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00后女教师跳楼自杀,遗书曝光:真相令人窒息
23岁的河南女教师,今年刚考上教师编制,当老师不过几个月,就“被逼”跳楼自杀了。
她在遗书中说——
我从来没想过,作为一个小学老师会这么难。学校的工作,学校的活动,领导的检查,让我们这些没有培训过就直接当班主任的毕业生像入了牢笼,牢笼一点点缩小,最后终于撑不住了。
很多人的反映,都是震惊的。
一方面,知道老师不好当,但没想到一个小学老师这么难,另一方面,大家挤破头考编当老师,说到底觉得教师是个好工作。
所以,当人们一门心思憧憬着老师的稳定、体面以及长达几个月的寒暑假时,这起自杀事件颇为讽刺,以至于让人怀疑:
“老师”这一职业,是不是被误解太久了?
“要留下痕迹”,这是评论里的老师留言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老师的一天,比我们想象中要忙。
你以为只是上课,但其实还有早晚自习、各种公开课和各种表格,以及没完没了的健康教育和学习任务。
重要的不是做了,而是用白纸黑字记下来,留下痕迹,因为上面要知道你做了。
这就是大家骂的“形式主义”。
拿00后老师自杀这件事来说,学校会怎么做?
答案是:首先紧急召开“心理健康培训会”,然后上“心理健康继续教育课程”······所有老师提交400分钟观课记录······
这不是调侃,已经有网友晒出学校下达的培训任务。
这几乎是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既定流程。
每一次改革和新规,对老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加教学之外的工作量。
就像2019年12月出台的“给中小学教师减负”的意见,口号一下来,学校做的不是给老师减负,而是让老师“研究”减负。
豆瓣【教师】小组有25万多成员,每天都有人抱怨当老师累。
比如总有一段时间,教学不是最重要的:
“在某段时间弄好学生学籍是最重要的” “在某短时间处理好班里矛盾是最重要的”
不怪网友吐槽:“那什么时候提升我的教学能力,梦里吗?”
其实,教师负担重的现象不只存在中国。
旅美英学者安迪·哈格里夫斯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指出了造成西方发达国家教师负担重的“5宗罪”,其中一项就是:
教师们将原本花费在学生身上的时间用于种类繁多的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
这一研究结果,跟现在我国的情况非常相像。但论程度,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严重的。
一项权威数据显示:
我国教师每周工作时间高达45.3小时,超过OECD(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的38.8小时,欧盟的37.5小时,也超过我国《劳动法》规定的的每周工作40小时,但用在教学上的时间仅为13.8小时,占比远远低于北美和北欧国家。
教学之外的负担,严重侵犯到了教师的生活,老师每天忙到晚上十几点,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
我一个当初中老师的朋友,坦言老师这种职业对加班根本没有概念,工作和休息也没什么界限。
还有老师现身说法:
“让人羡慕的寒暑假背后,是久站造成的静脉曲张、写板书导致的肩周炎、批改作业累得腰肌劳损和颈椎病、升学和管理班级的压力影响内分泌。”
有学校一学期内,就有两名怀孕老师累到流产。
一定有人会说,虽然累,但是老师毕竟是铁饭碗,生活有保障。
但实际上,老师挣得并不多。
网传一张2018年上海某高中一位教师某月份工资是11714元,看上去相当不错,但上海作为超一线城市,并没有什么代表性。
另一张辽宁地区老师月薪4000左右的工资单,也许更能代表大多数地区的教师收入水平,要知道,这还是一位有着15年教龄的老教师。
2019年《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显示:一个县城小学的高级教师工资是3462元,一个中学一级教师,只有3248的月工资。
虽然教师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的呼声一直都有,但能否落实在各地依然是未知数。
这还是在编的老师,编外的老师就更少了。
大家可能知道教师的职称评定,但评定职称需要的证件,恐怕知道的人不多。
一名叫@王瑜的基层老师,曾经在网上公开过:
“什么市县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先进个人、辅导奖、论文等,还有每年随时添加的一些项目。证件齐备了,还要准备N年的教案、听课记录等,更要填一摞表格。这些表格扑面而来,不折腾你几天几夜誓不罢休。当你以为可以松口气了,评审工作组还等着你去讲课、答辩呢!赶紧拿出教案书,按年级和科目好好备课……”
那么,学校看得到这些“形式主义”的工作吗?当然知道,那为何还要给老师布置?
