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救人一命,可以从学校教育开始

救人一命,可以从学校教育开始

其他

在校园里,如果有人突然倒地、心脏骤停,你会怎么办?

 

这一情形,很有可能下一秒钟就发生在你眼前。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约有1.6万中小学生、3000名大学生因车祸、溺水、窒息等意外事故致死;另外,心源性猝死也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平均每年,中国约有54.4万人因心脏骤停而猝死,且抢救成功率不足1%。它在学生群体中的危险性同样不可忽视。常见的熬夜和压力,再加上疫情爆发,长期居家后的突然剧烈运动、戴口罩进行高负荷户外运动等等因素的叠加,使得校园意外伤亡高发。但事实上,如果得到有效的院前急救,很多悲剧本可以避免。

 

在郑州女大学生未能及时救治的事件之后,很多人开始关注我国在院前急救领域的薄弱与困境,而当我们将视野聚焦至较为复杂和开放的校园场景中,是否能以此为起点,探索出一条能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提升社会整体急救水平的路径?




一次抢在“黄金4分钟”内的演习


去年12月28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进行了一场急救演习,考验已建立的整套应急响应机制是否具备在校园内及时而有效地救助心脏骤停或其他急症患者的能力。


当一位路过的同学发现假人扮演的突然倒地的学生后,他迅速通过“企鹅急救助手”微信小程序,使用一键呼救功能发出了求救信号——这一信号将会通过系统算法直接联系到身处附近的师生志愿者们。此前,这些志愿者已经完成了心肺复苏等急救培训,并自愿在平台上注册登记,一旦周围出现了紧急救援的情况,他们将会收到系统发来的求助信息。


与此同时,呼救信息也同步发送至学校保卫处,这里是安装应急响应和管理系统的中控室。保卫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接入现场画面,并迅速联系到校医院和120急救中心。


各路人马都将尽力赶来。


南京大学保卫处——安装应急响应和管理系统的中控室


当时,两名收到求助信息的学生志愿者最早抵达现场。其中一人做按压式的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一人按照程序中的地图导航,去最近的地点取电击除颤的AED设备——这两个都是国际公认的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急救的最佳方式。


当校医院接到中控室的呼叫,派车前往事发地点时,时间过去了2分47秒。具备更专业急救能力的校医接替了志愿者,一边做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一边等待AED到达现场。10秒钟后,志愿者终于带回了距离现场最近的除颤装置——这也标志着在120急救中心赶来之前,最有效的心脏骤停急救措施已全部就位。


南京大学急救演习现场


2分57秒,这是个了不起的时间节点。医学数据显示,心脏骤停患者如果在1分钟内使用AED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4分钟内救活率可达50%,因此在急救领域有着“黄金4分钟”的说法,如果能在4分钟内使用AED进行及时的救治,可以大幅降低心源性猝死的悲剧发生。


而在现实情况中,来自民间的志愿者们是最有可能在4分钟内进行急救的人员,因为他们比120离得更近,施救也更及时。因此,如何在校园环境中,最快动员起各方力量,成为校园急救亟待解决的问题。



校园急救

需多方参与,任重道远


“按照应急救援的标准来看,被救助者所处的环境可以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和开放式三种。办公大厦是最典型的封闭式环境。大厦的物业方具备专业的急救能力,并且定期会组织急救演习,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应急响应的能力非常高。相比之下,大学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区域大,人数多,年龄结构也很复杂。但它本身又具备比较好的组织能力,师生员工的培训基础也会比较好,所以也能达到一个非常好的响应效率。”腾讯SSV社会应急实验室的李超介绍道。校园急救的推广,或许也将成为建立整个社会应急系统的一个起点。


