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个女工,惊愕道:你怎么在这里?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个女工,惊愕道:你怎么在这里?

公众号新闻
中华之声

家事、国事、天下事


1964年,邓公来到兰州进行视察,走进五零四工厂后,四处飘扬的红旗引人注目。同时,许多工作人员都兴奋地欢呼鼓掌,纷纷庆祝邓公的到来。

看见大家的反应如此兴奋,邓公心里也是非常高兴,举起手来跟大家打招呼,就在这时,他在人群中发现了一张熟悉的脸。

不同于大家表现得那么兴高采烈,这名女子安安静静地站在离热闹远远的机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邓公。

见到此景,邓公非常震惊,立马走上前去,拉住对方问道:“承书同志,你怎么在这里?”

王承书也不回答,笑着朝他点点头。邓公反应过来,眼眶湿润:“感谢你们,有了你们,新中国的核发展才有了希望!”

王承书究竟是什么人?她又为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

五零四工厂

作为共和国“两弹”工程的重要支撑,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绝密核禁地“五厂三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其中,五零四工厂位于甘肃兰州市西郊,是我国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

同其他核工程基地一样,五零四工厂也是需要严格保密的工程,它始建于1958年。因为工厂主要生产核原料:铀。铀是原子弹的原料,老一辈形象地把它比喻为中国浓缩铀事业的“老母鸡”,更是被称为“中国浓缩铀工业的摇篮”。

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及其助手斯特拉斯曼发现了铀的核裂变现象,而原子弹的爆炸就是铀—235的原子裂变而产生的。

铀—235作为唯一可裂变的天然核素,一克裂变放出的能量约为8×107kJ,是燃烧煤的267万倍。这个研究成果打破了人类对能量的想象,核弹的发明更是让人见识到核裂变的巨大能量。

在天然铀矿中,能被用作原子弹原料的铀—235含量只有0.711%。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定义,只有丰度为90%的铀235才是武器级高浓缩铀,可以用来制作核武器。这意味着研发一枚原子弹,需要上千吨铀原料,将其提纯出铀—235。

1956年,中苏签订援助协议,苏方答应派遣专家、提供技术,帮助我国发展核事业。1958年5月,邓公批准“五厂三矿”选点方案,自此五零四厂、二七二厂、四零四厂等核基地工程便逐渐建立成型。

就在我国核事业发展得如日中天时,中苏交恶,苏方暂停了所有核技术援助,将所有派来我国的专家都撤回国,并带走所有合作研究时的资料。在他们看来, “中国生产出裂变物质至少还要两年,到时才需要核武器的技术资料”。

苏方突如其来的毁约让我国的核事业受到冲击,但我们哪儿会被轻易打倒,克服重重困难,也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中国成为核国家。

1959年7月,周总理传达决议: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在技术、原料、机器等条件匮乏的情况下,许多科学家毅然决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国参与到新中国核事业的建设当中来。

同年的全国群英会上,王承书的出现引起大家的注意,作为一名深耕物理领域的女科学家,王承书是不可多见的天才人物。在参加会议的过程中,还收到了邓公的亲切接见。

会面过程中,邓公对王承书夫妇印象深刻,因为王承书和张文裕都是业内顶级专家,而且张文裕还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老师,他的本领自然是不一般。

在这种情况下,王承书无疑是当前核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1961年3月,钱三强找到王承书,问她愿不愿领导人员进行高浓铀的研制开发。

当时她已经在热核聚变研究中取得丰富成果,可一想到伟人说过,我是革命一块砖,哪儿用往哪儿搬,现在祖国向她发出新的任务,无论再怎么艰难,她都不会拒绝。

五零四厂的项目需要高度保密,因此很多人在入职之后便和家人失去联系,“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是工作守则。即使是一对夫妻同在工厂里不同部门工作,也会出现对对方是自己同事这件事毫不知情的情况。

