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中介跑路后,我靠自己申请到了Top 30......
出国留学,在越来越难申请的现状下,我们也难免越发依赖中介。从他们历年掌握的信息差、收集到的各种录取数据、录取偏好,还有靠我们自己很难快速掌握到的学校信息、项目信息等。可当我们花了很多钱签了中介后,又会发现,好像实际上中介能做的也就那么些事儿,最重要的还是靠我们自己。今天的故事,是来自乌鸦黑黑同学的投稿,签的中介跑路后,最终靠自己DIY申请到了不错的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借此也可以思考一下中介与我们的关系吧!
From TD北美留学进化论
微信号:testdaily
SOS,ED要交材料前,我的中介失踪了!?
咱就是说,主打一个懵逼住了!眼看着ED申请截止越来越近,我戳遍了咨询顾问、文书老师、督导、微信主号,没有一个人理我。我人生的前16年都没这么离谱过,这是第一次让我体会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其实,一切都是有迹可循。一开始,我的文书老师在微信上就隔三差五地请假,签完中介后拉进群的督导,貌似从来都没说过话,跟摆设似地。最开始加的主号,最后更新日期,居然是在半年前?!怎么会,我一开始就没有察觉到呢?
可气的是,这个中介,当初是我自己一手操办一手拍板的。我也根本不敢告诉爸妈,这不难免又要挨一顿结实的骂。而且这中介也花了不少钱,我是如何也不敢再叫爸妈砸个钱重新再找一个的。所以我着手整理了现有材料,连夜赶完了文书、活动列表,提交了EA、ED,仓促得我都不敢仔细回忆。
很好,我被全聚德了。
中介的跑路,难免打了我个措手不及,我就像那热锅上的蚂蚁,乱得团团转。交到不同学校的文书,都是用一篇文书老师请假前修改的半成品,也没有本应该的精修。时间上的紧张,导致了我没有任何办法再为每一个学校定制,最后就草草交了改了某个部分的不同稿。
提交申请的时候,我其实也有预感,我也感觉糟糕极了。最终确认了自己中介真的是跑路了之后,我大脑就像当机遇到了无法解决的bug,也没有任何余力多余思考,却也明白死马当然医不成活马。
但真实看到一封封拒信,看到一个个“I'm very sorry/regreted to inform you...”的时候,还是会觉得昏天黑地,心里就一股烦躁堵在心口。悔恨自己的判断失误,除了怪自己,其他都不知道应该whom to blame,只能不甘心地自认倒霉。也会害怕我是不是就会因此没有学上,EA、ED都失败,那ED2和RD机会成功率会不会更小。
那段时间,我的脑子CPU每天都过载,想了无数个后路,也想了无数个曾经的可能,我还是无法原谅过去的错误,同时也不得不压下一切情绪往前走。我太害怕,做那个被留下来的人,也不知如何跟父母交代。
其实我有个缺点。在某个点没有想明白,理清后面的逻辑前,我很难不明不白地往前继续。在提交完申请,预感早申请失败等结果的前夕,我没有开始任何往下的准备,而是每天都去小区旁边的公园,听着不知名的鸟叫,在落日与夕阳间,复盘思考究竟是哪一步错了。
中介的选择到签约都是我一手操办,一手决定的。不太喜欢那种特别大的机构,我找了知乎一个历年评价还不错,战绩也都很不错的小公司。
签约前,咨询老师说得多真诚,多丰富啊!我们还聊了两个多月呢!怎么说跑路就跑路了!