大学环境开放、人员复杂,

发生紧急事件时,更需要高效的急救措施


李超举例说,日本就将高校作为推广社会应急服务的一个突破口。而事实上,校园急救一直是欧美发达国家进行急救教育的重点,且从中小学阶段就开始普及。


以公民急救教育普及率达到九成的美国为例。早在1966年 ,美国心脏协会就呼吁包括心肺复苏在内的急救教育知识要做到全民普及,要求包括警察、司机、消防人员和大中学校师生等在内的特殊人员必须掌握。随后,中小学生必须接受急救教育培训被写进了联邦法律,以美国红十字为代表的社会团体会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庭定期开展培训,强调急救的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而在其他西方国家,将医学急救知识列入校园的常规教学内容早已成为共识。德国10-16岁的在校青少年要接受至少一天半的心肺复苏培训,挪威也早在1961年就曾开展针对在校学生的心肺复苏课程。英国还将灾难教育与急救教育相结合,安排学生在专业的减灾知识网站进行学习,自行设计出一套安全急救模式,并在学校进行模拟演习。2004年,印度洋海啸来临前,一名正在泰国旅游的10岁英国小女孩用她在学校地理课堂上学到的海啸知识,成功地使100多人逃离了灾难,可见英国急救教育的成功。除此之外,很多国家还尝试将急救教育拓展到了心理急救的层面。


国外的应急培训课程


相比之下,尽管我国一直不断推进校园急救教育及急救体系的建设,但无论意识提升和技能培训,还是设备资源投入,整体都仍处于初步阶段。


2017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院前急救技能作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在此之前,多数地区的学校尚未开设过相关课程,即便有,也多是重知识宣讲,轻技能培训。从学生到老师,校园急救意识的建立和技能的培训不过才刚刚起步。


为了更好地普及校园急救意识、提高应对校园安全问题的能力,2019年,国家卫健委制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急救知识的学习和普及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此后各地开始积极探索。以北京为例,计划到2023年底前,全市学校都将实现AED等急救设施设备全覆盖。


2021年8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开展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研究制定了急救设备的校园配备标准、急救教育教学培训大纲和培训讲师基本要求,组建了急救教育专家组和讲师团。这些试点经验将在今年陆续推向全国,让急救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学校课程体系和学生的健康素养体系。


滑动查看更多

人大附中急救社团邀请腾讯SSV社会应急实验室共同参与强棒天使棒球基地学生的联合急救培训


有国家政策的保障,是校园急救乃至整个社会急救体系建设的重要一步。但跟美国经过半个世纪的积累,才能调动起各州、郡、地方应急管理机构和社区应急反应小组各层级通力合作的现状相比,我们的基础薄弱、发展时间短、急救员数量亟待增加,同时因人口众多、城乡发展不平衡,对急救的需求却更强烈。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应急效率,需要社会各界广泛而具有创新性的参与。


运用技术手段提高连接和匹配的可能性,这是西方社会应用不足,但在中国已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应急新思路。就像使用手机软件打车和叫外卖,如果我们能将求救者的需求与施救人“提供的服务”进行匹配,市场化的技术手段是否同样可以应用于公共服务领域?


在南京大学的演习中,志愿者们所用的腾讯“企鹅急救助手”,让科技助力校园急救的作用充分显现出来。“我国可参与急救的志愿者数量还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但通过数字化连接,还是有希望能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急救现场志愿者)匹配的效率。”李超说。


“企鹅急救助手”小程序


南京大学的试点成功,首先会大大促进校内急救普及和志愿者培训的开展。除此之外,为了保持志愿者的活跃度以及不断巩固急救技能,该急救项目将持续推出校内急救演习、AED打卡限时挑战赛、校园应急知识PK大赛等活动。而这一整套从应急到常规活动的系统运营方案,也将运用到越来越多的院校当中。自南大项目后,今年上半年,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更多高校也在陆续采用这套方案来筹备应急预案和急救培训。


在刚刚过去的8月24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与腾讯SSV、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全国校园应急能力建设项目”,正式达成关于健康教育与校园急救的战略合作,帮助更多的学校开展校园应急能力建设,培养更多学生的急救意识。


