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家长择校风向变了!他们放弃老牌名校选择“小而美”,4年后结局令我意想不到…
最近因为自己也在给孩子看学校,经历了一轮奔波在上海跑宣讲会的历程,最大感慨:
Location、预算、摇号命中率、学校硬件这些是硬指标,还要看学校老师的整体素质,孩子的精神面貌等等。甚至小到学校食堂好不好吃,校服质量如何,都是需要老母亲们操心的。
而最近遇到三位魔都家长,他们的择校经历却让我印象深刻。
他们中有人看遍了上海几乎所有的双语学校,从上海东北角到浦东临港,只为寻找心目中,不只卷学术,而是真正做好全面能力教育的学校;也有人放弃IB名校、重点小学,希望能给“有个性”的女儿更多成长空间。最终,他们都选择了一所位于闵行的“小而美”学校——美高双语:
Anthea妈妈
孩子从某老牌校IB幼儿园毕业后进入美高就读二年级
Jack妈妈
孩子就读美高学校四年级
Aka爸爸
孩子从某老牌校IB幼儿园幼升小进入美高就读一年级
了解更多学校信息
👇可以添加学校招生老师👇
了解最新校园活动及咨询
也可预约1月6日开放日,现场体验
一位魔都爸爸的“幼升小”择校路
每个家长在择校时必然会陷入茫然的第一步就是信息筛选,研究越多越头晕,体制内有“洋气”的,体制外也有“鸡校”,国际范儿里英美风明显不同,国际课程到底哪个难哪个易……
Aka爸爸给了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先选赛道,再择校。
在国内的教育赛道无非就是体制内、体制外两条路,但要权衡起来还是不简单,有非常多的点要考虑。
△在方爷爷家作客与同学吃饭的Aka我们都认为,中国教育有它的长处(比如学术严谨),西方教育也有它的弊端(比如规则感弱)。所以给孩子选了青浦世外幼儿园,看中的是它给到孩子的全方面发展。
要不要走体制外赛道,对我们来说是很艰难的决定:
一是体制外道路的不确定性很高,中国的体制外(双语)学校其实处在摸索阶段的占大多数,虽然很多学校的大学申请结果很好,但是其实这些学生从小一路培养起来的可能占比很小。
并不能完全说是它这个体系的成功。而且顶级海外升学的主战场是在国外,我们的孩子申英美名校,有点像农村娃考北大清华,一样都很难,最难的是在信息和资源差。
一旦走了体制外道路,比拼的就不只是语数外,还是家庭的生活方向选择以及资源的配备,所以我很多朋友为了孩子升学后期全家移民的也不在少数。
△Aka爸爸在学校做分享
孩子过去是有优势了,但大人过去怎么办?家庭的生活方向选择还有就是资源的配备是个大问题,且移民后也不能躺平,一是大人也有自身事业和人生追求,二到了国外的人脉和资源也会是瓶颈。
但Aka幼升小的那年已经需要民办摇号,因为不想有被摇到菜小的风险,所以不得不再次开始思考“赛道”问题。因为我们徐汇和闵行都有房子,找学校的主要目标也围绕这两个区。如果选体制内,那我们有徐汇的公办保底,如果选体制外,我们就可以去闵行的双语上学。纯外籍学校无论从文化还是身份目前都不适合我们家。
综合我们家的情况,我们夫妻都在海外读过书,目前在外企做高管,结合孩子的性格来看,我们既不希望孩子在公办被约束太多,导致缺乏思考和想象力,也希望孩子有中英双母语的环境,还能有时间做她喜欢的事情。所以最终还是决定看双语学校。
我们在闵行主要看了一所热门鸡血校X和一所集团校N,以及美高双语三所学校。
最热门的X校,我们觉得确实很鸡,但需要父母配合自鸡,我们俩都很忙,实在做不到,只好pass;
N校的硬件比较好,不过我们在跟该校上学的熟人了解了一下,学校的IB小学确实快乐,但是到了初中MYP就需要家长和学校一起大量地深入探究和做社会实践,并且培养孩子的思维和自驱力了,否则很可能最后只学了个IB的皮毛,包括学科知识可能也不够扎实,学生管理很松等。
最后筛选下来,美高的课程扎实程度跟X校很像,但是美高小学的孩子也很快乐,跟N校一样。虽然对硬件我们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但是软件确实完全符合我们的核心需求。
首先它不像纯外籍学校,欧美老师跟家长的沟通频次不高,我们更偏好华裔老师 (ABC)为主的双语学校,因为它的listen and learn的氛围正是我们需要的。
其次华人擅长的学术也不能放手,这所学校很注重学术,抓得很紧。毕竟华人将来到海外竞争,我们会有天然的弱点(欧美大学看重的非学术的能力和履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我们家孩子个性活泼有创意,肯定更适应体制外的风格。
说白了,中式教育能出很多优质白领,但是现在AI这么发达了,未来生产力肯定不是问题,很多工种会消失,人口会下降,我们孩子将来会面对的根本问题是:人类将来会往哪里走?
