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公司,是时候建立智能重卡新军了
双十一,打得火热的不只电商平台的满减优惠,快递快运在双十一运转飞轮中同等重要。
中通快运陆运管理中心总监章永明向汽车之心介绍:「今年双十一期间快递物流的增长率超过 50%,物流快运的增长率也超过了 30%。」
对于中通快运来说,今年的双十一物流快运有些不一样。
上周,首批 10 辆搭载智加科技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重卡江淮汽车 K7+加入中通快运队列中。
据悉,这 10 辆车将被规划进 600-1000 公里的货运路线中,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核心经济圈。
剧增的货运量、繁忙的高速货运场景,双十一对于商用车自动驾驶无疑是场实践出真知的产业大考。
相比于中通大多数货运卡车,这些智能重卡在感知硬件上就更具优势,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360 度环视摄像头随时保持着「狼眼」般的精度,为自动驾驶系统摸清世界。一旦启动这批智能重卡,这些不同之处才有了用武之地:省时、省力、省油。
当 K7+进入高速路后,卡车驾驶员从司机的身份变成了「安全员」,从高度紧绷的精神状态解放出来,有更多精力去监管路面情况,同时聪明的卡车也会通过软件算法计算出如何开车更节油、如何更省力,而这也成为物流公司热烈拥抱智能重卡的核心。
K7+是如何炼成的?物流企业与自动驾驶企业又如何共筑产业生态?
上周汽车之心与智加科技总经理容力、中通快运陆运管理中心总监章永明有了一场深入的对话。
01
K7+智能重卡诞生记
早在 2021 年,中通就接触过一些自动驾驶重卡企业,当管理层们实际跟车跑了几趟之后发现,发现并不能满足预期。
于是,引入智能重卡在 2 年前就成了非必要选项。
直到今年年初,事情发生了转机,章永明接触到了智加,让中通再次看到打造一支智能重卡车队的可能性。
二话不说,章永明飞到北京见到了容力,随后他便坐着智加开发的 K7+跟车从杭州一路开到武汉。
发车前,章永明心里明确了三个衡量智能重卡的标准:核心是安全、其次是经济、最后要高效。
这一趟跟车,让他彻底放了心,也促成了这 10 辆 K7+在双十一正式投入运营。
在他看来,K7+现阶段最有力的一击就是减轻卡车司机的劳动强度,让重卡变得更安全。
一项对重卡司机的调查数据显示,疲劳驾驶引发事故的比例高达 73%,紧随其后的视线遮挡是 41%。
准确来说,重卡行业是一个标准动作行业。
对于重卡老司机来说,一段长途跑熟之后上坡要给多少油门,怎么开都是一套重复成千上百的标准动作,这些标准带来了经济性,但同时这些标准的动作也疲惫感成为了必然。
在章永明内心深处,他期待通过智能驾驶在商用车的量产落地,让这群卡车司机真正变成车内监管车辆的「白领」。
K7+的量产落地,让算法接管了人的标准动作,同时在此基础上甚至能比老司机开得更聪明、更标准。
据悉,智能重卡 K7+背后搭载的是智加科技全面升级的自动驾驶系统智加领航 2.0,在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自动变道、微调避让等基础功能之上,全新开放了自主超车、靠边停车、汇入预测以及部分施工规避等高级功能。
此次 K7+还落地了行业首个收费站到收费站的领航自动驾驶功能。此前,行业内的智能重卡只能在高速公路主路开启自动驾驶,智加科技该功能的落地使得车辆在更换高速公路的过程中,同样可以保持自动驾驶。
目前,智加领航 2.0 高速里程中自动驾驶占比达 96.7%,有效减轻驾驶疲劳,提升连续驾驶里程。
将重卡司机从路面解放出来的同时,也必须保证超出人类驾驶的精准与安全。
章永明为汽车之心举了一个例子,在他跟车时发现,算法开车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车速,「如果想要一直保持车速 80 码,在不堵车的情况下,算法就能精准调控在 80。」
