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高级的智慧:不与他人“攀比苦难”
与其用别人的苦难来麻痹自己,不如承认痛苦,坦率面对。把能量转移到改变自己上来,去努力活出自己的价值。
富书作者:加号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曾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当你觉得生活累,就去看看凌晨4点的菜市场和医院急诊室。”
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看到过,甚至对这个说法深信不疑,还会觉得:我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那些人比我还累呢。
而这种攀比苦难的结果,就是让人觉得沾沾自喜,甚至越陷越深。
让原本对苦难的挣脱,变成了内心的安慰;
让原本对痛苦的感受,变成了自我的放纵。
可事实上,每个人所选的道路不同就证明了结果的不同。
我们无法通过比较来判断谁的苦难更沉痛、更有价值。
我们要做的不是攀比,而是化解苦难,并且改变自己。
攀比苦难不仅无益,而且有毒
大家在生活中肯定都看到过这些类似的话:
还觉得学习苦?那些家里没钱的孩子想上学还没得上呢!
还觉得工作累?看看外面那些搬砖的农民工,他们说什么了!
还觉得生活难?那不少残疾的人还能积极生活呢,我已经很幸福了,有啥可抱怨的!
在这种种的对比之下,你好像会觉得自己没那么痛苦,甚至开始自我安慰。
但你要知道,你的苦难并不会从攀比中消失,只会不断试探你的下限,然后让你的人生变得更痛苦。
因为对身处苦难之中的人来说,这种攀比不仅无益,而且有毒,还会让人变得愈发脆弱、敏感。
我有个发小,在上学时一直都是非常开朗活泼的女生。
我们毕业上班之后,和她之间的交流慢慢减少,等到前段时间放假见面,发现她完全变了一个人。
变得沉默寡言,完全看不到以前的影子。
聊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工作太忙,经常要加班熬夜到十一二点才回家,所有人都没精神了。
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问她这么累,为什么不换个工作?
她特别淡定地说:“我这不算什么,有个部门的人熬得比我还厉害,我每次走之前看他们还在,感觉自己还挺开心的。”
我以为她是真心觉得不算什么,而且还能自得其乐。
可这一次次攀比带给她的,就是头发大把大把地掉,晚上也开始睡不着,并且内心逐渐崩溃。
甚至不止一次表示:为什么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像个工作机器?没有一点生活可言?
你看,在攀比苦难的环境之下,人的第一反应是:别人和我一样苦,甚至比我还苦,我有啥可抱怨的?
余华曾在《活着》中写道:“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赞美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
显然,那些看似不错的“安慰”话语,告诉自己别人比我更惨,并不能被“激励”到,更不会令人变得强大或者有成就。
它只会不断侵蚀人的内心,不断安于现状,而无法走完脚下的路。
与其攀比苦难,不如学会接纳
曾看过这样一个报道。
一位美国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约翰参加自己16岁儿子的毕业典礼,并且在典礼上致辞。
他对在场的孩子们说:
“我希望你被不公正地对待,唯有如此,你才真正懂得公正的价值;
我希望你遭受背叛,唯有如此,你才领悟忠诚的重要;
我希望你被忽视,唯有如此,才会意识到倾听他人的重要性。”
约翰在典礼上,没有说任何祝孩子们好运的话,而是告诉他们:“你们要经历苦难,并且接纳它的存在,才能从苦难中接收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让自己成长。”
因为苦难的存在,并不是让你与人攀比,而是让你懂得接纳一切,不论好坏,这才是自我改变的开始。
正如三毛所说:“苦难对我们,成了一种功课,一种教育,你好好地利用了这苦难,就是聪明。”
与其攀比痛苦,不如好好利用苦难,让苦难改变自己。
也许,苦难也会转化为成长的食粮。
被众人称为“太平洋屋脊步道女王”的谢丽尔,曾经长达4年的痛苦期。
先是母亲因病去世,后来兄弟姐妹关系疏远,婚姻破裂。
内心煎熬的她,不断用各种堕落的方式来掩盖伤痛,放纵不止。
直到一无所有,她才意识到,要想从痛苦中解脱,必须走出自己的路。
所以,她开始了一场寻找自我之旅。
学习徒步知识,参加急救培训班,作为徒步小白的她,背着背包,用94天,完成了太平洋屋脊步道1800公里的目标。
旅途结束后,她又重启自己的写作梦,出版了个人传记《走出荒野》,横扫17项年度图书大奖,一举成名。
从一开始的堕落,到后来的正面迎战,她对生活带来的痛苦全盘接收,又从徒步之旅中完成自我的蜕变。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你所经历的一切痛苦,最终都将成就你。
学会在苦难中磨炼自己,让自己多一分历练,多一分改变,多一分成长。
做自己人生的推手,转变自己的未来。
中年人最大的清醒,是不与他人攀比苦难
美国畅销书《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中有这样一句话:
“你没办法逃避痛苦,只能承认。承认本身,就是最隐蔽也是最关键的改变。”
或许,攀比痛苦会让你获得一时的心理慰藉,觉得不幸的人大有人在。
但是,这样的方式不仅对自己毫无益处,甚至是在掩耳盗铃。
而一个人最大的清醒,是懂得一边直面自己的脆弱,一边让自己不断成长。
我们在上学时,都学过这样一篇文章,叫《我与地坛》。
这是史铁生在双腿瘫痪后写出来的,记录了他当时对生活的绝望。
面对瘫痪的双腿,他会暴怒、会乱扔东西,会觉得活着没劲。
他直面自己的脆弱,但又一遍遍让自己成长。
在痛苦之中,不断与自己对话,正视自己的痛苦,然后写下了这篇震惊文坛的《我与地坛》。
知名作家韩少功曾说:“即使没有其他作品,这一年也会因之而成为文坛的丰年。”
在史铁生一举成名后,有记者采访他如何看待自己身体的疾病。
他想了一会儿,只说了一个词——敬重。
他解释说:“病痛就像和自己博弈的九段高手,你无可奈何,但又不能气急败坏。”
你只能接纳他,然后不断与他周旋,说不定还能获得智慧。这样即便输了,也是一种赢。
你看,史铁生并没有通过与别人攀比苦难,而让自己获得安慰,随意躺平、摆烂。
而是直面苦难中那个脆弱、绝望的自己,让自己不断成长,然后一步步跨出痛苦的深渊。
余华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说:
“铁生是我见过的作家里面,最坚强、乐观的人,他总是能把一些最消极的东西,转化成一些积极的因素,然后呈现在我们面前。”
就像在2001年时,好友邀请史铁生参加抑郁症患者的讲座,让他分享自己如何走出“每天想死”的困境。
他面对这群抑郁患者,始终温柔地笑着,与人谈话,从不用自己的苦难劝人坚强。
相反,他鼓励对方袒露脆弱,承认自己内心的痛苦。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苦难,因为接受它的方式不同,既可以产生负面的作用,也可以产生正面的影响。”
深以为然。
苦难存在的价值,在于我们如何对待。
当你认为它是一种折磨,只想躲避,甚至借用他人来进行自我安慰时,苦难带给你的只有负面影响。
而当你正视苦难,并且勇敢克服之后,才会让自己变得愈发强大。
还记得前段时间,网上爆火的二舅,喊着治愈了所有人的精神内耗。
而这恰恰是一种借由别人的苦,来安慰自己的苦难攀比。
但是攀比并不会让苦难转移,只会放宽自己吃苦的底线。
与其用别人的苦难来麻痹自己,不如承认痛苦,坦率面对。
点个在看,把能量转移到改变自己上来,去努力活出自己的价值。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创业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