所以我们更看重宽松一点的,不是过于考察精确度的,而是能让人自身潜能发挥出来的赛道,其实比较来比较去,体制内外的赛道都没有完美的,但体制外赛道相对更适合我们。
包括十几年后,我们是不是真的想好全家往外走,我也不确定,这个开放式的选择我想留给女儿,将来她会给我答案。
△AKA在校园活动睡衣日
为什么没有选择所谓“名校”?
和擅于宏观思考的Aka爸爸不同,Jack妈妈择校时体现出了更多母亲的直觉和对孩子的深刻理解。
我们家都是文科生脑袋(其实Jack爸爸是业内知名编剧)Jack从小也显示出不太“主流”的特点,一个是性格敏感,胆小,语言天赋好,另一方面是大运动和个性发展比较落后,3岁才学会走路,而且因为可能表达能力不错,是个“杠精”,喜欢怼人和刨根问底。
我感觉他这种性格如果去了公立学校,可能不太容易被老师青睐,遇到严厉点的老师可能还会整天被纠正。想着双语学校的宽松氛围可以给他更多的空间。
幼升小的时候同样赶上了摇号,我也跑了一轮双语学校。好几所有名的学校,我都去参加了一轮开放日。我选择学校的理由比较直接,就是看学校给我们的感受和体验。
走了一圈下来,所谓的“名校”反而感觉都不太好--
有所学校,开放日当天说是人太多要分批进校,让家长在校门口排了一个多小时,那还是个很冷的雾霾天,后面小朋友进校考试,家长在外面等候时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学校管理水平也让人打个问号;
另一所学校,江湖早有令人闻风丧胆的鸡血传说,我去了以后更是被吓到,虽然只有家长去座谈,但是人家的孩子全部都是神童级别,什么已经能写英文短文的,拿了各种比赛金奖的,钢琴多少级的,反正我家这位是什么也拿不出手,心想实在是比不过,还是主动放弃吧。
还有一所洋气的学校,硬件非常好,但是综合看下来,学术上确实比较放松。
最后来到我们现在的美高双语学校,原因也是很简单:我曾经开玩笑说娃是被活动后的小蛋糕征服的,因为实在太好吃了。
我则是被校董方正的演讲征服的,因为实在是太打动家长了。
△在舞台上演讲的Jack校董自己是耶鲁毕业,他的理念确实非常打动我,比如他认为未来孩子们的工作要吃饱饭肯定不成问题,因为人工智能会大大提高社会效率,但是未来人们的分层会是一个问题,顶端的那些人一定是创新的能创造价值的人才。
再比如他说现在的小孩在学习已知的东西上花了太多时间,但拓宽和探索的时间不够,而在早期阶段,宽度比深度更重要。
这所学校给孩子的课程就包括机器人柔术小提琴园艺等等,在学校里都能获得,不需要额外花时间花精力去寻找去安排时间学习,我觉得非常值得。
△小提琴表演的Jack另外,学校里不会划分所谓差生和尖子生,也不强调成绩,而是有各种各样的奖项,每个小朋友都能拿到奖,让每个孩子都很自信快乐,这点也很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跑遍上海几乎所有双语学校,
她说:择校就是选合作伙伴
Anthea妈妈是个实战派,当她说当年为女儿择校跑遍了上海的所有双语学校,从上海的东北角最远跑到了浦东临港时,不由令我肃然起敬。
她的观点更令我耳目一新,她说,选择学校就是挑选合作伙伴。
我和孩子爸爸都就读于国内大学,爸爸是在英国完成的硕士学业,我在国内读的硕士,我本人也在大学教授过2年课程。
我觉得我们是那种对教育比较有要求的、很愿意和学校沟通的、看细节的家长。
所以当时看学校,不但是事先做了很多案头功课,也真的是花功夫把能看的学校都看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找到现在的学校以后,光它的宣讲会都听了4次,前3次是线上的,第4次在线下见到了著名的方校董,之所以对这所小而美的学校特别感兴趣,因为觉得它可以说百分百契合我们的理念。
