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把怎样的“人”奉献给未来的中国?
10月21日-22日,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昆明丑小鸭中学、云南育才教育集团承办的首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在昆明举行。本次论坛聚焦青少年抑郁症问题,邀请国内著名教育家、校长、一线教师、心理学家、临床医生等各界人士,围绕青少年抑郁症问题进行多方互动交流,深入探求病理,分享解决方案,为有效解决青少年抑郁症问题贡献力量。
21日上午
致辞
云南省原常委政协昆明市原副主席,昆明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汪叶菊致辞,欢迎全国各地关心孩子心理健康的老师、医生、教育机构、社区工作各行各业的人员。期望通过今天的论坛帮助身边抑郁的孩子走出抑郁,走出阴霾,走进希望,走进成长。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李镇西作为论坛主席欢迎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人员。李主席介绍了教育三十人论坛组织以及举办本次论坛的背景,期待更多参与者进行分享,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探讨青少年心理安全问题。
刘长铭:教育首先要培养身心健康的人
李新影: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问题
孙时进:天使、天赋、天职——构建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天堂
王旭明:将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落实落细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王旭明老师说,将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落实做细,是现实社会和教育生活之需。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教育生活,几乎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不幸事件,我们社会和教育太需要心理健康了。正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 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个短的历史。正视现实,更加需要我们在用心理科学指导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时,将“计划”做实做细,始终坚持科学精神统领。
杨东平:把“减负”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杨东平老师谈到,落实减负首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学习观、学生观:要以人为本,因为幸福比成功更重要;要善待儿童,使儿童免于恐惧,保障儿童睡眠休息;学校要培养勤劳善良、有正义感,能够自食其力并服务社会的合格公民,培养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创业精神的终身学习者,而不是会迅速过时的考试机器,形成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的教育生态。
圆桌会议
在各专家精彩纷呈的讲座之后,刘长铭,李新影,孙时进,王旭明围绕青少年抑郁进行圆桌会议,并和现场关心青少年的观众现场对话。
路遥而不坠其志,行远而不改初衷,心理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需要继续认真学习心理教育理论,探索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去理解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看见。希望我们能够成为照亮孩子们内心深处的一缕暖阳。
21日下午
詹大年:问题是一种生命的方式,教育者应该有信仰
郭文红:被看见才能被疗愈
南京芳草街小学的郭文红老师有着丰富的“问题学生”转化经验。她认为,学生的问题在学校出现,但根源在家庭,学校教育是纠正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身为一名普通教师,到底能做什么呢?郭老师提出两个策略:一是寻找孩子问题背后的根源;二是了解儿童,做孩子沙漠里的指南针。
陈瑜:请把孩子当作人来对待
范丽荣:找回孩子们心中的晴天
冯恩洪:有差异的孩子,被无差别地教育
上海建平中学原校长冯恩洪认为,教育价值出现问题,后果之一就是成长的校园不再是乐园。给不同的孩子提供不一样的教育才是教育公平。学校和老师要相信学生有差异,尊重差异,释放潜能,研究学生,适应学生,发展学生,最后就能享受学习。我们要从我做起,善待学生,善待差异,让每一个学校都是健康快乐的场所,让学校服务老百姓,中国抑郁症何愁不解。
圆桌会议
下午的圆桌会议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交流:
第一、面对问题孩子,家长不面对不配合的时候怎么办?
第二、有哪些通道可以帮助问题孩子看到希望?
第三、老师处于心理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
专家认为,首先,要分析出并评估出每一个问题孩子的受伤害的程度,然后制定切合孩子实际的解决帮助方案,保护孩子的情绪,感同孩子的心理。其次,面对问题孩子,我们没有径直的通道,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而研究问题孩子永远是一个“逗号”。最后,专家们给出建议 ,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努力成为一个有职业幸福感的人 在学习和阅读中不断修炼自己 。不要去背自己背不了的担子,建立好与学生与家长与同事的关系 ,这样在三维一体的关系中找到最舒适的关系,构建教育良好的生态。
22日上午
陈默:冲突是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陈江:爱是关系的表达,是充满生命的逆熵运动
张皓:与世界建立起最亲密的联系
李镇西:我们要把怎样的“人”奉献给未来的中国?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李老师对青少年学生心理状况问题进行摸排,统计情况让人触目惊心。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中国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和四十年前相比,他提出质疑:儿童们的作业负担是更轻了还是更重了?近视眼是更少了还是更多了?体质是更强了还是更弱了?睡眠时间是充足还是减少了?自杀率是更低了还是更高了?想象力是更丰富了还是更贫乏了?创造力是更强大了还是更枯竭了?一个个真实的问题深深地叩问着教育者的心灵。我们到底要把怎样的“人”奉献给未来的中国呢?
