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言模型里的Transformer还可以这么用?
©作者 | 庞子奇
单位 | UIUC
研究方向 | 计算机视觉
LLM 的 Transformer 是否可以直接处理视觉 Token? LLM 的 Transformer 是否可以提升处理视觉 Token 的 Performance?
论文题目:
Frozen Transformers in Language Models Are Effective Visual Encoder Layers
https://arxiv.org/abs/2310.12973
https://github.com/ziqipang/LM4VisualEncoding
LLM的Transformer可以处理视觉Token吗?
1.1 实验方法
取出某一个 LLM 的 Transformer Layer(例如 LLaMA 的最后一个 Transformer),请注意这里只需要一个 Transformer Block 而不是整个 LLM; 把它加入到最后一个 Encoder Block 后面,只需要额外两个 Linear Layers 把Feature Dimensions 拉齐; 冻结 LLM 的 Transformer,但是正常训练其它部分。
1.2 和现在的Vision-language Model的异同
是否需要 Pretraining?我们的方法重在提升 Encoding 能力,所以我们既支持 Train-from-scratch,也支持 Finetune,而不是必须要依赖预训练好的 Backbones。 是否需要 Language?虽然我们用的是 LLM 的 Transformer,但是我们的 Framework 独立于使用 Language(比如 Prompts 或者 Alignment),而不是像 Vision-language Models 一样必须要 Language。 可以处理多少模态?我们的 Framework 可以泛化到多个模态和任务,而不是只能处理图像。 Encoder 和 Decoder有什么区别?Encoder 需要直接和 Visual tokens 打交道,比如 H×W 个图像 token 的信息做 Cross-attention 去改变 cls token。
现在已经有这么多 Vision-language Models 了,你们的研究有什么用?首先,我们的研究和现在的 vision-language Models 不矛盾而且互相补充——现在 vision-language model 研究如何把视觉 embedding 输入给 LLM,而我们的研究聚焦如何提供更好的 embedding。
1.3 一个预训练的LLaMA Transformer在许多不同模态、任务的Encoder上都有用
2D 语义:图像分类(image classification)
点云:点云分类(point cloud classification)
视频:动作识别(action recognition)
无语义,回归任务:轨迹预测(motion forecasting)
2D 多模态:2D VQA 和图像搜索(2D VQA and Retrieval)
3D 多模态:3D VQA
点云中无规则的 3D 点 视频中形状 T×H×W 的长方体形状的 token
轨迹预测里面来自 Agent 和高精地图的 Polylines 多模态任务中混合了图像和语言的 Token
为什么预训练的LLM Transformer有用:Information Filtering Hypothesis
2.1 在ViT上的观察——LLM Transformer筛选出了前景
2.2 在其它任务的也可以筛选有用的Token
在动作识别中,加了 LLaMA 的 Transformer 可以更好地集中到前景的手和物体(low threshold),也更多地筛选出了手和物体有实际动作的帧(high threshold)。 在 3D VQA 中,我们可视化了点云 Token 的大小。可以看到,那些真正和预测目标、或者问题相关的点得到了更大的关注:比如在左图中,“behind me” 的点云显著得到了更大的 Activation(颜色更亮了)。
一点Ablation Study
多种 LLM Transformer 都可以提升 Visual Encoding。例如用 LLaMA 和 OPT 的不同 Transformer 层都会有提升,而且不同层之间也会体现不同的规律。 只有足够大的 LLM 才有提升 Visual Encoding 的效果。例如只有足够大的OPT才会提升 Visual Encoding 的效果。
后记
更多阅读
#投 稿 通 道#
让你的文字被更多人看到
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优质内容以更短路径到达读者群体,缩短读者寻找优质内容的成本呢?答案就是:你不认识的人。
总有一些你不认识的人,知道你想知道的东西。PaperWeekly 或许可以成为一座桥梁,促使不同背景、不同方向的学者和学术灵感相互碰撞,迸发出更多的可能性。
PaperWeekly 鼓励高校实验室或个人,在我们的平台上分享各类优质内容,可以是最新论文解读,也可以是学术热点剖析、科研心得或竞赛经验讲解等。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知识真正流动起来。
📝 稿件基本要求:
• 文章确系个人原创作品,未曾在公开渠道发表,如为其他平台已发表或待发表的文章,请明确标注
• 稿件建议以 markdown 格式撰写,文中配图以附件形式发送,要求图片清晰,无版权问题
• PaperWeekly 尊重原作者署名权,并将为每篇被采纳的原创首发稿件,提供业内具有竞争力稿酬,具体依据文章阅读量和文章质量阶梯制结算
📬 投稿通道: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来稿请备注即时联系方式(微信),以便我们在稿件选用的第一时间联系作者
• 您也可以直接添加小编微信(pwbot02)快速投稿,备注:姓名-投稿
△长按添加PaperWeekly小编
🔍
现在,在「知乎」也能找到我们了
进入知乎首页搜索「PaperWeekly」
点击「关注」订阅我们的专栏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