△可可爱爱的Anthea学校课程非常丰富且切合当下,全面发展孩子的能力:机器人、设计课、艺术、园艺……语数等主课也不会落下,学术抓得很紧;运动和艺术课程都有体系,比如柔术,能让孩子持续进阶学习,将来能精专于一两门运动或艺术。
比如方校长开办园艺课程,是受到了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思想的启发,福禄贝尔倡导教育必须适应自然:只有让儿童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遵循儿童天性,才能实现儿童的真正发展。无疑,深谙这样的理念的校长开办的学校,我的女儿应该去。
我和先生都是体制内教育培养起来的,并不是否认国内教育的优势,但是基于对当下教育的理解,尤其看到科技化的未来教育变革,我们坚定地认为,女儿要去一所国际化的双语学校。
因为,未来他们需要匹配更加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学术这件事不用太焦虑,但是让孩子未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可能更重要。
而且我们家长自己能够做有效的指导,所以我们选学校主要是在选合作伙伴。
△一年级的英文课堂输出,不仅是英语课,也是艺术课完全指望学校包办了孩子的所有学习是不对的,还得要家长投入时间精力,有自己的进度表,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所谓体制外学校学术不如体制内扎实的担心,我基本没有纠结过。
因为我期待的学校就是目光长远,理念契合,把孩子的个人综合素质发挥到极致,至于学术方面我们自己也有规划,比如3年级时要注重把数学的思维打通,我会看孩子的情况,适当的课后加鸡腿。
说白了,在小学阶段完全不用太焦虑学术的事儿,反而是更大的“人”的发展层面的事儿更关键。
△在科学课的“世界粮食日结合保护水源”的一个PBL课题上,女儿画了一张4K的作品,原本是完成作业,很意外学校用大画架将其展出,这个架子撑起的不止是一幅画,也是一份孩子的自信,一份家长的信任
我跟女儿各个任课老师几乎都有密切的沟通,小而美的学校对孩子的关注度很够,老师们也都很负责,多晚都会回微信,甚至还会专门给你做个PPT回复孩子的情况。
比如做教学主管的老师很懂教育心理学,比如在学生的奖励机制里,他知道内在的鼓励比外在的奖励更重要,这样的老师抓教学会让你很安心。
比如语文老师特别会夸小朋友,小朋友语文学得都很好,因为想得到老师的夸奖,我拍过一张照片,全班孩子看着语文老师的眼神连我都羡慕了。
△月饼活动,孩子们满眼都是老师,心中充满爱的一张照片。看了这张,妈妈都吃班主任的醋了还有孩子的外方班主任曾经是西班牙籍的足球运动员,又帅又负责,我们教师节的时候做了20多份插花,深夜送到了教室,第二天老师进教室看见满屋子的花,眼泪都快下来了。
学校的义卖活动,女儿也专门为班级画了一幅画参加义卖。她很爱她的班级,愿意为班级做贡献。这也是很积极的社会实践。
△女儿为班级义卖画的海报,同时也要送给班级做圣诞节礼物我去过很多很华丽的集团化办学的大校,像我们这种小而美的学校,我更看重的是它的灵魂,能把孩子看做独立的个体,而且团队年轻灵活,也愿意倾听家长的声音,并且真的会迅速做出调整和改变,家委会也很言论自由,有什么都可以直接跟学校说。
👇点击看美高宝宝的展示👇
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家庭要拓宽孩子的能力阈值
