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长大的小孩,还想回国吗?”墨尔本妈妈这一问,引来无数扎心评论
最近,在小红书上有一个帖子“国外长大的小孩,还想回国吗?”引发了热议。发帖的是一位在墨尔本的妈妈,她因为9岁孩子的一份家庭作业感到苦恼,这个作业是让孩子阅读一本讲中国移民的书,但其中的政治观点不无贬低中国的,让她不敢苟同却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解释。
她开始担心在澳洲这样教育系统下长大的孩子,将来可能不愿意回中国发展了,而她自己却准备将来回国养老,于是在网上发帖求助。没想到,这个问题引发了一众新移民妈妈们的共鸣:
那些在澳洲长大的孩子,将来还愿意回中国发展吗?
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是很多中国父母移民澳洲的梦想。图:ABC
移二代,
归属感到底在哪里?
有网友评论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与父母及祖辈不同国家出生长大的孩子,故土认同感来自于身边的朋友和成长过程中认知和教育环境。第一代是尴尬代,第二代基本上都会被思想和认知同化,到第三代就真的完全本土化了。
别说出国,北方人去南方生活2代以后,从口音到饮食,到思想都会和故土的人区别非常大。何况语言,文化,思想比较大区别的千万里之外的他国了。
其实最尴尬的是成年以后因为读书或事业移民他国的第一代,故土远离,一别数年到数十年,第二故乡是熟悉的又不完全滲入的,第一故乡是陌生的又不完全疏离的。
归属感是第一代移民最心结的,认同感是第二代移民面对的,而之后的数代思想是相似的但都长着外裔的外貌,也要面临或多或少的挑战和压力。“
澳洲电视台SBS拍的一部反映移民家庭生活的剧。图:SBS
身份认同的问题可能是“移二代”需要终身面对的巨大考验。有网友评论说:
“这个关键要看孩子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如果他习惯了国外的生活,思维都是西化的,那你很难让他认同自己是个中国人。然后再说回国的目的,如果他喜欢中国的文化,人与人的关系,工作环境,那在中国也不是不行。很多土生土长的外国人在中国生活的也很开心。”
实际上,在澳洲出生成长的很多“移二代”小孩,到头来只能跟同样背景的亚裔同龄人交朋友。
去年,一个由墨尔本的9名华裔高中生创立的有个名为“微妙的亚洲特质”的小组在脸书火了,吸引了100多万人在小组中讨论文化认同等问题,分享移民生活的笑话和表情包,这些看似简单普通的生活内容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亚裔孩子的周末:
周末:中文课、钢琴课还有补习班。这是一种中国小孩一下就能get到但其他族裔人不一定能理解的经历,在这个组里迅速引发一片共鸣。
事实上,这个小组的“出圈”,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移民二代孩子的孤独,以至于需要在网络小组里汲取平时生活中来之不易的认同感。
“微妙的亚洲特质”小组成员,是墨尔本的几名高中生。图:BBC
在网络上,一名在美国成长的ABC分享了自己成年后坚持回中国发展的理由:
1)永久的文化隔阂;
2) 终身摆脱不了的二等公民待遇(特别是华裔男生);
3)消除不掉的种种事业障碍。
“虽然你从小在这里长大,但本地白人永远不会把你当自己人;回到中国,起码你还是长着一张中国脸,而且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还是相对客气的。”
图:emaze
想回,
但是回得去吗?
那么,即使“移二代”想回中国发展,他们还回得去吗?
上文提到的那篇小红书热帖,底下几百条评论中点赞率最高的一条是:
“国外长大的孩子太单纯了,不适合回国。竞争不过人家。”
——毕竟中澳教育和社会背景差别太大了。有网友举了自己的例子:“我家哥哥12岁,出生长大都在墨尔本。去年带回国,亲戚说这孩子单纯的,回来得让人算计死,还是老实在澳洲呆着傻着吧。”
中国职场的“套路深”,“移二代”是否能适应?图:网络
还有更现实的问题是:国外长大的孩子,回去之后能过得了语言这一关吗?
在澳洲长大的孩子大部分对中文、尤其是文字书写是陌生的,他们更习惯用英语表达和交流,所以将来如果回到国内工作,其实他们是不太适应的。
当然这方面也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来弥补,很多华人家庭非常重视中文教育。那么孩子在长大之后,对国内的文化及工作环境也是有很强适应能力的,再加上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西方教育的背景以及知名大学的学历,都帮助他们可以迅速在国内的职场占有一席之地。
但也有家长认为要放宽心,“移二代”孩子的适应能力会更好:
“哈哈哈这样的小孩都是global citizen(国际公民) ,我觉得在不同环境中生活过的孩子可以更好的融合两边文化,适应力应该也更好。”
大部分“移二代”长大后会自然融入当地文化。图:PRI
“移二代”
的真实心态是怎样的?
在帖子的评论中,也有ABC(在澳洲出生的中国人)朋友说出了自己的真实体会:
“我给你讲一下我们abc心态:我们小时候一般很喜欢去中国,有一个原因是不用上暑期的学校,留在美国肯定要去上学。去中国的话就在爷爷奶奶家随便看电视或者玩,或者到处旅游。
然后长大一点不太喜欢去了,因为有自己的世界,暑假想跟同学一起玩。再长大去旅行的话还可以,但是世界那么大,对于我们来说中国是熟悉的国家,但其实跟日本韩国的区别也没有特别特别大,都是外国。
至于愿不愿意回去中国工作,肯定还是看薪资。另外,中国陌生人之间有一点不是很友善,长期的话,我不会想在那一直生活。
但是如果将来想回国的话,一定要一直去中文学校,不然中文不行,我很多abc朋友不会中文,听跟讲简单的可以,字就不认识几个。
可是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我们华人的父母会希望我们去中国工作,当初你们来澳大利亚,不是因为你们喜欢这里吗?那为什么会希望我们喜欢甚至去中国呢?我也不太懂为什么我每次跟爸妈讲中国很多问题,他们就不开心了。”
一个中国移民家庭。图:纽约时报
其实除了语言,对“移二代”孩子来说,回到中国要面对的更大的困难可能是缺乏文化根基。有从小在日本长大的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我出生在日本,在上海长大,14岁开始回去日本上学,大学又去了美国留学,去年回到了上海了。在国外这么些年里,一直通过互联网保持着对国内新闻动态的关注,所以还是比较跟得上这里的流行文化的。但我回来还是觉得不太适应,并不是真的传说中的勾心斗角,而是因为像自己这样情况的海龟基数还太少,很多事情上感觉被边缘化,而且也比较难和周围人聊到一起,除非有类似海外经历的。”
结 · 尾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变故乡”。
老祖宗的这句古诗,充分说明了其实自古以来中国人从历史上也一直在迁徙,只是迁徙范围从以前的跨村、跨市、跨省,再到现在的跨国。对于网络和交通比以前发达的现在,出国的难度可能比以前跨个县更简单。
因此,“此心安处是吾乡”,也许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有他们的选择吧。
对于这个问题,正在读这篇的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你又是怎么考虑的?来评论区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吧!
(资料来源:知乎、小红书、中国日报等)
觉得我们的文章实用,
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每个点击,都是对帮主最大的鼓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