当时来回交谈的过程,我是真的能切实感觉到,他们对每一个学生都非常了解,背后也有历年录到很nice学校的各种数据支持。以及他们的背景活动啊,然后他们还有那个四位一体的辅导,督导+文书老师+外教老师+班主任,就会感觉还挺专业,挺靠谱的。
因为身边有同学被大机构坑过,收得贵,又拿各种模板套在每个学生上。当时我对大机构特别不信任,就一味追求比较个性化,学生基数少一点的中介。在了解了我中介,跟咨询老师聊了大概两个多月后,即使主号朋友圈没怎么打广告、更新。我还是选择相信他们,交了5万,签了合同。
我是高一下学期签的,其实一开始他们都还挺负责的。虽然班主任拉进群从来没说过话,说好的四位一体,最后也就一个文书老师跟我交流,督导偶尔给点活动建议,其他我也没有跟中介有太深入的了解。
我之前想象的,签了之后我就有个方向上的明确指导,能得到更丰富的资源,活动资源更牛逼,其实都没有,他们的资源其实是非常有限的。能接触到多厉害的竞赛,申请到多牛逼的夏校,其实主要都是靠我自己学校的资源和我本身能够到的夏校层次。
但中规中矩吧,毕竟改夏校申请的时候,文书也是老师来回改了好几遍,简历啊补充材料啊也是挖掘我的素材后弄好的。虽然主要写文书还是靠我自己的brainstorming,他们也没有参与到很深的启发作用,但由于夏校申请结果比较顺利,我也没有太计较真正的比重。
可到了高二上学期的时候,就逐渐不对劲了。
文书老师逐渐开始频繁请假,本应该给我规划活动的督导,也逐渐不见,最后文书老师自己给了我几个建议,然后我又靠着本能对申请的一定认知,自己利用学校的参赛资源和竞赛机会,拿了几个金牌银牌,就这么马马虎虎地度过了。
高二下学期的末尾,文书老师跟我聊了个主文书构造,我自己写了几个能代表我identity的版本,也没有过多挖掘真正的自己,就流于表面回答对应想申请学校的题目,改到一半的时候,最后与我联系的文书老师,也失踪了!(不懂就问,这是悬疑版申请季?)
后来我尝试告他们,但查了一下,跟我签合同的公司其实是个挂牌公司,而且跟知乎网友聊天的时候才知道(有几个也被坑了),他们签的那些老师也都不是在职员工,而是合同制,左拼右凑的各种兼职。最后老板那边破产了,这个公司也随之垮了下去,主号朋友圈半年没更新,也是因为公司早就出了问题!
原来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我想了想,其实签合同的时候,并不知道一个标准合格的合同应该是怎样的。所以当里面写了什么,我就觉得足够详细了,浅浅看了看没有什么资金纠纷或合作的坑,就签了合同。
但仔细想想,四位一体老师的具体职责安排、员工属性,公司的信息确认,中介辅导夏校文书具体安排,是我自己写还是老师跟我语音详聊后挖掘,文书应该根据每个学校辅导几篇,来回修改不少于几次,活动规划推荐是否具有商业利益挂钩,那些定量定性的部分,我的合同都没有。
所以他们跑路了,5万块打了水漂,我还没有办法维权。想明白出事的逻辑后,我逐渐认清事实,面对了现状条件下,我就只能靠自己将这个申请季走完。于是,将消沉的心情清除,面对当时即将到来的ED2与RD,我振作精神开始继续作战。
接受了事实,又仔细想了想,其实签中介以来,他们对我的帮助也没有我想象的多。
选校的决定,是我根据自身能力与目前拥有的竞赛、夏校、标化等筹码,跟周围环境对比得到的信息得出的。而文书部分,其实中介也没有起到什么灵魂导师的作用,帮我了解更深层次的自己,了解该怎样更好地回答学校问题,而仅仅只是一个毫无灵魂的修改。
我其实,也没有那么需要中介。
ED2和RD的选校,我根据ED1被拒情况,ED2选择了NYU算冲刺,RD分了一下层次,比如Top 30里的北卡、UF、USC、维克森林,以及排名往后一点的罗彻斯特、BC,还有玉米地、OSU等。
选完校,我就根据ddl前后,先写了完整的活动列表,然后又找了学校老师、录到藤校的学长学姐、还有闲鱼上找了几个个人申请项目的查看修改,也排好了文书表。这次文书,我没有像ED、EA那样,一篇走天下。
排好表之后我就根据时间前后,每篇书写。我看了有些学校注重你个人自身的成长与思考,所以在文书里我就更加注重自我审视,内心成长的描写。再以自身启发后,得到什么样的具体事例结果为ending。