即使这次选择意味着放弃之前的成就,从此隐姓埋名,连家人也不能知晓,但在听到钱三强的话后,王承书毫不犹豫,立马回复说:“我愿意”。

而这一句“我愿意”,就是一辈子。

天之娇女 天赋异禀

1912年6月26日,王承书出生在上海。在她之前往上数四代,家人都是博学的人才。

她的外公何芷舫在光绪年间担任朝廷重臣,扬州寄啸山庄便是他一手建造。而她的父亲是清末进士,一肚子墨水,还曾被公派留学。

家里不是进士,就是博士。因此王承书出生后,便随了一家人好学喜书的家风,给取名为“承书”。

可随着王承书越长越大,家人发现,女儿的确喜欢看书,只不过她看的不是连环画小人书,也不是哀婉浪漫的诗词歌赋,而是数学资料。这份奇特,让大家是惊讶不已。

当同龄人都在钻研四书五经时,她却泡在数字的海洋里,而且在每次考试中也都是名列前茅,这打破了很多人的常识。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说,她就是年纪小的时候还行,等再长大一点,就后劲不足了。

面对质疑和不解,王承书不生气也不表态,只默默做好自己的事情。等转学到了北京,因为水土不服给身体带来了重担,王承书因病休学,可是凭借强大的学习能力,她在中考时依旧发挥出色,顺利升上贝满女中。

1930年,燕京大学物理系开始了第一届招生。自小就对数理化有浓厚兴趣的王承书,自然也报了名。

家人虽然认为跟随主流,女子学个文艺就好,可是女儿的优秀让他们意识到,女子的可能性有许多,于是也就让她放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最后,王承书的录取通知也证明了她的能力,当年燕京大学物理系只招收了13名学生,王承书是其中唯一一名女生。

这时候又有人说,进大学容易,毕业难。很多人在考进大学之后就忘掉本心,贪图享乐,完全无法控制自己,最后落得个挂科、无法毕业的下场,王承书考上又如何?

但王承书再一次用成绩单,狠狠甩了质疑者一巴掌。1934年王承书以第一名成绩独占鳌头,成为当年唯一一位物理系毕业生,同时获得“斐托斐”金钥匙奖,打破了世人对女性的偏见。

当人们问道,难道凭借兴趣就能收获如此优异的成绩吗?王承书却说,选择物理并不完全是兴趣。

填报志愿的时候,她就已经意识到,物理学科对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她的选择,不仅仅出于个人兴趣,更多的,也是想学有所成,为国效力。

毕业后,她选择了继续在校深造,从1930 年到1936年,她一直都在主动提升自己,并结识了物理学家张文裕。志趣相投的两人很快坠入爱河,接着顺利成婚。

结婚后,有人劝她,结婚就该收收心,别总是想着工作,要把重点放在家庭上,可是王承书却说:“女子能否干事业,决不靠婚与未婚来裁定。”

就在两人都在学海遨游时,抗日战役的号角吹响。战乱的北平容不下一张书桌,物理研究受到影响后,王承书意识到自己应该继续精进,在有所作为之后利用知识报效祖国,出国深造现在是最好的科研选择。

在历经千难万阻,她获得巴尔博奖学金,取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留学名额。要知道,当时密歇根大学完全没有招收已婚妇女的传统,在王承书据理力争和科研能力加持下,这才被破例录取。

1941年8月,王承书赴美留学,拜师物理学家乌伦贝克门下。

1951年,她和导师创建了“WCU(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同时,她还第一个证明了索南多项式,接二连三的科研成果,让王承书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享誉国际。

尤其当大家知道,这是一个中国女性时,更觉得不可思议。她的导师对这个大龄学生的才华很是认可,称赞她说:“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诺贝尔奖得主。”

就在国际友人都在揣测,王承书下一步的研究动向时,这个物理新星却做出了令大家意外的决定:放弃这里的一切,加入新中国的建设中。

我国此时正处于发展的紧要关头,既缺人才,也缺资源。经过多年的研究,她已经积攒下不少成果,为此她决定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是优秀的人才在哪里都抢手,对于王承书这个预备诺贝尔得主,美国是怎么都不放手。不管她向美国提交了多少次回国申请,有关当局都是抱着一概不知的态度,让她好好留在美国。

发展到后来,她的行动也开始变得不自由了。出行时有人跟踪,买材料时被人没收,有时还被非法传讯,限制她的出行自由。而这一切都是美方的作为,他们不可能让人才回到中国,建设中国,转头来对付自己。

无奈之下,她想方设法,通过其他人将科研资料偷寄回国,前后多达300多包,重量近900公斤。为了能顺利回国,她还联合钱学森等科学家,向祖国发出求救信号。

在我国领导的交涉下,1956年9月6日,王承书一行人终于踏上阔别15年的土地。下了飞机,第一次看到红旗飘扬,王承书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她在日记里说:“那时我就默默下决心,我要为祖国做贡献,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1958年,王承书加入受控热核聚变研究项目,被公派苏联学习。那时交通并不便利,花在通勤上的时间非常多。

