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群神人,老祖宗终于不会从坟里哭醒了
冲浪久了早晚被一些奇葩事气死。
前不久新闻哥讲过这个热搜,四川南江县距今已有1400年的石飞河摩崖造像被毁容。
原因竟是当地村民为还愿,给菩萨“重塑金身”,一塑就塑毁了。
作为巴蜀地区最早的摩崖造像之一,这批文物的艺术考古价值极高。
北魏晚期的匠人刀雕石凿造出的悲悯神灵,千百年来孤身庇佑着一方水土,原本的模样古朴又神圣。
而现在……
它们被涂抹上了各种高饱和度的颜料,大红大绿看起来极为俗艳。
等工作人员发现后赶去,屹立千年的佛像,已然遭受不可逆的损毁。
这批造像于2021年被发现,文物等级都还没认定,破坏来得之突然和严重,已然给我国文物保护史添上一抹滑稽的伤痕。
也再次将“文物保护”的话题点燃——
咱们国家的广阔大地上,四处散落着的璀璨遗作,正在被岁月侵蚀。文物保护与修复,如此沉重而迫在眉睫。
还好,有人在行动。
这是由腾讯新闻联合敦煌研究院共同出品的6集纪录片。
豆瓣上开分8.2,随着观众越来越多,评分不跌反涨,目前稳定在8.5分。
一口气看完6集,小白明白了。
这纪录片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如诗如画的敦煌,还有坚守大漠深处的文物守护人。
他们是黄土堆里的“裁缝”。
前两期讲的是壁画修复,纪录片一开始,就是负责196窟修复工作的杨韬焦躁的脸。
徒弟们都叫他“杨工”。
他最早从事修复工作就是从和泥开始的,他的徒弟们也要从和泥学起。
听起来简单,但水、土、麻想要按完美的比例和顺序叠加在一起,颇费耐心。
杨韬自称是壁画的医生。
每天的工作就是像照顾年迈病患一样,去照料那些老祖宗般大伤小病不断的文物们。
纪录片刚好拍到他和徒弟们新发现的“毛病”。
窑洞上方有一处长1.2米的大面积空鼓,导致壁画开始裂缝、错位,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更大面积的脱落。
只见他们仔细地掏出碎石、填入黏合材料、一点点抹泥缝补,最后用木板顶住贴合岩体,跟给骨折部位打石膏板一样。
类似的突发情况在洞窟里已经司空见惯。
人员的安危、文物的抢救、修复过程的艰巨,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想当好一个壁画医生,不仅修复技术得足够精湛,还得有足够强悍的心理素质。
你看那拍摄的镜头似乎都屏着一口气,怕惊扰了摇摇欲坠的“大手术”。
我们过去总提文物修复的意义有多么重大,却很少如此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物修复工作的困境、重复与孤寂。
如果说以杨韬为主的修复师们是敦煌的医生,那么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里,负责复原壁画的临摹师们,就是名副其实的“面壁人”。
平常的艺术家都流行逛展看戏,这里的青年画家们却还在研究“五彩斑斓的黑”。
“刁难者”正是洞窟里沉睡千年的壁画们。
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岁月洗礼,很多壁画上的颜料早已氧化变色发黑,连现代仪器也无法精准辨别。
为了尽可能破译还原它们原本的颜色,临摹的画家们只能一点一点精卫填海般去试,一次不对就再调再试。
光是制作一面壁画的红色色标卡,粗略一归类,就有8种以上不同的红。
更别说细化下来的巨大工作量,而这只是他们繁琐工作中的小小一环。
他们是仰着头日日夜夜凝视着壁画的“面壁人”,用自己眼中的色彩,还原日渐斑驳的岁月神话。
而“面壁人”的身后,还有一整套科学保护修复文物的年轻科研团队,在各个领域的最前沿做着持续探索。
比如为了确定第172窟里,某处栏杆的红色到底是“铅丹”还是“土红”,保护研究所的同事来当后援,上仪器测元素,最终明确这块主要含铅。
再比如第196窟的抢修过程中,杨韬他们不但在“鼓包”的地方发现前任修复师填进去的木楔子。
还发现了神秘小动物前来捣乱挖的“墙脚”,以及一些未知生物的排泄物……
这些都需要专业设备上阵探案。
还有各种高精密的显微仪器,能尽可能早地发现“伤病”,将防治工作大大提前。
《敦煌师父2》中刻画了好几对因敦煌结缘的师徒,“师父”的角色尤其饱满。
不管是修复师杨韬、壁画临摹师韩卫盟,还是每天连轴转、忙到没空吃饭的讲解员老师刘文山。
他们都是敦煌浓墨重彩的一抹“颜料”,数十年如一日地,在镜头外的一方世界里守护着一段文明的鲜活,和一个国家传承始终的初心。
就跟他们的前辈一样。
师徒间薪火相传的守护,看完真的相信热爱与信仰,可抵岁月洪流。
而当他们回归生活,也只是一群平凡的人。
收工到家后疲惫不堪地炫一碗拉条子、闲暇时在戈壁捡被风沙吹得奇形怪状的树根、趁工作间隙抓紧吃一份自制的西瓜泡馍……
没有人去歌颂重复与苦难,反而让我们旁人感觉到文保传承有了温度。
看到豆瓣短评上有一条:
片中反复强调的“古今匠人对话”很带感。
小白也发现了。
临摹师揣摩着千年前画师的技法,能感受到:“哇,画家在这块偷懒了。”
唐代那个给壁画做纹样的匠人,在千年后终于等到有人发现他用的“截金”技艺。
修复唐代彩塑的雕塑师让自己独自呆在窟里,感受着对方的篆刻调整小像。
此时的洞窟好像一道传送门,把现代的匠人们送到千年前的那些无名匠人面前。
塑像时怀着怎样的心境、绘画时用了怎样的技艺、每道刻痕与笔触又有着怎样的用意……
时间久了,他们仿佛心意相通。
我们如此感动于远方的大漠深处。
不只是千年瑰宝的魅力,还有同胞们在手拂尘埃,为这个时代留下最后一些文明。
在文物损毁、文化丢失新闻层出不穷的今天,他们是历史最后的温度,也是时代最好的风声。
祝好,石飞河摩崖造像。
幸好,我们还有敦煌。
来呀 一起搞事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