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根甘蔗吃进ICU!这样的甘蔗千万别吃,严重致死

一根甘蔗吃进ICU!这样的甘蔗千万别吃,严重致死

公众号新闻

每到冬天,街边水果摊、地铁旁边的饮品店的显眼位置经常会立着一捆捆的甘蔗。冬天的甘蔗又脆又甜,咬一口,甜甜的汁液立刻溢满口腔,好吃到让人停不下来。


但好吃的甘蔗很可能变成致命的“毒药”,关于吃甘蔗中毒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大家一定要注意。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那么,甘蔗为什么会有毒?如何分辨?今天一文说清。


甘蔗有红芯,一口也别吃


甘蔗虽然甜蜜,但如果发现它变红芯了,那就不要吃了,可能有致命毒素。


甘蔗采摘后,由于在运输、销售等情况下储运不当,很可能产生霉变,被菱孢霉菌(Arthrinium spp.)污染。这种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并产生一种剧毒的毒素——3-硝基丙酸(3-Nitropropanoic acid,3-NPA)。


3-NPA 是一种强烈的噬神经毒素,进入人体被吸收后,发病非常快,短时间内就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头晕、头痛、抽搐等症状,严重可导致脑缺血坏死、呼吸衰竭,甚至死亡。部分中毒患者可能还会导致语言、运动障碍等。


特别是儿童,他们的肝肾等解毒器官没有发育成熟,抵抗力较弱,一旦发生儿童霉变甘蔗中毒,更容易发展成重症。


图源:图虫创意


甘蔗发生霉变,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甘蔗芯变红色或红褐色,这是因为菱孢霉菌疯狂繁殖后,产生了红色的硝酸类物质。此外,变软、长毛、有异味的甘蔗也可能有霉变风险,尽量不要吃。


这时,可能会有人问:那把红芯的部分去掉是不是就能吃了?


不是!不是!不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甘蔗被霉菌侵袭后,菌丝已经延伸到甘蔗的每一个部位,除了霉变的那一部分,完好的部分其实也含毒素,只不过这些毒素不会发红,所以肉眼看不到。


如何选购到又安全又甜的甘蔗?


· 优先挑选质地坚硬的甘蔗,如果发现甘蔗变软了,有红心了,或者闻起来有异味了,不要买,不要吃。


· 很多人都希望选到又甜又好吃的甘蔗,其实市售卖的能直接啃的甘蔗品种基本差不多,口感差异不大。所以不用太纠结怎么选。不过,为了方便好啃,可以选择细长的


一个小提醒:


甘蔗的糖分含量高,吃的时候应注意适量,不宜多吃。尤其是患有糖尿病和血糖偏高的人群,更要注意少吃甘蔗。


儿童如果不会吐蔗渣,吃甘蔗时很容易会呛到喉咙,引发窒息的风险,不建议直接啃甘蔗。


关于甘蔗两个多数人不知道的知识


甘蔗其实不是水果


甘蔗是一种热带草本植物,与竹子、小麦、玉米和水稻属于同一科。它是典型的热带作物,喜光喜热。甘蔗十分高大,个头可以长到 5~6 米,长刀一样修长的叶子,头上会开出芦苇那样成穗的花,茎秆分成许多节,在分节的地方可以长出芽来(所谓的分蘖[niè])。它的根状茎中储存着大量含糖汁液——即“蔗糖”。


后来甘蔗向北传播,印度人率先从甘蔗汁中提炼出了结晶的糖。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甘蔗传入中国南方,大约在唐代推广到全国。


图源:图虫创意


一般情况,甘蔗在每年 10 月份左右成熟,就成熟到次年的三四月份都可以吃到,这也难怪它成为了冬天里常见的一种“水果”。之所以要加上引号,因为严格的说它不是水果,它产出的不是果实,而是茎秆。


不同种类的甘蔗,它们的颜色、茎秆粗细、甜度高低、汁水和纤维的多少等等都会有所不同。不过,按用途来分,主要有两种:用于生产糖和用于鲜食。无论是鲜食还是主要供应制糖的甘蔗都是人工杂交的结果。


用于鲜食(直接啃)的甘蔗,又叫做“果蔗”,具有水分多、糖分高、纤维含量低的特点。在国内,我们常啃的甘蔗是中国的竹蔗(S. sinense),这种甘蔗不仅拥有甜蜜(含糖量较高)的味道,还有丰富的汁水,非常适合直接啃。


甘蔗:重要的经济商品


2023 年 12 月 14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来宾市考察调研,察看了万亩甘蔗林和机械化作业收割场景,鼓励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


除了鲜食,甘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制糖,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的糖 80%来源于甘蔗


将甘蔗经过收割、榨汁、提纯、干燥等工艺处理,可以达到我们平时吃的各种各样的糖。


图片来源:编辑自制


说到糖,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它不健康,似乎不是一个好东西。实际上,在世界历史上,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直至现在,糖依然是各国重要的经济商品。