在体卫艺司指导下,首批将选定30所试点合作学校和区县,探索并开展校园急救教育及应急响应工作的新模式,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在校师生接触到应急救援的技能培训当中,应急开放平台的能力,也将让更多人受益。这一合作,也反映出腾讯SSV“运用科技与创新能力,聚焦民生与发展相关社会议题,与多方共创,探索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初衷。



从校园走向全社会

让所有人会救、敢救


校园急救教育的普及,惠及人群和辐射范围,将远不止于校园。如李超说,“号召已经走入社会很多年的人或许很难,但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很强,一批一批的学生日后走向社会,社会整体的救援意识就会逐渐提高。”而以校园为开端,这套急救教育与应急响应机制若能有效运行,也可推行至其他公共场所、社区等,最终覆盖全社会。


从校园到社会,急救教育需尽快普及


为了实现这一愿望,腾讯SSV搭建了应急开放平台,将自身产品技术能力充分开放出来,与社会各界共创。例如,借助开放的语音识别和融合通信技术,目前42个城市120已上线面向听障人士的无障碍急救功能。此外,腾讯支持中国红十字会,开发了“红十字急救宝”,希望能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实现AED设备等信息的信息化管理与可视化呈现,打通应急救护设备与急救志愿者“两座孤岛”。在未来,应急开放平台将延伸到更为广阔的使用空间,覆盖社区、商圈、园区、景区、交通枢纽等各类生活场景。社会互助网络的建立,离不开大家共同的努力与创造。


不过,要让这套系统能真正活起来,归根结底还是要“软硬兼备”——靠实际的设备投入,以及施救的人。


同样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规定,“完善卫生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大力提升公共场所急救硬件设施的配备。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


此后,我国各省市纷纷开展重点场所的设备布防,深圳是AED配置率较突出的城市,截至2021年8月底全市安装完毕3500台AED,预计5-10年内能实现每10万服务人口配备100台AED的国际标准——目前全中国该数据仅为0.2台。上海自2015年启动AED布局试点以来,迄今也已有超过1600台AED,杭州更是成为了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AED配置和使用的城市。但目前国内公共场所布设AED覆盖率仍旧不均衡,普及率较高的均为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及偏远地区的学校,更是连是否有足用、实用、适用的校园急救资源(如外伤处理器械、担架、急救包等)都成问题,急救意识和技能的普及更为匮乏。


在提高硬件投入的同时,提高救援人员的培训数量与技能水平更是必不可少。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要求,2030年救护员的普及率要达到人口的3%——而目前,我国有急救能力的人士只占全国人口的1%,未来还有很艰巨的任务要完成。


据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周荣斌介绍,红十字会每年将培训300万名救护人员,主要包括各地红十字会成员、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急救力量,首先培训警察、老师、消防人员,以及机场车站等公共交通枢纽的工作人员等。红十字会提出一个“五进”: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力求将培训普及到社会每一个角落。


腾讯急救队为足球赛提供急救保障


“AED虽然布局了,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用,所以要加快AED的普及和培训,让更多人接触和使用。”但会救的问题解决了,敢不敢救的问题又来了。“如果我使用AED或者进行心肺复苏,一旦出了问题,人没救过来,我会不会受到民事纠纷,或者法律上有什么问题?”周荣斌说道,为了能让更多人的人会救、敢救,必须有法律保障。


因自愿实施救济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条被称为“好人法”的法律规定,解除了救援者的后顾之忧,这一规定也在之后的相关法律中再次得到加强。


有了法律保障,每一个本着向善之心的普通人需要做也能够做的,就是在经过专业培训、学会相应急救技能的基础上,敢于动手、放心去救。


点击观看“99急救倡导片”


除了直接施救之外,社会公众还有很多参与校园急救的途径,比如通过互联网公益平台参加相关项目,助力弥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缺失,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


