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当妈,东亚小孩无人生还
《涉过愤怒的海》,千呼万唤始出来。
电影19年杀青,然后就遇上疫情,网上每隔一阵子就有不少观众翘首以盼,自来水一波。
毕竟,那可是「曹保平+黄渤+周迅」的班底,很难不好看啊!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四年。
等太久了,等到观众对黄渤的印象快只剩下春晚;等到大家都忘了女性角色可以如此复杂又鲜活;等到院线里全都是陈某之流的反转大电影.......
终于来了,这陌生又熟悉的纯正电影感。
直接预定今年国产片最佳。
东亚子女的精神弑父
电影《涉过愤怒的海》看完有种眩晕感,是那种被全员疯癫的状态炫到失神的窒息后释放,不知道大家觉得咋样,反正她姐看完很喜欢。
久违了,一种不顾他人死活的美,这不就是在演当代互联网发疯文学的精神状态吗。
有时候打开手机上网就很恍惚,我们仿佛活在一个巨大的疯人院场景里,只是电影把精神内核外化了,走得更加极端罢了。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黄渤饰演的在公海上乘风破浪打渔的渔民老金,他在日本留学的女儿身中17刀刀伤惨死。
日本警方的不作为彻底点燃了老金的怒火,他开启了以爱为名的复仇,一切疑云似乎都指向女儿的富二代变态男朋友李苗苗。
然而,老金在痛失吾爱的掩盖下逐渐迷失,他愤怒、偏执、以暴制暴,与全世界为敌,就为了找到一个答案,又将周遭的人与物席卷进修罗场中。
总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止步,买票去电影院一睹为快。
因为接下来就涉及重要剧情剧透啦。
先说一个非常震撼的一幕吧,在电影最后半小时,女儿娜娜的梦境里直接出现了父亲老金的尸体被吊在电线杆上接受审判。
这个大胆的镜头可能是我们电影里少有的审判父权的场面了,虽然出现在梦中,但它的隐喻不言而喻。
而电影拍的恰恰就是特别东亚色彩的弑父。
不是俄狄浦斯式的杀死父亲、成为父亲,而是哪吒式的剔骨还父、削肉还母,用自我消失为代价,表达委屈、失望、对爱的渴求,还有权力下位者无力的愤怒。
动画片《哪吒》
电影似乎在展现娜娜和李苗苗两个精神变态的年轻人,其实揭开的是看似正常、实则有毒的一群父母们。
而从影片一开始就埋下了“有毒父母”的伏笔——
娜娜父母离婚,她归老金,但他的抚养方式完全是表演式诈尸,一心扑在公海上捞鱼,平时主打一个消失,得空了便树立威权式的打压。
明明女儿怕水,还强行让女儿游泳,克服他故意制造的难关,等到她快窒息了才伸绳子救她。
拿杀虫剂喷猫咪,惹得女儿大哭,老金没感受到她的抗拒,反而觉得逗小孩儿哭好玩儿。
女儿也在扭曲的亲子关系里习得了窒息中寻找爱的惯性,睡在幽闭的衣柜里画太阳,她发烧一声不吭,毛巾捂得呼吸不过来也绝不喊疼。
老金可以几天几夜不归家、不接女儿电话,反正女儿“皮实”“懂事”“听话”。
但男人作为父亲的面子和威严可一点儿没少,“整个岛都知道,我老金的闺女”“我一辈子活个什么,就活个闺女”。
但下一句老金就用“糟蹋”“祸害”来形容女儿的遭遇,看见女儿的遗体会恶心想吐。
他对女儿的想象是完美的圣洁的无辜的天使,绝对的受害者,自己则扮演那个为女儿复仇的英雄。
而“糟蹋”里带着父权观念里对女性清白被玷污的隐秘的嫌恶,女儿被视作父亲身份的附属物,所谓的“抓住凶手”其实与“找回纯真、找回贞洁”同构。
老金没有关心过女儿的想法、好恶,因为骨子里他其实并没有把女儿当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个体对待。
这一路,复仇也好,救赎也罢,极尽暴虐,都不过他自我的投射罢了。
而影片中的其他父母,有做得更好一点的吗?