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糖都是非常贵重的商品,因为它的贵重,世界各国借助对甜蜜的追求开展了各种利益和权力的争夺,不止一次改变了世界格局。糖变得便宜、家家户户随时都能吃到,也就最近一两百年的事情。至于说糖对健康不利,但我国食糖人均年消费量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我国是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广西、云南、广东三省份占据了甘蔗产量的头三把交椅,合计甘蔗产量达全国产量的 90%以上。食糖既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资,也是食品、饮料、制药、化工等 120 多个行业门类的基础原料。


参考文献

[1]《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日本)北川稔著,赵可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18年1月版

[2]《拉丁美洲史稿》李春辉著,商务印书馆 1983年4月版

[3]《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美国)西敏司著,王超,朱建刚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中国国家历史.改变历史 引发罪恶——蔗糖的世界之旅

[5]陈世治,蓝艳华. 中国糖史之一——建国前我国机制糖厂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 [J]. 广西糖业, 2019, (01): 45-48.

[6]陈世治,蓝艳华. 中国糖史之二——建国前我国甘蔗种植业的发展 [J]. 广西糖业, 2019, (02): 45-48.

[7]陈世治,蓝艳华. 中国糖史之三——建国前蔗农与糖厂、土糖与机制糖的关系及抗战前糖业恢复 [J]. 广西糖业, 2019, (05): 45-48.

[8]张钰,桃联安,安汝东等. 27个甘蔗杂交组合经济育种值评价 [J]. 种子, 2023, 42 (06): 126-131. DOI:10.16590/j.cnki.1001-4705.2023.06.126

[9]周慧文,陆桂军,吴建明等. 中国甘蔗种业发展研究进展 [J]. 广西科学, 2023, 30 (03): 421-433. DOI:10.13656/j.cnki.gxkx.20230710.001

[10]保国裕,蓝艳华.我国甘蔗综合利用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教训[J].甘蔗糖业,2023,52(01):79-87.


策划制作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作品

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审核丨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医学博士

策划丨符思佳

责编丨符思佳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股票都按照你的意思全吃进去了!"前妻住隔壁微信传信,董事长内幕交易细节曝光大学生夜游“网红打卡地”,爬火车致全身50%烧伤进ICU!“有毒攻略”酿悲剧,谁负责?中国又一个被免职的正部长易纲近期食品召回: 蜜饯、酸奶...这款熟肉涉及疫情,千万别吃!非洲十国考察报告(十, 蛮好玩的马达加斯加)有多少人能买得起?他宣布去养牛,给牛吃进口坚果还要喝啤酒。小心!警告:澳洲紧急召回这块热销食品,华人们千万别吃了火星乐园第三部《灰界》第六十八章 区区一个有人吃车厘子吃进医院!这类人要注意!照大肠镜惊见“活苍蝇”!男子崩溃曝:不知道吃进去了 都没感觉1吨甘蔗糖蜜可生产136公斤糖苷和60公斤阿洛酮糖,北化工团队提出合成双酶系统,可高效环保生产高值产品第113章 红袖招警惕!“神秘白肺病”逼近加拿大!中国美国已中招,严重可诱发脑梗!《爸爸去哪儿》里的他才44岁,就要终身戴呼吸机?!这个病孩子也会中招,严重可能窒息千万别吃!安省这款华人都爱买的金针菇因李斯特菌感染须召回!吴谢宇今日被执行死刑,未申请会见家属!最高法:罪行极其严重,严重违背人伦道德澳女Coles买菠菜,吃进嘴里发现不对劲!吐出来一看,整个人都不好了...鱼的这个部位千万别吃,毒性超强!12岁男童被妈妈喂一口,多器官衰竭…Aldi冰淇淋机全澳紧急召回!存在严重致病风险马上过年了,小心藏在冰箱里的“杀手”,严重可能致死!!!马铃薯发芽、变绿别吃 严重后果恐致心衰竭本周食品召回: 蜜饯、酸奶...千万别吃!这种「人血馒头」,千万别吃!| 派指数晕车是一种病,严重了得治!警告!麻州出现犬类罕见神秘呼吸道疾病,对抗生素无反应,严重可致命!一口气吃进30种果蔬谷薯,这冻干好吃到尖叫!!!为什么有人一穿高领就浑身难受?小心这种病,严重会猝死!“王思聪1.8w设计的新发型丑上热搜?”网友笑疯:头发是一根一根剪的吗?“断崖式衰老”数列: 34岁 60岁 78岁 87岁 92岁 95岁 96岁 97岁 98岁华人注意!千万别吃!有毒!FDA紧急召回被污染扇贝!疑已售至大纽约地区!大学生夜游网红打卡地,爬火车被电伤进ICU!回应来了......别随便摆摊了!农历新年前清查非法摊贩 八大道多家货品被抄!甘蔗和活鸡活鸭也摆满过道...国内“避寒”天花板:游客不足三亚的1%,比万宁小众,被余华疯狂点赞,均温25℃,严重被低估了......“妈妈吃车厘子吃进急诊”?医生提醒警告!美国出现犬类罕见疾病,对抗生素无反应,严重可致命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