凝心聚力,为孩子护航: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昆明共识
最后,由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主席李镇西老师宣读《中国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昆明宣言》。围绕青少年抑郁症防治问题,此次论坛经深入探讨后达成共识:重视学校专业队伍建设;正确看待生命成长问题;更新家长固有教育观念;采用客观公正心理测评;实现社会医疗心理统一;坚持多种方式对症治疗。
22日下午
厌学、上网成瘾、打架斗殴、抑郁……面对这样的孩子,普通中学的办法通常只有一个:劝退。丑小鸭中学接收的就是这样的孩子。
这些孩子普遍来自三高家庭,即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却是很多学校管不了,教不了的孩子。因此他们有一项特殊的待遇,随时可以入学。丑小鸭中学没有寒暑假,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因此只有三个班。
怎样让这些被传统学校边缘化的孩子得到帮助呢,老师们走进丑小鸭中学,寻找答案。
学校占地面积不大,有着常规的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深入了解却发现了它很多的不同之处。面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丑小鸭中学不得不用木质栅栏围起了教学楼走廊,用钢铁围栏封住了每一层,但孩子们的心灵却在这里被治愈,将来飞往更高更远的地方。
走进丑小鸭中学,同学们已经在各个地方等着老师们的到来,教室、心理室、寝室、操场上、音乐室、美术室……孩子们为老师们热情地介绍,自信、大方,充满活力!
通过聊天,我们知道,初来乍到的孩子们会经过军训和军事化管理,目的是让他们先能睡饱觉。詹大年校长说:其实人能够睡饱觉,情绪也会好很多,丑小鸭中学的孩子每天都能睡到九到十个小时。当然,这和他们的生活老师分不开,陪吃陪睡陪聊天,生活老师的床位就在孩子们的身边,时刻和孩子们在一起。军事训练还让学生有强健的体魄,除了站军姿,也会学擒拿,打格斗,提升自己的力量,不少孩子来到这里都长高了许多。
丑小鸭中学的角角落落都是学生的作品,他们参加活动的照片,几乎所有墙壁上都有孩子们的涂鸦。
孩子们在这里是比较自由的,他们可以去楼道里面弹钢琴,可以到楼梯下面小角落里读书,可以到操场上躺下晒太阳,可以在画室安静地绘画、可以参与每月一次的大活动——秋游、露营、艺术节、徒步、话剧……孩子们说,学校会给很多机会让他们找到存在感,这里的老师也很关心他们。丑小鸭的孩子们都很喜欢学校,他们来的时间有长有短,也来自全国很多地方,但是他们都有一个感受,就是愿意在这里待下去,不想离开。因为被看见才是教育真正的模样。
这里的教室也很有特点,面积大,墙上没有黑板,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书写墙,孩子们可以用各种笔在上面写写画画。谁要是有什么新奇发现,直接找空白位置书写、绘画,书写墙上主题不一致却又格外和谐。课程设置跟普通学校不太一样,除了常规的学科课程,更多的是各种户外活动。
食堂乍一看就是个图书馆,到处都是书,亮堂而宽敞,只有零散摆放的小方桌和条凳跟食堂能对上号。其实不止食堂,这所学校每一处都能看到书。这些书,不用借也不用还,孩子们拿到哪里都可以。明信片上,有孩子写道:“风起了,草长了,我现在又精神了。”
“教育关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没有关系,不可能有教育。”丑小鸭中学的老师和学生就建立起了一种有力量的关系,他们负责学生的生活起居,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陪他们吃,陪他们睡,陪他们学,也陪他们玩,找一切机会让每一位学生展示自己,帮他们找到存在感和自信。一个小姑娘这样说:“姐姐对我们可好了,中秋节我们班有一些同学没有回家,姐姐也没有回家,留在学校陪着我们。”
詹大年校长说:我们改变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关系是教育的方法,也是教育的目标,关系改变了,教育也就改变了。在丑小鸭,没有坏学生,也没有差生,也没有不可爱的学生,只有没有被好好对待的学生。
丑小鸭中学的校园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叫“镇西茶馆”,这是李镇西老师每次来到丑小鸭中学工作的地方,凭借着独特的魅力,有趣的灵魂,孩子们都喜欢来这里找李老师聊天。
是的,好的教育就是好的关系。平等地对待,做孩子真心的朋友,倾听他们的故事,认真回答他们的问题,美好的教育就此悄然发生。
本次论坛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社会问题、家庭教育问题、学校教育问题和管理问题等方面的折射,也是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因此,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科学防治,共同回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共同帮助青少年走出心理安全的黑洞,提升健康促进的能力,让他们尽情绽放幸福灿烂的笑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