在家长们逐渐回归对国际化教育理性期待的今天,也许,走体制外道路的培养方向其实依然是不确定的。
但这些家庭的一个共识是,越是不确定的未来,我们越应该拓宽孩子选择的能力,而不是把路越走越窄。
这也是美高学校打动他们,并且吸引到这些优秀家庭加入的原因。
入读3个月后,Aka家和当时幼儿园的同学家庭有了一次聚会,孩子们的去向五花八门,有去公办国际部的,有去菜小的,有去外籍学校的,也有去双语的,家长的“抱怨“各不相同,有的要天天群里打卡,有的学校连写字都不教,但最后发现,家长的焦虑大过孩子的发展。实际上,再过了3个月后,每个孩子都适应了自己的学校。
Jack在美高学校的4年则进步很大,最让妈妈惊喜的是两点:
一是他在学校里接触了小提琴后爱上了这门乐器,后来又在校外找了专业老师进修,并且老师也说他大有潜力;
二是小时候内向腼腆的性格和落后的大运动能力有了很大改观,现在成了一个很爱运动的小男孩,跑步、足球样样行,也勇敢了许多,愿意尝试新事物。
本来就是芭蕾、演讲、画画获奖无数的学霸Anthea在美高读了一年多更是如鱼得水,她又在学校里选修了足球课,获得了和芭蕾完全不同的竞技运动体验,像男孩子一样挥洒汗水;
因为有芭蕾底子,又入选了柔术的校队,能够降服比她高壮许多的同学,让她有勇气了许多;她还主动报名了学校的带操员,成为年龄最小的一名带操员,她的妈妈说,相信她在学校未来还有更多收获。
每个家庭因为不同的理由选择了这所学校,但有一个心态却很相似,都有“长周期“的好心态,而不是揠苗助长的压迫。
最后,Anthea妈妈和我们分享的一段话,也送给所有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
每一个学科都是为生命服务的,而不是升学。我的本硕学的是IE(Industrial Engineering ),是研究怎么把人变成机器,现在却是一个把机器变成人的时代。
我们应该享受静待花开的情境,远离揠苗助长的压迫,这样孩子们的童年才会美丽。”
想了解更多学校信息
👇可以添加学校招生老师👇
了解最新校园活动及咨询
也可预约1月6日开放日,现场体验
目前招收班级:1-12年级
招生范围:全国
班型:15-25人小班制双语教学
课程体系:
【小学、初中】双语课程➕上海二期课改课程
【高中】美高AP+A-Level,双A课程体系,并且开设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韩语、日语等世界语言课程
学费标准:
【小学】每生每学期58000
【初中】每生每学期62000
【高中】每生每学期89000
学校地址:
小初:闵行区华漕镇纪友路688号
高中: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北松公路1250号
联系电话:021-6296 8877(小初)、021-52371000(高中)
- 苏州美高学校 -
目前招收班级:3-18年级
招生范围:全国
班型:15-25人小班制双语教学
课程体系:
【幼儿园】 EYFS课程+园本课程
【小学、初中】双语课程➕苏教版课程
【高中】美高AP+A-Level,双A课程体系,并且开设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韩语、日语等世界语言课程
学费标准:
【幼儿园】每生每学期60000
【小学】每生每学期73000
【初中】每生每学期83000
【高中】每生每学期100000
学校地址:苏州市相城区北桥街道凤北公路南和石牌泾路西西交叉口
联系电话:0512-67228708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