难讲。
周迅饰演的景岚,对反社会人格的疯批儿子全程宠溺,到了绝对纵容的地步,何尝不是另外一种自以为是的爱呢。
她在李苗苗小时候选择离婚,自以为亏欠儿子,所以什么要求都答应他,什么善后都为他做,明明知道儿子的反社会人格,好几次情绪波动,但说出口还是“好声好气”,选择对他的恶视而不见。
周迅说景岚的爱是软弱的爱,这个词非常精准,景岚和李苗苗之间,她能拿到的话语权不多,能做的只能是过度保护他,为他收拾烂摊子。
妈妈始终不愿面对一个事实,她的儿子,其实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来。
闫妮饰演的妈妈也没好到哪儿去,她不要女儿,得知死讯却哭得昏天暗地,妥善安排后事,却对女儿的死因毫不好奇,她的爱刚刚好,让女儿得不到支持,又最低限度地符合社会期待。
祖峰那个爸就不用说了,他想利用一切资源让李苗苗死,他明显的偏心二婚女儿、对儿子需求缺乏关注、知道儿子性格却一再激怒他,这个父亲当得也不无辜。
总之,父母辈的算计、表演、怯懦、坏心眼、自我感动,都赤裸裸地展现在电影里。
有个非常厉害的影评说“每个人都在cosplay”。
图源:小红书
“在这场社会构建的剧本里,他们不得不仓促上场,扮演愤怒、悲痛、伤情”。
所以老金扮演那个寻仇的英雄父亲,在任务完成时只有极大的空虚。
所以景岚得知儿子死讯,她不是说死要见尸,而是立马选择相信,因为这是“她绝不会承认的内心某个部分的自己期待已久的答案”,相信意味着解脱,意味着母职枷锁的谢幕。
图源:新浪微博@三号厅
她表演完同归于尽,立即买了回俄的机票远走高飞。
大家心照不宣、逢场作戏、互相捧场,大人cos无私的父母,孩子cos懂事的小孩,你以为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爱是表演吗,小孩什么都知道。
东亚父母之爱
是自我感动式的表演
电影上映的同时,微博有篇分享出圈了,说的是“我妈不远万里带15斤猪肉来看我,我情绪崩溃,用最恶毒的话来骂她”。
图源:新浪微博
原来女孩最不喜欢肉冻冰箱好多天的僵尸肉。妈妈一开始提议带猪肉时,就遭到女儿好言拒绝;出发前妈妈担心超重问过一次,女孩再次拒绝并表示上飞机肉会坏;托运行李时妈妈表示没超重,女孩就开始崩溃……
她完全应激了,于是用最脏最难听的话问候了妈妈。
女孩发现从小到大,妈妈一直用“都是为你好”的牺牲感,绑架自己。
papi酱谈“都是为你好”
“我为了你把工作从省城调到县里,你必须考全班第一,否则就是对不起我。”
这样的自我感动式母爱绑架,体现在方方面面。
僵尸肉的搏斗也贯彻在几十年的母女关系中:寒暑假姥姥带来的冷冻肉,女孩展现一点点不爱吃就是“没孝心”;女孩想吃素包子,妈妈擅作主张放了肉让她“长身体”;做面的时候也要加肉汤,就是非要扭转女孩的饮食偏好。
这简直到了“吹狗哨”的程度,难怪逼得女孩歇斯底里了。
很多网友都分享自己父母小时候逼自己吃不爱吃的东西的经历。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如果说家庭是最小单位的关系实践,那么母亲提供食物就是微观层面的权力彰显。
《隐秘的角落》逼儿子喝牛奶
小时候都被父母骂挑食,长大才恍然大悟,为什么父母不挑食,因为他们不做自己不爱吃的东西。
《少年说》:说了白说
这样的“还不是为你好”,其实就是以爱为名的控制。
之前在网上疯转的某宝爆款“励志相框”,看得人窒息,一条又一条“清华妈妈语录”,我看到的不是亲情,而是大人扮演成功父母的沾沾自喜。
图源:淘宝
即便孩子真的成功了,童年的伤痛也绝不会一笔勾销。
郎朗的恶魔父亲
父母用牺牲感换取子女的负罪感,道德筹码越来越高,这些都是要兑现的。
爱意成为情感操控最好的保护色,只会落得子女恨又不能恨,爱也爱不上来。
项飙谈牺牲感
还有一个妈妈分享过的育儿视频,她表示两岁多的女儿精力旺盛,一玩就大半夜不想睡觉。
这位妈妈的应对方式是,可以玩,但是玩就只能玩到天亮,还把镜头对准女儿,把约定拍了下来。
图源:网络
女儿玩两小时开始累,但妈妈要求她信守承诺,她们真的痛苦地一直散步到天亮。
这位90后妈妈,看似不惯着女儿,教女儿学会承担后果,其实完全是在虐待一个毫无反抗之力的婴儿。
