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港府回应穆迪:香港优势久经考验,与内地联系有利长远发展

港府回应穆迪:香港优势久经考验,与内地联系有利长远发展

社会





“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双向对外开放,加上大力推动绿色转型、数字经济和创新科技发展,将持续为中国香港特区带来庞大的商业和投资机遇”


文|《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苏琦

“我们不认同穆迪以香港信用状况与内地紧密相连,以及内地发展可能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为由,而将香港信用评级展望调低至‘负面’的决定。”12月6日晚间,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在回应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调整香港信用评级展望时指出。

当日稍早,该机构确认中国香港特区信用评级为“Aa3”,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此前一日,穆迪则宣布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1不变,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

“香港与内地不断深化和扩大的经济和金融联系不应成为调低评级的因素。相反,这些联系是香港长远发展的优势。”香港特区政府在相关回应声明中指出,“香港的优势在过去经历不少考验后,仍然得以保持,将来亦然。”

核心优势继续维持

在解释为何调整相应评级时,穆迪指出:中国香港特区与中国内地的紧密联系,体现于政治、制度、经济及金融方面。中国内地经济潜在增长率逐渐减弱,以及金融风险因素,都对中国香港特区信用状况有影响。

在此之前,穆迪曾在2019年时将香港的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转为“负面”;至2020年1月,将信用评级展望转回“稳定”。今年年中时,另一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则确认中国香港特区的长期信用评级不变,展望维持“稳定”。

除了对香港信用评级展望进行调整,穆迪此次对香港长期发行人及优先无抵押评级及优先无抵押中期票据评级,则分别仍维持在Aa3及Aa3暂定评级不变。这源于香港的财政缓冲及外汇储备显著、政府债务低企、财政储备仍然可观,联系汇率制度亦带来可靠度及稳定性,均有助于香港经济应对重大冲击。

“基于香港拥有坚实的信贷实力、财政缓冲空间和庞大的外汇储备,使香港面对外围环境冲击具有充足的缓冲和抵御能力,穆迪确认香港的长期信用评级为Aa3级,即第四高评级。”香港特区政府在回应中称,“然而,我们不认同穆迪以香港信用状况与内地紧密相连,以及内地发展可能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为由,而将香港信用评级展望调低至‘负面’的决定。”

香港特区政府亦引用了国家财政部相关人士此前的相关回应:内地房地产市场下调的风险可控,地方政府债务亦有效得到控制。“国家完全有能力持续深化改革、应对风险和挑战。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在此基础上,香港特区政府亦指出:因拥有“一国两制”优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的核心优势将继续维持。今年5月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评估报告,亦再次肯定香港作为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而将维持香港地位的优势,则分别包括继续实行普通法制度、厉行法治;拥有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司法机构;资金、货物、信息和人才的自由流动;简单和低税率的税制;及与国际最佳做法高度接轨的友善营商环境等。

一系列的相关数字可以对此进行佐证:截至11月,香港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额达到约两万亿美元,比《香港国安法》实施前增长了约10%。

在此基础上,香港金融业亦在找到一系列新的发展增量。以绿色金融为例:作为亚洲地区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之一,2022年香港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的发行总额超过800亿美元,同比增长40%以上。截至2023年9月底,香港管理的私募资本超过2100亿美元,位居亚洲第二,仅次于中国内地。

在营商环境方面,截至目前,在香港运营的境外地企业数目保持在约9000间的稳定水平。其中,约有1200家美资公司。

对于这些美资公司的运营情况,香港美国商会总裁翁以登在近日参加“香港财经论坛2023”时则指出:香港有约1200家美资公司,无论是地区总部或小企业,都希望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及东南亚市场,当中六成在大湾区都有些联系,部分亦看准大湾区机遇。

“这些公司喜欢香港是因为‘一国两制’、法治、信息自由等因素。有些公司返回美国或搬往新加坡,但五年内只有7%的下跌。说有很多美国公司离开有点夸张,他们虽然审慎,但仍然寻找机会。”翁以登称。

经济振兴找到新路

除了内地经济和金融影响,穆迪也指出:随着香港经济复苏,财政赤字占本地生产总值(GDP)已由去年的6.6%的近期高峰,回落至今年的约4%;但印花税及卖地收入仍疲弱,预料未来香港特区政府将逐步开展财政整顿。

在展望香港经济表现时,穆迪则预期:今年GDP增长约3.5%,居民收入和财富不断增加,配合香港原有的竞争力,相信可助香港GDP在中期保持约2.5%的增速。

对于一系列相关说法,香港立法会的多位金融等相关界别的议员均表示,不认同穆迪下调香港信用评级展望。香港的财政状况健康,经济表现也在稳步回升。这些事实会给国际投资者带来信心,不会严重影响香港的对外竞争和借贷能力。