从苏方收到新知识之后,王承书便利用起漫长的通勤时间,在七天七夜的旅程中,手写了所有知识,回国后便将其出版。

两年下来,项目获得了很大进展,而她本人更是带出了一批专业团队,但是面对钱三强的邀请,她义无反顾再次放下熟悉的领域,来到504厂,从事铀原料的研究开发,分离铀同位素。

圆满完成任务

走之前,王承书立下军令状,1964年1月前保证完成任务。结果到1963年底,高浓铀就已经可以投入生产。

1964年6月14日,在王承书的带领下,504厂成功生产出第一批高浓铀产品。成果出现的时候,整个工厂的研究人员都兴奋地拥抱在一起,留下喜悦的眼泪。

王承书实现了她的诺言,保质保量完成了国家交给她的任务,而且还提前了一百多天。自此,中国成为全世界第5个掌握高浓铀提炼技术的国家,而这保证了我国接下来的原子弹生产有足够的原料供应。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此摆脱了其他四国的核威胁。看见蘑菇云,一直奋战在一线的工人们喜极而泣,感慨万分。

后来应领导邀请,王承书继续隐姓埋名,在504厂从事核产品研究。和家人失去联系,又因为保密需要,她很少出现在镜头前,就这样默默奉献近30年。

后面一线退居下来,她更是投身教育,希望培育出更多核领域的人才。即使晚年的她身体欠佳,眼睛更是患有严重的白内障,但在学生的课业上仍旧丝毫不肯分心,拿着放大镜也得看清楚。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逝世,在遗嘱里,她还挂念着中国的教育事业,希望将自己的10万元全捐给希望工程。在这之前,张文裕去世时,她也将丈夫的遗产全部捐了出去,还在西藏修建了一座小学。

淡泊名利,一心求索,王承书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为大家,舍小家,对自己年幼的孩子抱有深深的歉疚。可即使这样,重来一遍,她也会做出跟当初一样的选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北加鸡蛋之都爆禽流感, 「蛋价惊愕」恐重演洛杉矶4天3名流浪汉中弹身亡令市长惊愕南巡32周年|捧读《邓小平时代》,我为中国历史学家感到羞愧1993年邓小平最后一次游北京,过高速收费站时,女儿对他讲:拿钱邓小平南方谈话32年:一次石破天惊、改变国运的讲话邓小平为感谢老同志连喝五杯酒表达敬意32年前的今天,邓小平南巡首站到达武昌,仅停留29分钟,说了些什么红色日记 不迷航 5.16-31一心留在城市的足浴女工,辗转南北21年 | 人间住在西班牙的柴静,还是原来的柴静----2024年,怎么在小红书电商赚钱?邓小平眼中的自己邓小平乘坐日本新干线感慨万千,评价饱含深意邓小平视察上海对朱镕基说:不要怕失败,胆子大一点游戏大厂齐聚小红书,2024年的行业破圈风口为什么在这里?45年前的今天,新加坡迎来了邓小平;他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世界格局美国史上最大规模医疗罢工开启!这些州看医生或受影响月薪2300深圳流水线女工,逆袭为年薪80万谷歌工程师,又因疫情失业:我绝不轻易认输(附视频&演讲稿)美国记者问:所有中国人都同意统一台湾?邓小平的回复无懈可击珍贵影像 | 邓小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邓小平谈改革开放:中国这个时候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邓小平:中国的发展再耽误不得了1964年原子弹试爆前夜,周总理在钓鱼台6号,秘密地见了三个人邓小平一向拥有少说多做、实在质朴的鲜明个性1973 年邓小平复出,江青提醒道: 你要好好感谢主席总会丨欧美同学会第十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兰州峰会组委会会议在兰州召开邓小平回巴黎日本日记14: 京都打卡之嵯峨野岚山竹林1978年,邓小平炮轰“两个凡是”:照华主席讲的,全部照抄才行?长周末Get Away, 时光中的孟菲斯为什么在这里,孩子既自在,又能真正成长!1989年,73岁的刘华清准备退休,邓小平却说:你当军委副主席习近平视察武警海警总队东海海区指挥部“衣冠禽兽”的他睡了2个校长、103个女老师、18个女学生、长期包养1个女大学生,还贪污3个亿芝加哥三十年前后印象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