此外,多种传感器和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的应用也让 K7+更加安全。在 K7+车身密集布置这 1 个激光雷达、5 个毫米波雷达及 6 个摄像头,360 度多重感知能够预见性提前实现车辆安全规划。
未来,智加科技将测试应用更新的 1550nm 超远距离高精度激光雷达和 4D 毫米波雷达,以应对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下的感知难题。
安全是一方面,而让中通下定决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智加这批 K7+智能重卡将会直接提升物流快运的运营效率、营收。
从传统重型卡车的成本结构来看,油耗、过路费和人力成本,占比分别为 30%、30%、20%,购车成本平摊到每年只占 10%,K7+省油、省力、省时的优势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据汽车之心了解,基于其 FEM 节油算法与真实物流场景试运行数据,在典型干线物流线路上,智加科技自动驾驶模式能比人类司机省油 8%-10%。
容力在现场为我们算了笔经济账,快递快运企业的重卡运用频率高,一年的货运里程平均为 30 万公里,以 8%-10% 的省油数据计算,搭载智加领航的重卡每年至少可以节约 1-2 万的油费,极大减轻重卡司机及物流行业的负担。
这种节约在未来还将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一种可能性是随着驾驶难度的降低,曾经长途货运所须的「双人驾驶」也有可能调整为「单人驾驶」,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同时,开卡车不再需要 A 证或许也能成为现实,降低行业门槛。
02
自动驾驶企业加入,
行业拧成一股绳
K7+的量产交付是物流行业正形成生态圈的典型案例。
可以看到,自动驾驶企业、物流企业以及车厂正在拧成一股绳,面向未来打造一支智能重卡铁军。
一方面,智能重卡的生产制造需要自动驾驶企业与车厂的紧密配合,共同将算法延展至工程化能力。K7+作为智加科技联合江淮汽车针对快递快运市场打造的新物种,是智加与江淮深度合作的体现。
容力向汽车之心表示,正因为与车厂合作紧密才有了 K7+极致节油的表现。「像车用发动机、变速箱等系列参数的调配都需要智加与江淮深度配合。」
在容力看来,商用车的高等级自动驾驶不是「一个黑盒直接装进重卡」,而是面向整个产业链的改造、赋能与升级,让定制化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优势。
以线控底盘来说,目前 K7+的线控底盘就是智加科技结合快递快运运输路段情况,联合舍弗勒专门定制而成。
以感知设备来说,目前 K7+的摄像头、激光雷达均为与厂家联合定制而生,让感知硬件与算法的配合可以达到「狼眼一样的效果。」
另一方面,自动驾驶企业也正在与物流企业站到一排。
汽车之心曾与多家重卡自动驾驶企业有过交流,其中有不少物流企业都为自动驾驶企业「站台」,对打造智能重卡车队兴趣盎然。
据汽车之心了解,除了中通快运之外,智加科技还携手荣庆、申通、德坤、黑豹等合作伙伴,开启前装量产智能重卡联合运营,覆盖快递快运零担整车不同物流业务类型。
重卡智能驾驶生态圈的形成,也是三方彼此磨合的过程。
章永明介绍,中通更像智驾的合作伙伴而非单纯的甲方乙方。「智能重卡车队来了,燃油管理、司机安全管理等相关管理也要对应进行灵活修改,两方互相配合互相适应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智能重卡优势。」
在自动驾驶领域,商用车俨然已经成为最先出线的垂类赛道。罗兰贝格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商用车整体 L1-L2 已经开始渗透,未来 3-5 年进入加速期,2030 年 L1-L3 有望达到 77%,L3 则有序增长。
如今,乘用车已经发生了「没有智能驾驶就不叫智能车」的拐点,现在随着智加科技与产业合作伙伴的量产突围,相信不久后,「有没有智能驾驶」也将会成为商用车的重要衡量标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