有些学校则看重能具体体现领导力、团队合作、影响力、创造力那些比较实际的东西,我就会减少心理部分,增加一些我做过的活动,参加的团队竞赛,以及最后得到的成果。
有些学校则更看重申请人与它的特质匹配,我就从quora和学校官网还有YouTube找了很多素材,根据具体事例加自身对学校的印象和感觉,再把我自己现有的经历往上契合。
写一篇文书的时候,我就去闲鱼上找我需要的项目,可能某一篇我觉得语法还不太好,我就让英专和外教花了很少的钱,帮我修改了几遍。或者有一篇我不太有灵感,闲鱼上也有2022 fall录取那个学校的学生/或者我申请这个专业的拿到更厉害offer的学长学姐,收费也比较低,但自己本身挺牛的。反而能比不了解你,不能跟你深入交心的文书老师要更容易给到你适合这个学校的brainstorming。
我学会的法则就是,不要在一个地方找所有服务。将每个需要的服务分散去搜索,会得到价钱优美,同时质量也不低的成品。
虽然我没用,但是我查了其实也还有选校建议,申请建议,签证答疑等各种服务。最后我申请季结束,改了那么多篇文书,找了不同的人帮忙的辛苦费用,闲鱼上买了一些服务,最后其实也总共就花了不到1万。
提交完所有申请,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等offer的时候,我该吃吃该玩玩,ED2虽然出乎意料地被今年申请NYU的大基数干碎了,没能拿到offer。但RD的战果都还不错,拿到了北卡、USC、UIUC的,现在准备去北卡啦~
现在仔细想来,其实中介跑路前和中介跑路后,对我来说好像也没有变化。除了痛失5万,仿佛中介其实并没有那么有用。
而且当只能靠自己的时候,才忽然清醒,之前以为请了中介就一了百了,反而没有像ED2和RD申请时那么每个学校的申请都集中精力,因为不确定而再三检查,再三思考那样各个都把关质量。
想想当时有中介的时候,中介修改不太到位的简历,我也没好意思继续往深挖,中介完成任务的交差,我也就那样利用了。但其实这样的方式,真的非常toxic。中介不是我们用来偷懒的工具。如果签了中介,我们更应该像现在命令ChatGPT一样,自己当自己的把关和审判人,需要什么服务的时候用到他们,而不该让他们成为我们自己的主导或方向引导。
就比如说,我在闲鱼用的各种项目,其实如果你有一个还算复杂不会跑路的中介,你就可以需要什么就去中介那边要求什么,而不是被动地等他们给你规划和安排。
自己给自己做规划的时候,询问一下中介有没有更好的建议,然后再思考他们给出的建议是不是基于你本身给出的合理答案。
然后你文书需要brainstorming的时候,你先自身有个对于题目的基本思考,给出一些灵感,再去主动跟文书老师聊,并得到一些新的启发。文书写好初稿之后,你可以进行自我评估,再跟文书老师提修改建议,比如要外教老师帮你重点改语法,或者把某些逻辑简化一下,或者根据文书题目更改一下比重等自己控制不好的地方。
其实中介更应该像一个方便的工具整合,而不是灵魂指导。是一个工具百宝箱,提供我们申请中需要的各个项目帮助,但主导方向的,最终还得是我们自己。
最后,为了让大家不会再吃到我这样的亏,以下是我碎碎念的一些小建议!(敲黑板!)
签中介的时候,一定要尽量避免过小成立年限比较短的机构,并再三审查合同的详细程度:从选校规划、活动辅导细节到文书素材挖掘和写作修改,都要具体到次数、内容,服务费用是否还有后续增加,如果要增加又具体到哪些项目多少钱。同时,就算网上签约,也尽量先查清楚合同上签的公司信息是否真实有效,法定代表人的信息是否真实。
还有,那些他们吹得很厉害多少多少老师帮你的都不要盲目相信,一定要确定合同里,每个老师的职责,以及老师应该负责的具体项目,不回消息怎么处理等。
而且,最好还是找懂合同的家长、大人把一下关,不要像我一样刚愎自用,觉得父母也不懂留学,所以就一味自己决定啦!
那么就祝大家,不管是还没签合同的学弟学妹,或是之后要找中介申请研究生或博士的学长学姐们,都再三谨慎,不会被无良中介欺骗啦~
本文系授权发布, From TD北美留学进化论,微信号:testdaily,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