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身份困惑: 两国之间的我到底是谁?
1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背景吧:我八年级来到美国,读了两年寄宿美初后去了美高,今年是第二年。三年前第一次来上学时,我拿到了绿卡跟着妈妈和弟弟移民到新泽西。以前在北京和上海各生活过六年。我认为我现在所处的位置很微妙——既不能把中国称为唯一的家,也不能算是美国土生土长的ABC。被两国夹在了中间,导致我对家和归属感没有概念,有时候会开玩笑说我永远的家就是全家便利店。在美国,我能很强烈感受到自己中国化的一面;在中国,又明显察觉到“美国化”的自己和身边人不一样,在两边都不是纯粹的如鱼得水。
我找不到可以定义我、使我有认同感的集体,也因此产生了一些对自己身份的困惑。强行假装成为并不是我自己的人,排斥一部分的我。或许很多留学生或第一代移民也会遇到相似的挣扎,要是我的故事能对你有帮助就更好了!
我现在的“家”:Princeton, NJ
我对自己身份的思考开始于这个夏天。在美国上夏校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故意自我介绍时说得模棱两可,对个人背景含糊其辞。完整的两周下来,我甚至没告诉朝夕相处的白人好朋友我是在中国生活了12年的中国人。和她聊了很多,唯独轻描淡写在中国大半生的经历,这不可能是巧合。我可能希望她把我当作和她一样的美国人,因此一直没有戳破她的假设,告诉她真正的我是什么样的。直到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解释我回中国时要换手机号码,因此她会联系不上我时,我才意识到这两周遮掩自己身份的荒诞。
提及的夏校好朋友
我不理解自己的做法,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2
逼着自己强行得出的回答:图方便。
当时的我认为,如果我被当作是美国人,便会使身边的大多数人——美国人——产生相同国籍和成长背景带来的亲近感,更自然地被接纳进他们的圈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总是和最像自己的人更能聊得来,从身边各种各样的小团体中就能明显看出。和别人不同的那个人总是不被接受的那一个,这样的情况我也在学校里见得很多。我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害怕让所有人知道我中美之间的位置会导致我不被理解。
在美国,毕竟本地人占绝大多数。我可以依赖着共同的语言轻松混进中国留学生集体,但是我又接受不了自己一直在舒适区故步自封,在美国只接触大陆人。我认为这样的话,出国就没有任何意义。每次我这么做时,都会很自责,觉得自己缺乏勇敢。
为了融入集体,我装作是那些美国人中间的一员。
到美国后,我逐渐拥有了“美国化”特征,学会打扮自己,夸张称赞别人,大笑,party等
3
我因此拼命舍弃自己属于“中国”的那部分,借以融入美国的大环境。
但是装是行不通的。每天和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接触时,我时常发觉自己和他们的不一样,特别是聊到童年回忆或者时事观点时。于是,我产生了作为“局外人”的尴尬和对自己文化的自卑。
三年前,刚来美国的我完美对标中国留学生的刻板印象:学习好,不说话,不社交,体育差。那个时候的我很讨厌自己。我会想,为什么我不能和那些美国人一样?我很羡慕他们可以在课堂上自信发表观点,和老师打成一片,和同学社交信手拈来,也有自己擅长热爱的体育;但同时又觉得他们的学习差得可笑。
八年级的我和美初同学
现在看,这样在自卑和自傲之间反复横跳,把自己和所有人比较的心态很不健康。每个独立的人在我的审视下被当成了平面的三六九等,既否定了他人又否定了自己,把人当成物品、工具。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产生了对自己中国化特征的排斥,和对理想中美国人形象的病态羡慕。
这样的想法在我美初毕业那年达到了顶峰。我看到非中国人都觉得我低他们一等,不敢和他们认真沟通,怕他们看不起我。因此身边的朋友都是中国大陆人,好像出了个假国。美高开学前,我励志做出改变、要更自信、少讲中文,主动尝试和各种人交流。看似积极,其实只是盲目追求心目中外国人的形象。因为立了这些目标后,我开始审视每个人身边朋友的种族,把与同种族人成为朋友的行为冠上了消极的标签。
4
这两年,我慢慢成为了以前拼命追求的美国化形象。我能感觉到自己在自然地融入美国的环境,无论是语言熟练程度,性格,还是爱好。我刚进美高那年,英语进步很大。文章开头讲到现在可以被夏校里刚认识的朋友以为是ABC了。表面上完成了自己立下的积极目标,但是这样混淆自己身份的问题比语言能力更大。毕竟我归根结底不是美国人,怎么装都不会是。
我在中国接受的教育和摄入的信息必然影响了我这个人的方方面面。假装自己没有这段大半生的经历是对自己的否认,没办法坦然面对自己,不接纳自己这个复杂的整体。这就是我以往心态的最大问题所在。
我的做法:
5
意识到问题后,我尝试放弃对刻板印象中开朗热情美国人的追求;努力在中国和美国的两面中找到真正的自己并坦然面对这个不单一的我。在和很多朋友聊过之后,我意识到中间人的身份并不是要掩盖的缺点,而是我的特别之处。没有这样的经历,我不会是现在的我。在中美两国生活给我带来的适应能力、眼界的提升、对不同想法的包容,认识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我引以为傲的东西。我不应该以自己的经历为耻。我现在的自己是被以往所有经历塑造的结果,我有能力接受并珍爱这样的自己。
至于融入,正视自己后的自信和智慧是会吸引其他人来靠近了解我的。我散发出的属于自己的力量比强行挤进模版来讨好人更舒服,也更容易交到希望深入了解我的朋友。我现在想要寻找的小圈子不再是以种族国籍划分了,而是抛开所有外部条件往里看,找到内心纯粹、能建立深厚联系的那些人。我当然希望自己可以信任我的朋友,但是如果我不卸下武装,展露真实的中美融合的自己,又怎能要求朋友对我真心以待?其实建立友情真的不需要套路,和种族也没有任何关系;只要真心换真心。这样的感悟在今年一个杭州的夏令营里体验好深,好想念我认识的善良可爱的朋友们 TT
想他们😭
6
当然话说得容易,真正实施起来还是困难的。接纳自己,be yourself做自己的口号太多了,怎么做到才是真正的课题。我现在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自我认知是模糊的,怎么去接受并珍爱一团糊的说不清楚的东西?
这没什么一学就会的办法。我的自我还在形成、改变,那就多给我一点时间嘛。现在的尝试包括更加坦诚和身边人交流,遇到不一样的观点不逃避沟通,大方分享自己成长的故事和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最近感觉更能打开自己了,而且怎么想的就要怎么样表达,不要费尽心思去迎合讨好。沉下心来的交流可以带来好多力量和帮助,直接被开化hh。大方真诚面对身边的人和自己,就很好!
如果你读到这里,那真的很感谢了!请给我提出建议或者可以进一步再聊~很想收到comment或者私信!也可以在北美留学故事的微信群讨论👏
作者 | Claire Lin - Peddie '26
排版 | Claire Lin - Peddie '26
编辑 | Yoyo Zhang - Choate '24
北美留学故事
谢谢你,愿意来听我们的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给公众号留言提问或加入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