一开始她把镜头对准女儿就明显展现了权力关系,妈妈一直是掌握绝对话语权的那个。
如果爱女儿就应该为女儿的疲惫感到心疼,爱是同理心、是理解、是包容,妈妈爱的其实是权力得到彰显的自己罢了。
这是另一种自我感动式亲情,本质上是服从性测试,又名“你要乖乖听话”“你要懂事”。
很多时候家庭之中不容置喙的规矩都是某种服从性测试——
“饭桌要按辈分,不得乱坐”“玩具让给年纪小的,你要大方”“见到亲戚要喊人,要会来事儿”“不能挑食,懂得吃苦”“喜欢的东西不能要,不能贪心”……
其实天大的规矩有那么必要吗,有那么多道理可言吗,还是说大多数都只是家庭权力结构金字塔里权力的彰显而已。
《少年说》:我撕你书我有理
之前在网上盛传的金句是:
东亚父母给孩子的爱恰如其分刚刚好,没有多到让小孩长大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也没有少到让小孩安心反孝抛弃他们恨他们,就是刚刚好让人痛苦一生。
看清了这个,就会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父母会把孩子送去戒网瘾电击学校,看着孩子痛苦,还对老师感恩戴德。
图源:新浪微博
本质上很多父母其实都是不懂得如何去爱的人。
他们不过在扮演“深情的父母”,模仿各种育儿经教给他们的表演方法,却不懂得爱的大前提是想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愿和人格。
结果父母一辈子都在等孩子说“谢谢你”,孩子一辈子都在等父母说“对不起”。
东亚小孩
选择重新养育自己
电影上映后,微博一个热搜词条火了,“承认父母没那么爱自己”。
小红书上的观后感,也捧红了这句话,“爸爸,你的爱是场cosplay”。
无数自我感动的亲情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东亚小孩,终于有了一个出口,去讲述自己对父母真实的感受。
在这场“父慈子孝”的cosplay中,被迫加入表演的小孩,大概从小就在经历一种微妙的愧疚感:
父母都这么爱我了,我却想逃,这是不是自私?是不是罪过?
图源:《小欢喜》
父母有一套完整的儒家伦理做背书,即使他们伤害了小孩,也可以用老祖宗传下来的金句为自己辩驳——
“百善孝为先”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套思维模式太根深蒂固,仿佛在成为父母的那瞬间,一切行为都有了正当性。
图源:《狗十三》
但从来没有一句古语在告诉小孩:
当你没有感受到爱,那证明父母并没有付出太多的爱,不必怀疑自己。
当你感受到的是恐惧、压迫、操控,那想逃离也没关系。
娜娜说出“爱,没有”的一瞬间,不知道多少创伤中长大的小孩在影院里松了一口气。
那个从生下来便弥漫在头顶的谎言,古代人是这么说的,课本是这么写的,父母、老师、亲友......所有人都深信不疑。
可真相是,“爱,没有”。
真相是,我曾一万次在梦里将你高高吊起,却从来不敢将如此罪恶的弑父梦境告诉任何人。
如此长大的东亚小孩,许多人一辈子都在跟这套亲情模式打架。
感到被伤害、对父母彻底失望时,恨不得立马打包行李远走高飞。
但他们的一句服软,又会让小孩丢盔卸甲,仿佛虐恋关系中永远无法脱身的恋人。
图源:新浪微博
是啊,我们的亲子关系,就像一场虐恋。做不到真正远离,但只要靠近,就会被刺得鲜血淋漓。
网友总结说:“他们的爱,就像冬天里的湿棉袄,脱了冷,穿上沉。”
这样扭曲的亲情,似乎永远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解法。
有的小孩拗不过,将愧疚和愤怒内化,然后在某一天迎来崩塌。
据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分享的案例,有读小学的女孩来做治疗,说父母会花钱给她上补习班,然后下课接她,还给她买吃的。
女孩一边说一边哭得很厉害:“我觉得我不配”。问题是,他们家境并不差,不需要孩子如此自卑。
孩子对父母有深深的愧疚感,相对应的,就是对自己深深的不配得感。
从不配得付出,到不配得活着。