前段时间,有篇名叫《基层教师“累死”在防溺水的形式主义工作中》的文章,里面说,每年学生溺亡高发期,学校就会给老师布置一次防溺亡的课题任务。
但溺亡说到底是小概率事件,而且老师能做的有限。
比如我老家有一位老师,最近几年几乎每个暑假,都要被安排到我们那的大河边“巡视”,晒得比我还黑。
但由于河流太多,老师们根本看不过来,而且,遇到别的学校学生,人家根本不搭理你。
还有口罩期间,她也被派出去“监督”路人戴没戴口罩。
她觉得:“做这些事是完全无偿的,而且毫无意义,有些农村大爷大妈很凶,没人觉得我们有资格指手画脚,法律也没规定我们有权做这些事。”
但也只能苦笑自嘲“所谓编制,就是没钱也得干”。
那为什么年年都让老师做?
那篇讲形式主义的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量形式主义工作,不单纯是为了预防溺亡,而是为了避责:
“只有当所有任务都圆满完成,才能在出事后保全自己,这也是老师和基层干部们的无奈之举。”
这不,跳楼自杀的00后女教师尸骨未寒,许多学校就让老师们签了一份“心理健康承诺书”,又名“知情同意书”或“免责保证书”。曾经折磨家长的各种承诺书,这一次,学校又给到了老师。
老师并非玻璃心,只是承担了太多。
-
一定有人疑惑,这些教学之外乱七八糟的工作,怎么这么多?
这其实是我国教育领域两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遗留下来的结果,这两个问题一个是“教育行政化”,一个是“教育市场化”。
先来看“教育行政化”。
一言以蔽之:在当前教育行政体系下,中小学校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下属机构。
而行政的重要原则就是:下级必须服从上级。
结果就很矛盾:“你是来服务我的,可我必须听你的话。”
没法调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不互相信任,但活儿得干,于是干脆派给让下面的老师。
于是,教师成了类似“基层官员”的角色,逐渐脱离“教书育人” 的本职。
尤其是在作为行政机构直接管辖的附属单位的“公立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各个科室,像督导机构、教师进修机构、教研室、工青妇、各种委员会、协会都可以来插上一脚,布置一堆“填表格”的任务。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在她《县中的孩子》一书中,讲过一个学校:
全校学生2000多人,教师200多人,但有行政级别的干部特别多。学校有一个校长,四个副校长,其下又分别配备四个主任,每个主任之下还有若干个副主任。
上层领导越清闲,底层的老师往往越累。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出事的往往都是年轻的教师,因为刚毕业的年轻人,除了在书本上学了点心理知识,对社会、家长、学生的了解其实少的可怜。
但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们接受的教育教我们遇到问题立刻解决,这就让很多年轻老师倍感压力,想迫切解决问题,但发现像“班里学生骂人”、“家长不讲理”这样的问题根本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说到底,教育面向的对象是人,每个学生和家长的情况都不一样,又怎么会有标准的解决办法。
那长此以往,这些年轻老师难免会有巨大的心理落差,自我怀疑。
所以,有些不负责任的学校,让刚毕业的年轻人当班主任,名为“锻炼”,实则根本就是“压榨”。
我那个当老师的朋友分享给我一件类似的事儿,说他们学校有一个教学多年的教师,因为没有上晚自习,而且没有请假,就被通报到大群里。
结果这个老师一怒之下,不再去上班,还把自己以前为学校做的贡献打印出来,贴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包括校长办公室门上。
有人问:难道不可以向上面反馈吗?
当然可以。就像我们打工人,觉得工作不合理当然有质疑的权利。
但现实中很多员工并不具备“整顿职场”的勇气和能力,老师身处一个巨大的体系中,反映了也没用,什么都改变不了。
“教育行政化”被人骂了这么久依然没什么变化,说到底,是相关部门没有认识到教育这一事情的特殊性——
教育领域需要的不是服从,而是自主。
再来简单说说“教育市场化”。
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开始推崇用经营企业的方式经营学校。
其实市场化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我国教育改革,曾经通过类似的方式提升了教育市场的活力,但也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弊端。
剑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苏珊·L·罗伯特森坦言,市场化改革对教育领域最直接的影响在于——
教育被视为一种商品,而学校就是要满足顾客的需要,尽量为家长提供能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
而教师变成了一个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工具人”,对其劳动过程完全丧失控制权,变得毫无尊严。
而在这样一种近乎“交易”的冰冷市场理念下,教育毫无温度可言,这对于那些有理想的老师而言,是很痛苦的。
-
老师的负担,不只来自学校,还来自学生和家长。
说到我那个教初中的朋友,大学时他是个很温和的老实人,但为了当班主任,不得不换上一副严厉的面孔。
这几乎已经是年轻教师的普遍共识:
十几岁的孩子,根本不把你当回事儿,不厉害点儿根本管不住。
而家长,就更不把老师当回事了。
一个老师,不仅在品德上经常被家长“教做老师”,还在专业上被家长挑刺儿。
网课期间,许多国际学校的一线老师表示,家长的英语水平不比自己差,所以有时看到屏幕里家长身影,老师都变得不自信了。
但说到底这都是小事儿——只要学生不出事儿。
最近有关“取消课件十分钟”的争议,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匪夷所思”的提议,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课间出了事儿谁负责?