对于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转变发展动能,香港亦在积极进行转型。对此,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则在12月6日的一个公开场合中分析称:今年面临充满挑战、复杂性和紧张局势的全球环境; 利率上升,并且将在长时间内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12月初时,香港特区政府曾公布截至9月底的2023/24年财政年度首6个月财务状况,期内整体开支为3556亿元(港元,下同),收入为1313亿元。计入政府绿债计划下发行的绿债获得466亿元收入后,期内累计赤字为1777亿元。此外,截止9月底的财政储备为6571亿元。

对于财政赤字问题,陈茂波则直言:目前政府的财政状况仍相当稳健,但明年经济仍面临不少挑战,目前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实现收支综合平衡。政府的目标是将赤字控制在本地生产总值的3%至4%,并将借贷比率维持于较健康水平。

“除了收支平衡,更重要是照顾社会需要、发展经济。”陈茂波称,“展望明年,不会低估政治紧张局势继续带来波动,香港要保持警惕,确保财政稳定、财务安全,并支持中小企及寻找新市场和资金。”

而在提振经济发展层面,作为面临内外压力的开放城市经济体,中国香港特区的一系列探索,其实也正在坚持原有国际化等基础上,逐渐展现出新脉络。即从新产业、新伙伴及新资金三个重点方向出发,锁定中东和东南亚市场。而从短期和中期角度来看,金融和创科(创新科技)则将成为香港两个发展主引擎。

在此基础上,香港在摸索如何搭建产业生态方面,其实也在展现出一定的新“章法”:例如重点关注“伙伴企业”到港落户。在此领域内近期一个较为出名的例子,是来自英国的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AstraZeneca)将在香港成立研发中心及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

12月7日,来自中国内地的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深:300750)亦宣布将在香港设立国际总部,并在香港科学园成立“宁德时代香港科技创新研发中心”。香港科技园方面对此表示:宁德时代落户香港,研发前沿新能源解决方案,配合香港科技园完善的设施配套,有助进一步促进香港新能源技术产业、交通、基础设施等技术的发展。

事实上,此举也被认为是香港2022年公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逐渐落地的标志。而在香港宣布加强支援新能源汽车及半导体晶片产业发展后,2023年下半年以来,已有多家新能源车及智能汽车企业落户香港,包括内地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商哪吒汽车、杰平方半导体、地平线、黑芝麻等等。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中国内地今年将贡献全球增长超过30%。内地持续推进高水平双向对外开放,加上大力推动绿色转型、数字经济和创新科技发展,将持续为香港带来庞大的商业和投资机遇。”香港特区政府亦在前述回应中称。

责编 | 田洁

题图 | 《财经》记者 焦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香港内地福利都想捞!港府重磅出击抓这帮人!香港购物天堂地位受质疑?港府权威回应!必读|港府呼吁全港人参与!香港重磅大事件!穆迪:下调美国评级展望至负面香港与内地民商事判决互认,中国法院的判决也可在新加坡执行上百人偷渡来香港被抓!港府花100亿做这件事!降息未至!大A久经考验,2024年还能回本吗?中国网红“仲尼” 在巴厘岛遇难!当地政府回应…感恩节礼拜77 疯披王爷越发越多,永远发不完,诺贝尔基金的收益率到底有多高?早餐吃什么穆迪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财政部回应早财经|突发!穆迪下调美国评级展望;陕西一地强砍3万多棵国槐树,当地回应:执行复耕政策;55个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美西赴华:南航加入~ 春节回国机票,单程含税381.50美金,允许退改,还带两件行李。全国多地联运工程师未完成推销任务被辞退?一地联通公司回应热话 | 香港月薪2.5万招内地保安!?内地网友坐不住了!《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香港科学园车品觉:香港数字化转型启动晚,需与内地合作达成“双赢”重磅 | 港府发话!杀疯的文旅大战卷到香港!佛山一镇政府回应“招女保洁要求35岁以下”:考虑不周,已更正老人家中1吨过冬煤被收走?镇政府回应港府出动!今晚,香港街头有大动作!直播:香港&澳门移民最新政策解析及申请策略分享突然!美国宣布:增兵!美国国务院发布"全球警告",啥情况?以色列股市重挫,穆迪:或下调评级与巴菲特午餐的投资人:对中国有利的就是对比亚迪有利,这个道理也适用于阿里和腾讯外部与内部,微观与宏观,短期与长远七绝 跟韵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展望至“负面”姚让的疫情时代(4)香港要引入内地城管拆这个!港府官方回应!财政部回应穆迪: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热话 | 香港不再是购物天堂?港府出面回应!哈仙达拉朋地联合学区投票决定关闭4所学校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财政部回应【双养日课】如何将成长型优势发展成核心优势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