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中学生校内自缢身亡:千万别让我们的孩子,活成一座孤岛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10月10日,成都高新区某中学学生向某某在校内自缢身亡。
三天后,当地官方发布情况通报:
公安机关经调查取证,认定向某某为自缢身亡,排除刑事案件。
经调查,向某某有自伤的言行和疤痕,未发现针对向某某的校园霸凌行为。
向某某父母及亲友到区公安分局查看了现场视频,对调查结果没有异议。
在这最后的交代里,有孩子父母的悲伤,有校方老师的惋惜,也有社会力量的反思。简单几句话,给这个年轻的生命画上了终止符。
但这件事不应当不了了之,我们的追问不是为了谴责父母或老师,而是希望避免再有类似情形出现,希望不会再有任何原本应当尽情绽放的生命,却早早凋落。
向某某为什么要自杀?“自伤的言行和疤痕”指的是什么?父母和老师有察觉到什么不对劲吗?他又为什么选择要在学校自杀?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
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或许永远都没办法知道了,但今天想跟大家讨论另一个可能被忽视了的问题:
陷入困境时,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选择向父母求助?
最近上热搜的另一件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儿启发。
刚上初中的女儿不适应寄宿生活,一到晚上就会很伤心,甚至每天都躲在被窝里哭。
她一边和妈妈说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一边不停道歉,还说希望能像小学时一样走读,每晚回家睡。
妈妈的回应是什么呢?
“每个人都要有一段适应过程,谁都不可能(一上来就)习惯。”
于是女儿又说了一遍“对不起”。
等到第二张截图,女儿已然变了态度:“你不要哭,我寄宿。”
接着又像安慰孩子的口吻说道:
“你好好工作,我好好学习。”
“你不要哭,我好想抱抱你。”
妈妈没停,又发来长长一段:
“妈妈没有能力买房。”
“你爷爷年纪大了,怎么接你?”
“你为什么总是不能理解我?”
对某些家庭的孩子来说,这就是自己向父母求助的结果。
冒着风险,或是满怀信任与赤诚,把自己的无助、痛苦、脆弱分享出来,忐忑又期待,可收获到的是什么呢?
虽然只有这些聊天记录,但不难看出来,中间大抵是妈妈情绪崩溃了下,以至于年幼的女儿需要藏好自己的情绪,反倒像个成年人一样安慰妈妈。
说教、卖惨、责备,这几乎是一些父母回应孩子的“必备三件套”:
“早跟你说了别这样做,不听我的,活该!”
“是爹妈没能力没本事,不能给你提供更好的条件……”
“TA怎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啊?你是不是先招惹TA的?”
每多听到这样的话一次,孩子主动和父母求助的意愿就弱一些,TA对父母的信任也减一些。
等到那扇沟通的门彻底关上,孩子遇见天大的事情,也不会把父母当做是自己的退路和底气。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养育一个孩子都不是件轻松的事,父母有其不容易之处。
就像前文这位妈妈,藏在抱怨和诉苦背后的,是寄人篱下还要看兄嫂脸色,是担心爸妈身体却又不得不麻烦他们,是丈夫缺位,她必须一个人给女儿撑起一片天。
但我们作为成年人,不能把生活的苦水倒到孩子那里,不能要求一个几岁、十几岁的娃娃反过来体谅我们,甚至TA一旦不如我们意,我们就说TA不听话、不懂事。
这样的大帽子一扣,孩子表面上可能不哭不闹不争不抢了,却很容易孩子非常容易陷入无边无际的无助感和孤独感中,不知道自己可以求助什么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情况该请求帮助。
长此以往,孩子要么会生出非常固执的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成,“废物一个”;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没办法相信任何人,有一种咬牙切齿、恨全世界的“万事只能靠自己”。
去成为能为孩子遮风挡雨的父母,而不是成为孩子的风雨。
#女儿一直在说对不起#上了热搜以后,也有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
有人说自己读寄宿高中时情绪也经常不太稳定,那时还要靠学校的公用电话才能联系到爸妈,得排好久的队才能打上几分钟电话。
有一次和妈妈通话时,他也一边发泄情绪一边道歉。
所幸的是,这位妈妈既没有责备儿子,也没有忽视他的情绪——第二天,她就坐着高铁赶来,接儿子出去玩了一整天。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父母是否必须立刻抛下手边所有事情赶到孩子身边陪伴TA,而是父母能否看见并接纳孩子表达出来的痛苦、脆弱和无助。
也有网友分享说:“妈妈一直是我最大的底气和勇气。”
女孩说自己读书时遭遇过校园暴力,之所以现在还是开朗乐观的性子,热爱世界也愿意表达,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妈妈:
“我什么都愿意和你说,是因为我知道你会给我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或者建议。”
在聊天记录截图里,妈妈说父母给孩子解决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世界有义务有责任”。
然后又提起自己前两天说的“你还有妈妈可以沾光”,一是希望两个人都能好好珍惜这段母女情,二是希望趁自己还有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尽可能地表达自己对女儿的爱、体会女儿对自己的爱。
她紧接着说起自己的妈妈,也就是女孩的姥姥,少言寡语,只知道辛苦干活,两代人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流。
女孩的妈妈如今望着自己妈妈的背影,不知道她这一生喜欢吃什么,有什么想买的东西,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但凡我了解你姥娘一点点过去,一点点思想,我也没有遗憾。”
你看,在“孩子什么都愿意和父母说”的表象背后——
是父母愿意接住孩子的情绪,共情TA的感受和为难;
是平等和尊重的沟通方式,日复一日地保住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是父母对自己的成长进行觉察和反思,并慢慢改变自己和子女的沟通方式;
是父母将心比心,愿意把自己的遗憾和后悔讲给孩子听,不会强撑着要维持什么所谓的“家长权威”;
是父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有思想、可以对话的个体,不是什么事都可以直接替TA做决定的附属品。
做到这些确实不太容易,但至少是一个方向。
如果我们不想日后对着孩子紧闭的房门感慨什么“青春期”“叛逆期”,或者一家人吃饭时氛围沉闷,相对无言;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永远都能是孩子的后路,孩子永远不会觉得孤苦无依,那就试着朝这个方向努努力吧。
或许在这里你就能找到答案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订阅课程↓↓↓
作者介绍
灯,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