我觉得, 这个至少不应该让老师负全责。
家长自己带孩子都不可能24小时盯着他们,只为了孩子不受伤。更别说,一个老师要看几十个十五六岁的孩子。
但事实是,孩子出了事儿,家长往往默认就是老师的责任,第一时间就来找老师讨说法。
诚然,我们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默认未成年人还不能为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这可以理解。
但正因如此,孩子的安全问题,更需要家庭、学校双方一起合作、沟通,可以探讨的空间很大,双方能取得的共识,能做的事情也很多。
但有些家长会选择破坏性最强、也最极端的方式,用一句万能的“出了事谁负责?”来应对。
这就是整件事的奇怪之处:孩子出事了,必须要找另外的人负责。
那既然这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干脆呆在教室里别动。
知乎有个问题:为什么我觉得现在有些教师越来越没有师德了?
有一个高赞的回答说:他曾被四次被举报到教育局。
第一次,孩子放学回家被摩托撞了要住院,家长说老师应该每天去医院给孩子补课;
第二次,学生偷了老师500块钱,有监控和同事为证。可家长偏说是老师诬陷孩子,要求老师道歉;
第三次,孩子上课玩手机被老师没收,结果家长说是老师偷孩子的手机;
第四次,孩子在厕所抽烟被学校记过处分,结果家长把老师告到教育局,说老师毁了孩子的一生······
试问,被这么来来回回投诉,谁不心灰意冷?
难怪网友调侃:很多家长们的脑海里都是影视作品,自己的孩子像《小欢喜》,别人的孩子是《少年的你》,而老师都是《熔炉》里的变态······
向上要顶住教育系统传达的压力,往下要安抚无数家长的教育焦虑,老师被夹在中间,举步艰难。
也许,这还不止。
回到00后女教师自杀这件事,有人问:为什么不跟家里说?为什么不辞职?
因为很可能,家人也不理解老师的辛苦。
很多人想不到这一点,但却是许多老师真实面临的情况。
因为这个铁饭碗,可能是全家做了很多努力才得到的。所以辞职面临的第一道关卡,往往就是家人的反对。
也许,这位女老师始终难以向家人开口,正是因为不想再无故增加面对来自家人的压力吧。
其实,现实中不乏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可以权衡好行政任务和教学工作。
我也曾读到过这样的真实故事。
在《县中的孩子》一书中,林小英就提到一些乡村老师,当了多年老师后,已经逐渐会给自己定位——首先是老师,其次是管理者,对待行政工作,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做,但始终把它放在第二位。
他们早已经看清一个事实,即——当“随机性的”行政和教学发生冲突时,耽误课是普遍做法。
比如:领导来检查营养餐,负责营养餐的老师就让学生们自习;对扶贫工作负有直接责任的老师临近期中考试没完成教学进度;高三语文老师为了着急要去交扶贫材料就把课改为自习课。
但,恰好是在这种教学时不时被冲击的情况下,他们都更加确认自身的定位:好好做一辈子老师。
其实,这样的故事,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但我想,这终究并不是我们写这篇文章的本意。
就像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教师面临的问题如此繁琐,每年想当老师的学生还是那么多。
他们不是不知道这其中的辛苦,也不会没想过可能为此付出的代价。但应该总归有些什么东西,是在“铁饭碗”之外的诉求。
林小英在《县中的孩子》一书中提到过:
学校除了给予孩子成绩之外,还应当赋予孩子一生中重要的情感资源。作为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联结的一个场所,这个功能不应该被消解掉。在学校里收获到的友情,甚至是爱情,这种情感资源可以滋养一个人的一生。也许最朴素、最真挚的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教育是在生命和生命之间的互动中完成的。
我想,这种在和学生生命的互动中,对学生产生一生的积极影响,也许就是这些前赴后继投身教育事业的年轻人,最大的幸福感和价值感来源。
正因如此,我们极力呈现教师在当下的困境,为的就是他们被更多人“看见”。而不是仅仅为了抱怨,更不是让大家放弃教师的理想,或者主张面对无力的大环境时一句“躺平”“混日子”了事。
就像那句话所说:不幸福的老师,教不出积极乐观的孩子。
纵然,沉重的负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卸下的,但至少应该试着把老师的教学和行政任务分离,让老师回归教书的本职,让更多新生的教育者建立起对教师这一职业的信念。
这不仅仅是为了教师,也是为了家长,为了学生,为了我们自己。
图片来源:《剧场》《女王的教室》
部分来自网络
■ 精选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