父母的“爱”,成为绞杀孩子对自己生命热爱的绳索。
博主@大连老湿王博文 分享过一个朋友的故事。那人刚刚三十岁,因为癌症去世了。
在确诊癌症时,他跟王博文说:“我非常高兴,因为我终于解脱了”。
他成长于家教严格的家庭,从来没有独立做选择的权力,努力学习,只为得到父母的认可。
父母对他的控制之深,导致他成年了接到他们的电话会心悸脸红,听到他们的名字都会浑身颤抖。
这套养育模式对他的伤害如此之深,以至于他临终时的感受是:“我不后悔得癌症,但我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
养育本该是培养孩子独立自我、逐渐划清边界的过程。
然而真实的养育却是,没有自我的父母将孩子的生命当成自己的生命在活,一旦看到孩子独立自我的火苗便立即掐灭。
连自我都没有的生命,让人怎么有继续下去的动力?
图源:《阳光普照》
有的小孩则需要不断反刍创伤,在无数次自我怀疑中推倒再重建。
曾经豆瓣有个著名的「父母皆祸害」小组,12万人在这里分享各自的创伤。
虽说这五个字颇为耸动,甚至后来因为影响力太大而招致关停。
但对于真正经历过原生家庭创伤的孩子来说,有一个角落可以肆无忌惮说出真实想法,有人肯定自己的感受,ta就不再孤立无援。
我们太需要自己的感受被肯定了。
今年有两个关于亲情的帖子令我印象深刻。
一个来自在美发展的华人脱口秀女演员,她分享了一则采访母亲的视频,却冲击了外国网友的价值观。
图源:新浪微博
这位女演员的人生经历非常励志,来自河南小镇,一路打拼至美国逐梦好莱坞,做模特,给美国人讲脱口秀,两年就发行喜剧专辑,拥有自己的俱乐部,在洛杉矶买了大平层。
但到妈妈嘴里却是:你不漂亮,小黑妞,还有一张“猪拱嘴”。
对于外国网友来说,他们无法想象对于有的小孩来说,“父母是人生中第一个霸凌者”。
是啊,这分明是一种语言霸凌,为什么从父母的嘴里说出来,却天然地被赦免了。
另一个帖子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做心理咨询,当她平静地讲述完自己的原生家庭之后,咨询师却情绪崩溃似的狂哭不止,然后给了她一个拥抱。
对于健全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小孩来说,被父母如此对待,简直不可思议。
这些来自外界的视角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东亚亲缘关系里的纠葛、亏欠、委屈、扭曲,爱和恨从出生起便盘根错节在一起,宛如孽缘一般。
东亚小孩必须足够决绝,才能从中挣脱出来。
然而,沉沦在和父母的纠葛中,拼个你对我错,并不是我们人生的目的。更不要以生命为代价,去验证父母的失败。
现在社交媒体上非常流行一个概念——
「重新养育自己」。
抛下从原生父母那里习来的行为模式,成为自己精神上的父母,重建一个健全的自我。
那些被忽视、被打压、被匮乏、被控制的记忆,并非牢不可破。
或许是橱窗里永远无法拥有的玩具;是不由分说地一顿训斥;是“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是“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不争气的孩子”......
在每一次创伤来临之时,请记住要一遍遍地告诉自己,
“我值得”
“这是我的人生”
“我有权选择我想要的生活”。
请务必坚定,然后一而再再而三地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改变父母或许很难,但我们可以超越原生家庭的伤痛,开启新一代的叙事叫做,人,首先要为自己而活。
愿“以爱之名”的代际伤害,从我们这代结束。
从此,没有娜娜,也没有那片愤怒的海。
监制 - 她姐
作者 - 黄瓜酸啤、塔卡西
微博 - @她刊iiiher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她姐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