为:这部带有匿名者Q色彩的关于贩卖儿童的惊悚片,旨在迎合满脑子阴谋论的婴儿潮一代的感知。除此之外,本片投资者之一的法边·马塔,在电影上映没几天,就因「绑架儿童」而被逮捕。
同时,OUR组织也被爆出各种丑闻,其中不乏蒂姆本人被7名女员工指控性侵。
这个话题太恶心,不适合拿来应酬。
但每年确确实实有超过200万个未成年儿童被迫堕入地狱深渊。
美国是最大的人口贩卖目的之一,也是最大的儿童色情消费国之一。今天,全世界奴隶人数史无前例,甚至多于奴隶制合法的时代。而是进一步叠放在儿童贩卖与性剥削的邪恶产业链之上。片中那些被拐走的孩子,无一不是来自中南美的贫困家庭。而「享用」他们的,要么是白人,要么是一些富豪黑帮。你知不知道去年一年,网络上就新增了2200多万张儿童色情图片。这样的兴趣取向,也许和现在社会大众审美趋向低龄化有关。电影中,人贩子都是用选拔童星的借口,正大光明地将孩子从父母手中领走。他们给父母看的童星宣传册中,都是一些打扮成熟的孩子。人贩子解开孩子的扣子,散下他们的头发,让其在镜头前做出一些带有一定暗示的动作,就更加顺理成章。今年有韩国知名娱乐公司JYP在美国推出13岁女团成员。还有很多娱乐公司在招募练习生时,年龄下限是2013年出生的孩子。有人负责拐骗,有人负责运送与看守,还有人寻找客源并促使交易成功。如此复杂且涉及面广阔的犯罪行为,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所闪失。这两点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那个著名美国「萝莉岛」事件。臭名昭著的商人爱泼斯坦,打造了一座充满「童真梦幻」的岛屿。他们在这里获取快乐,并回以爱泼斯坦权利与金钱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