随着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年度全民公益活动“99公益日”的到来,腾讯公益平台为了让更多公众能够低门槛、多元化地参与公益,推出基于“小红花”的创新公益模式“一花一梦想”,倡导公众“用小红花,一块做好事”。用户可以通过捐款、捐步、答题等公益行为获得小红花,并将小红花捐赠出去支持具体的公益梦想,这其中之一,就是“为孩子培养1000名守护生命的急救员”。


在“一花一梦想”公益模式中,

用户可以将小红花捐赠给具体的公益梦想


与城市校园急救的情况相比,那些在偏远乡村学校的孩子更容易被忽视,但却存在更大的风险。据《中国儿童发展指标图集》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有超过 6 万儿童死于伤害,其中 61.4%发生在乡村。那里的孩子们缺乏安全教育,也缺少具备急救技能的守护人。


腾讯SSV社会应急实验室与用户共创“为孩子培养1000名守护生命的急救员”小红花梦想,希望孩子们在校园获得安全守护,也有机会耳濡目染,得到更专业的安全教育。


更重要的是,希望这样一团星星之火,可以点亮更多人关注应急救援,尤其是校园急救教育的公益之心。如同腾讯SSV所探索的科技助力社会共益之路,它连接的是人与人,不仅是求助者与施救者,而是所有人——因为人人都该有颗向善之心。


点击图片,扫码进入“99公益日”界面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沈艺超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韩冰

作者丨丽芙

图片来源丨 腾讯、视觉中国、Unsplash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星汉灿烂》:我们可以从少商身上学到什么?悉尼华人区民宅突发大火!1人因此丧生!一定要安装这个东西,紧急时刻能救你一命!河边有人在招手!女子搭火车“看窗外风景” 机警反应救一命“我们可以从欧洲进口”知识可以通过性传播?学术妲己说,可以......【幸运】苹果手表不停发哔哔声 意外揭12岁女童患罕见癌症救一命老人在公交车上直跺脚,她多看一眼救了一命!在美国164. 坏了,付母曾是小公主老人在公交车上直跺脚,她多看一眼救了一命凌晨,4岁宝宝拨通电话救了妈妈一命这一跪,救一命!一个简单手机设置,可能救你命!悉尼护士现身说法:这周救人刚用上!华人来学升学顾问和买房中介差不多跟名校教授一起做研究,高中生冬季研究项目开始报名!6个少年犯的自白:从学校到监狱,背后隐秘太扎心银镯子变黑,妈妈立刻带娃去医院,竟救了娃一命…银真的能试毒吗?“朋友在家等我太太” 佩洛西丈夫密语报警救自己一命孩子读不了“长文字”的书?可以从这套J.K.罗琳的偶像之书入手故地重游上高楼 - One World Observatory2022夏的家园:鳥语花香果熟不容错过!Our Kids【2022 加拿大私校教育展】回来了,彻底解决选校难!安省各教育局下周一将进入全面网课:Halton教育局学生可以隔天返校私校统治英国?英国新内阁超60%成员均有私校教育背景,牛剑校友比例再上升!魅影祖魂(一)没有人活在历史中直女发言:直男可以从Gay身上学到什么?患者即将死亡,一个昂贵的检查救了他一命!姜跃平: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和好的教育者?——《教育3.0》推荐安省老师变性戴“巨乳”到校教手工课, 荷顿教育局表态支持: 孩子们都爱?!救人一命的“旗袍女士”,找到了好勇的娃:安省4岁孩子从学校溜回家喝水,老师竟然没发现!助力营活动预告 | 欧洲高校教授谈心理交叉专业&业界职业澳洲大学拉黑大批中国留学生!敢申就拒!澳洲教育部确认明年须返澳,墨大壕延4000刀补贴金,教育部长要改教育...多伦多最大的私校教育展,本周末举行,75所名校参加岁月从不败美人!这些单品可以从20岁穿到70岁!做有价值的事:可以To B,可以To C,但请不要To VC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