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豚系”女明星闫妮,是多少人羡慕的精神状态?明星2023-10-30 06:10*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文| 维舟恐怕闫妮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因为漫不经心的“走神”而在这段时间重新小小地走红一下。不少人注意到,这位女明星在公众场合露面时,似乎经常有点不在状态。发布会上她忘了词,还问:“我演的是什么?”路演时面对主持人的问题,她闲扯了几句后扑哧一笑:“你刚刚问我什么来着?”8月份,她和黄渤为了给新片做宣传,一起上刘畊宏的跳操直播间,所有人都在卖力地跳操,只有她一副灵魂出窍的样子,像是刚喝了二两白酒。有人因此戏称为“微醺系美女”,就是那种反应慢半拍、心不在焉、迷迷瞪瞪的状态,仿佛整个人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和她演过对手戏的沙溢则很早就说她“不是迷糊,而是总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演员兼导演高亚麟曾在《家有儿女》中出演一贯好脾气的国民爸爸夏东海,但连他都抱怨闫妮是个“大迷糊蛋”,跟她合作,“你会疯了的,导演也会疯了的”,听语气也能知道曾经受害不浅。多年前一次受访,闫妮回忆自己总把剧本丢到不知哪儿去了,然后就拿别人的剧本写自己的名字。网上有人说,学生时代看到这里,“当时只觉得这剧组关系真好,现在却忍不住担心那些被拿走剧本的其他演员怎么办”。当然,支持她的人,强调她只是在前期配合、后期宣传这些事上迷糊,高亚麟虽然吐槽她迷糊,但也说:“只要一开机,她一个字儿不带错的,这是个天生的演员。”然而反过来说,这还是难免让人觉得,和她合作可不容易,因为开拍时她表现出了专业,可是在没有开拍前的准备她的配合度就很差,完全没状态。对手戏,那应该是相互的吧,不是光一方给她搭戏,她也得帮对方搭戏,但她不需要对方给她预热,开拍就能自己进状态,那对方在戏前看来也完全指望不上她。按理来说,这很容易被看作是一个演员“不敬业”的表现,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她这样迷糊而散漫,反倒赢得了无数人好感。这就值得认真想一想了:为什么这么多人羡慕这样一种精神状态?这里比较耐人寻味的是,同样是演戏不敬业,很多流量明星不但没有因此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广受吐槽,成为黑点。这里面的区别可能在于:闫妮展现出的状态是,没有刻意想红,而是把一个演员最核心的工作做好了,别的似乎不太在意;而很多流量明星,无论是天赋还是努力就没体现在演戏上,别说散漫了,恐怕就算是努力也没戏。这么一对比,闫妮算是“不拘小节”,但“大节不糊涂”。人们之所以觉得她可爱,也是因为这是自然而然流露。她曾说“我算什么腕,最多就是个毛贼”,网上因此有人妙评:“她有种水豚的既视感,就是今天没死那就活着的那种感觉。”相比起以前那种“致富光荣”的狂热成功学气氛,这真是一种惊人的社会心态转变。对新的一代人来说,那个闪闪发光的“成功”不但遥不可及,甚至可能是一个陷阱,因为要摘取这个果实不仅风险不小,而且得吃太多苦,搞不好得不偿失。既然如此,人们很自然地觉得,还不如放弃不切实际的欲望,随意一点,能过活就行了。借用荣格的心理学术语,这是一种“退行的诱惑”,透露出无意识的大众理想:我想活成一个宝宝,不需要辛苦讨生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这么随意,周围人还觉得我怎么样都特别好,那就更妙不可言了。对近年来那种让人苦不堪言的“内卷”气氛来说,这确实不失为一味解毒剂,本身就表明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开始厌倦“内卷”了。现在,人们想要得到的已经不是伴随着成功而来的什么物质奖励,而是一种不受限制的内在自由,也就是说,在生活基本需求得到一定满足的基础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这意味着当事人令人羡慕地拥有一个不受外部影响的稳定内在自我(“不管你们怎么看,我就是我”),活得相当自信而洒脱,并且没有被生活欺负过,因为你可想而知,如果自己“松弛”之后一再遭受打击(比如丢了工作),那这样的状态显然是难以保持的。为什么这种松弛、自由的感觉对如今的很多人如此充满吸引力?这恐怕是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嵌入”在特定的社会角色中,只能遵照角色要求按部就班地度过每一天。这对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但却意味着个人欲望和情感表达遭到了无形的压抑,因而人们不可遏制地产生了一种隐秘的冲动,那就是摆脱沉重的义务,去过自己的生活,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在我们的社会里,要达到这样的状态,要么是一种特权,要么就是当事人“自我边缘化”了。“正常人”可能会生活得很焦虑,小心翼翼地唯恐做错什么,因为获得社会的肯定对他们而言至关重要,但处于社会顶层和底层的人,却可能对此都不当回事——前者超越于规则之上,也不在意一时的得失;后者则彻底放开了,反倒也不受规则约束,就像传说中的济公,之所以能疯疯癫癫、自由自在,因为没人能用正常人的标准去要求他。《武林外传》剧照看看古代的隐士、修仙者、水浒英雄,就知道这种特殊意味的“自由”,在中国文化里有着多么深厚的根基,然而,那却是以一种否定的行为表达出来的消极概念。因为人们想要的其实是一种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的“随心所欲”,类似于“随便怎么样,我自己高兴就好”。客观地说,这确实是与一种反专业化的倾向,看起来倒是很潇洒,如果这事自己感兴趣也能做好,却无法保证状态总是在线,这就给人感觉飘忽不定,很难有稳定的预期,而“专业精神”本身就意味着“不管自己的状态如何,必须把事做好”的态度。有位日本演员说过,哪怕是家里刚遭遇什么悲痛的事,但不能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没人需要知道你这些私事,该干嘛还得干嘛。不难想象,和这样的人合作会省事很多,因为你不用担心他们会砸了场子,至少不会差到哪里去——然而,这种“认真克己”的职业精神却正是许多人内心所抵触的,也许周围的同事朋友是很靠谱专业,但很多人却希望自己扮演散漫的水豚。麻烦的是,有些宝宝自己随意,还想被人无条件奉承照顾,那这相当于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了别人痛苦的基础之上,最终是别人在承受代价。也因此,闫妮这样松弛自如的精神状态虽然让人羡慕,但网上也不乏有人说,“我可不想要这样的同事和朋友”,毕竟和这么不靠谱的人相处,最后大概率是自己倒霉,到头来这种人留下的烂摊子,你还得帮着擦屁股。仅仅指责年轻一代“缺乏抗压能力”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水豚的一个特点是:虽然散漫,但没有攻击性,相当友好,这种人至少没什么破坏性,只是需要更多自由空间。想要松弛自在也是人之常情,如果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那组织就有必要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把人当人看,用起来别太狠,尽可能地别让他们把精力耗费在自己不喜欢的琐事上,这样才能让人“玩中赢”,达到一个最佳状态。《我的解放日志》剧照这样说来,也许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握好那个分寸:谁都想要随心所欲、无忧无虑,但前提是你不能影响别人。私底下,你爱怎么放松都可以,工作中当然也有权自由挥洒,只要你不牵连到别人,并自愿承担后果。活在当下,谁没有压力?我们都需要活得松弛、自在,找到解压的办法,但不能解压的结果是让亲友代为承受了压力——这不仅仅是“为他人负责”,也是因为,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你才能更不受干扰地做回自己。所以你看,“做宝宝”也需要有边界感。排版:空豆/ 审核:然宁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大家都在看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